APP下载

19例纵隔少见恶性肿瘤的CT表现

2011-02-10刘志薛鹏杨学华俞明辉

中外医疗 2011年30期
关键词:少见母细胞淋巴

刘志 薛鹏 杨学华 俞明辉

(郑州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纵隔原发性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人们认识不够,易被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间19例少见纵隔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图像,提高对纵隔少见肿瘤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纵隔少见恶性肿瘤者19例,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到横膈,层厚、层距为2mm。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00mgI/mL)。

2 结果

(1)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8例,均为T细胞型,男6例,女2例,年龄为8~35岁,中位年龄为20岁;CT表现为前纵隔巨大软组织占位,偏一侧生长,4例见多发小斑片状坏死影,病灶明显压迫、推移临近肺组织及纵隔大血管,其中3例呈浇灌样生长累及纵隔多个血管间隙;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CT值增强幅度约为20~54Hu;7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见心包积液,2例见胸膜明显受侵,不均匀增厚。

(2)纵隔型肺癌7例,男2例,女5例,年龄为30~73岁,中位年龄为46岁,双肺野内均未见明显肿块影;CT表现为前纵隔(6例)或中纵隔(1例)巨大占位,平扫3例密度不均匀,见小斑片状坏死影,边缘呈分叶状,增强病灶扫描强化不均匀,6例侵犯大血管间隙,其中1例侵犯胸骨,位于中纵隔者,明显侵犯气管及左右支气管壁;纵隔内均见淋巴结转影,3例见单侧胸腔积液。

(3)神经内分泌癌3例,男2例,女1例,年龄为44~66岁,CT表现为前中纵隔巨大占位,偏一侧生长,密度不均匀,见小斑状坏死影,边缘呈分叶状,明显侵犯周围组织,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2例呈中度强化,1例呈明显强化,纵隔见淋巴结转移影,胸腔见积液,2例合并心包积液。

(4)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男,70岁,CT表现为前中纵隔巨大占位,密度不均匀,边缘呈明显分叶状,明显压迫临近肺组织及纵隔大血管,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左侧胸腔见积液影。

3 讨论

纵隔肿瘤较多,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困难,诊断时一般先定位,后定性。前纵隔常见的肿瘤有胸骨后甲状腺肿、胸腺瘤和畸胎瘤,中纵隔常见的肿瘤有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和心包囊肿,后纵隔常见的肿瘤为神经源性肿瘤。纵隔其他肿瘤较少见,容易误诊。

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发病率低,与常见的纵隔淋巴瘤不同。常见纵隔淋巴瘤多为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多位于中上纵隔,常为双侧病变,多呈多发结节状,部分淋巴瘤容易融合呈分叶状团块,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而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青少年多见,多位于前纵隔,CT表现为巨大肿块,常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多数中纵隔大血管及病灶旁肺组织明显受、移位,部分病灶局部侵袭性生长能力较强,多数伴有胸腔、心包积液,体检常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

纵隔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型,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因靠近纵隔胸膜生长或肺门生长,影像学上与纵隔占位性病变较难鉴别,常被误诊为纵隔肿瘤,CT多表现为紧贴纵隔胸膜生长或位于纵隔内,与肺交界面可见分叶与毛刺[2]。

神经内分泌癌又称类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90%以上发生于消化道,纵隔罕见,多见于中年人,部分患者伴有神经内分泌症状,局部侵润较明显,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易发生远处器官转移[3~4]。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80%起源于脏层胸膜,肿瘤常位于右侧胸腔中、下部,为胸部孤立性单发肿块,边界清楚,易误诊为胸膜间皮瘤[5~6]。本组病例起源于纵隔胸膜,病灶较大,纵隔侵犯明显,与胸腺癌较难鉴别,与文献报道的病例差别较大。

总之,纵隔少见恶性肿瘤虽易被误诊,但部分病例还是有其比较特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刘志,杨学华,高剑波.纵隔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3):366~368.

[2]章必成,杜光祖,孙志强,等.纵隔型肺癌27例的影像学诊断[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3):288.

[3]王东宝,张爱兵,赖灿.胸腺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1):46~49.

[4]韩丹,丁莹莹,张明标.纵隔类癌的CT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3,18(2):105~107.

[5]周涛,潘爱珍,陈颖瑜,等.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SCT及病理性特征[J].放射学实践,2010,25(1):40~43.

[6]Cardinale L,Allasia M,Ardissone F,et al.CT Feature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Experience in 26 Patients[J].Radiol Med,2006,111(6):640~650.

猜你喜欢

少见母细胞淋巴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发达国家少见“两栖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