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药房药剂师在医疗安全中防范作用的探讨

2011-02-10刘志海李文忠郑春磊

中外医疗 2011年30期
关键词:发药差错药房

刘志海 李文忠 郑春磊

(内蒙宁城县医院药剂科 内蒙古赤峰 024200)

我国约有八成的药品是通过医院药剂部门用于医疗,医院的药剂人员直接为病人服务的第一线就是门诊药房,当患者要离开药房时,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就从医院变为病人自己的使用与管理。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使用药有效合理,药剂师在门诊药房的防范作用更重要。药剂师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监督指导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注重细节,发挥医疗安全的防范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发药环节的每一环节的细微之处,确保医疗安全。

1.1 发药的交代环节要受重视,指导患者的安全用药

向患者有关用药注意事项做具体交待,以避免误用、误服。要印制“药师提示标签”,发药时贴在相应的药盒或药袋上,方便患者服用时参考,比如“此药需2~8℃冷藏”、“勿与抗生素同服”“服药期间不要驾驶汽车”“用此药避免饮酒”“此药与其他药同服间隔1h”等等。要向患者交代一些药物的特殊储存条件与方法,如氧氟沙星、吡拉西坦等注射剂需闭光保存。向患者交代药物的用量与用药时间。如退热药再次服用必须间隔4~6h,达喜、达美康等应饭前30min服用,拜唐平应进餐时服用等等,以上这些在发药环节就应进行说明。

1.2 印制“药房与收费处联系单”

要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有的医院处方由收费处统一划价的标准。可是收费处划价员大多是非药学人员,划价收费时常出错。为了及时更正划价收费的错误,应该印制“药房与药师的联系单”。方便患者与收费处及时联系,确保发药的安全。

1.3 印制“药房与医师的联系单”

为避免医师所开处方内容的错误,需要更正患者转述不清,减少医患的纠纷,并且维护医师的威信,应该印制“药房与医师联系单”交给患者,立即更正错误的处方内容。而这既利于合理的用药,又改善了医患关系,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1.4 儿科用药剂量与成人差别较大,但是以往的儿科处方与自费处方没有区别

应该将儿科处方颜色改为浅绿色,是为了提高儿科处方警示度,保证安全区别,方便药师对患儿家长进行用药方法的特别交代,并将儿科用药单独进行摆放。

1.5 搜集并且整理出中英文易混的药名,分发给药师与收款员,以进行提醒,如“达喜”与“达吉”、“多酶片”与“多维片”、“泰诺”和“蒙诺”等

1.6 设立门诊用药咨询室,为取药病人及家属排疑解难

在国外,很多疾病的治疗离不开医师的咨询帮助。医院门诊药房要由资深药师承担用药的咨询工作,采取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并且逐步开通咨询热线。

2 加强门诊药房药师服务,防患于未然

2.1 有效的沟通

一名合格的药师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药师通过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解释提问药物的使用与禁忌。注重细节的完善。假若药师没有掌握好与病人交流的方法,就会造成误会,引发病人的不满。

2.2 教育到位,责任到人

发药环节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这是减少发药差错的关键。(1)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例如,对于医师要定期检查医师的处方,加大处罚的力度。加强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审核,并且要加以干预。如呼吸道感染用双黄连注射或者清开灵注射液口服,在同一处方中既有“保妇康”又有“康妇特”等。(2)编写《医院制剂手册》、《医院药品目录》、进行定期培训,这样就可以减少医师处方差错的发生,一定要切断发药差错的源头。对于药师要高度重视调配发药的环节,充分认识发药核对的意义,加强自我核对和计算机的核对,减少各类发药隐患与差错的发生。可以说,减少发药差错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发药核对。所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减少差错。

2.3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医疗服务链的最后一环是药品调配,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而严重的药品调配失误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要不断提高药师的业务素质与水平。与工作的实际结合,应采取岗位练兵的方式,对门诊药房药师进行技术考核,使他们能够找出自己在业务技能方面的不足,自觉“充电”,提高业务素质;考核内容要包括药理、药剂、药化等常用的基础知识;应该在门诊药房设立专栏,每周一期,摘录各科常用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以及禁忌,新药的作用机理、适应证、用法用量等。专栏应设在药房的进门处,人员的进出处,使进出随时都能看见,是一种岗位练兵的好方式;要设立图书园地,方便于药师随时“充电”,要备有专业参考书籍和药学期刊,如《新编药物学》、《药物合理应用》《中国药房》、《中国药师》等等。药患关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以粗心,划价、审方、配方、核对发药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过程都要仔细认真。

2.4 提高法律意识,防范药患纠纷

依法规范药剂人员服务行为,提高工作的效率,遇到病人以及家属对药剂工作有误解与偏见时,药剂人员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谅患者,用心和患者沟通,将生理服务延伸到心理服务,努力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2.5 改进技术,使发药制度化

它主要体现在发药服务流程的干预措施上面,主要包括:药品管理员制度、“唱发制”发药的制度、据号牌取药制度、实名制就医制度、双人核发制度、相似药品分类摆放制度等,使发药技术形成制度化,方便管理。

总之,门诊药师通过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及沟通,拉近了距离,增进了理解,改善了医患之间关系,促进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并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提高了患者对药师的重新认识,从而提升了药师在公众中的地位。因此门诊药师必须从简单进药、发药模式中解脱出来,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加强职业意识和心理素质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协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地在医疗安全中发挥防范作用。

[1]周好日,张朝华,周福勤.改进药品调配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J].中国药房,2004,15(4):217.

[2]黄若俊,刘芳,霍所迪.门诊药房调剂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事,2003,17(6):367.

[3]殷秀珍,姜思通.发药交代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J].中国药房,1992,3(5):42.

[4]张俊芳,廖广仁.全方位药学服务[N].医药经济报,2001,74:2.

猜你喜欢

发药差错药房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智慧药房自动发药装置专利技术分析
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西药房排药及发药效率中的作用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初探
门诊药房的发药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