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疹32例临床分析

2011-02-10孙玉珍党兴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出疹房县麻疹

孙玉珍 任 敏 党兴云

(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房县 442100)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e,M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推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与往年比较,房县2010年1月至8月麻疹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发病高峰集中6~8月。为了解麻疹的新特点,加强该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回顾性分析房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收住32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房县人民医院收治麻疹患者32例,均符合《传染病学》麻疹诊断标准[1]。其中男19例,女13例,男:女为1.46:1;年龄最小3月,最大42岁,其中6月龄以下的3例,8个月~5岁22例,21~30岁3例,31~40岁3例,42岁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流行病学

①发病时间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份,其中4月1例(3.1%),6月3例(9.4%),7月4例(12.5%),8月24例(75.0%)。②地区分布:城镇6例(18.8%),乡村26例(81.3%)。③疫苗接种史:32例患者有明确麻疹疫苗接触史6例(18.8%),其中接种疫苗后患病1例,为双胞胎儿之一,未接种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26例(81.3%)。④麻疹患者接触史:6例(18.8%)有明确与麻疹患者接触史,接触后在潜伏期内发病,13例(40.6%)因发热、咳嗽曾到医院就诊过,出疹后才明确诊断转房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2.2 临床表现

①发热:均有发热,以出疹期最高,可达40℃,其中成人39℃以上者占85.7%(6/7),38~39℃者占14.3%(1/7);儿童39℃以上者占64.0%(16/25),38~39℃者占36.0%(9/25)。热程7~9d,平均7.8d。②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咽痛、流涕表现,出现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等24例(75.0%)。③Koplik斑:阳性15例(46.9%),其中双侧11例,单侧4例,多在发病后2~3d,持续时间2~4d。④皮疹:均有皮疹,其中典型麻疹皮疹27例(84.4%),不典型麻疹皮疹5例(15.6%),成人皮疹表现为多且密集。典型皮疹出疹顺序:发热3~5d后出现皮疹,皮疹自耳后颈部开始渐及额面,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1~5mm大小不等,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皮疹出齐后,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1~2周完全消失。⑤其他表现:扁桃体肿大9例(28.1%),口腔溃疡7例(21.9%),恶心和(或)呕吐12例(37.5%),腹泻17例(53.1%)。

2.3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24例(75.0%),升高4例(12.5%),降低4例(12.5%),分类以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者16例(50.0%)。②血生化:肝功能异常24例(75.0%),ALT最高89U/L,AST最高75U/L,心肌酶升高27例(84.4%)。③麻疹抗体IgM阳性27例(84.4%)。④X线胸片:胸片异常19例(59.4%),其中支气管炎7例(21.9%),支气管肺炎12例(37.5%)。

2.4 并发症

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19例(59.4%),喉炎12例(37.5%),腹泻17例(53.1%),脑炎1例(3.1%)。

2.5 治疗与转归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饮水,补充各种维生素,眼、鼻、口腔及皮肤保持清洁;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降温及对症治疗,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出现并发症者分别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营养心肌、护肝降酶、局部雾化等治疗;腹泻患者大便常规检查均未出红、白细胞,口服思密达治疗,有眼部症状者给予阿昔洛韦眼药水、红霉素眼膏局部用药。31例患者痊愈,1例成人患者并发脑炎转上级医院治愈。

3 讨 论

麻疹是由MV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于春夏季节。本组病例发病集中在6~8月份,8月份病例达24例(75.0%),发病季节明显后移,与文献[2-4]报道相似,其原因可能与外来人口的流动[5]和(或)存在麻疹病毒抗原变异[2]有关。在年龄分布中,以8个月~5岁儿童居多,占22例(68.8%),与文献报道的相似[6]。提示学龄前及婴幼儿为麻疹高发年龄段,为预防麻疹的重点人群。

加强疫苗的计划免疫,减少易感人群是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措施。本文资料显示,26例(81.3%)病例来自于乡村,26例(81.3%)病例未接种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提示房县麻疹计划免疫工作仍需完善,尤其是农村尚有部分乡村可能为免疫空白。随着城乡一体化,流动人口增多,对婴儿的预防接种和7岁的加强复种实施较困难,漏种现象仍很严重,从而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使麻疹的发患者数升高。建议加强宣传,将流动人口中的婴儿和儿童纳入免疫预防监管体系,建立接种卡,强化查漏补种。本资料中尚有6例(18.8%)接种过疫苗者患麻疹(其中1例患儿发病,而其同胞胎弟弟未发病),有3例(9.4%)6个月龄以下婴儿发病。分析原因可能与疫苗接种失败、患者或婴儿母亲人工免疫后抗体效价下降有关。一般认为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成功后,其免疫力可持续15年[3],目前育龄妇女的麻疹免疫力主要来自接种疫苗后的人工自动免疫,随时间推移,母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国外通过检测母体麻疹抗体和不同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发现,婴儿出生后6个月体内抗体已下降达不到保护作用[7]。建议加强育龄妇女的强化免疫和对7~15岁儿童进行复种,保持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应加强疫苗的管理及正确的注射方法,尽可能避免及减少免疫失败。

麻疹的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是减少麻疹传播的有效途径。目前麻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表现为出疹时间分散,出疹顺序、皮疹形态及口腔Koplik斑不典型,且相当部分患者无明确的接触史,上述为麻疹的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研究报道,麻疹患儿首诊误诊率高达34.8%[4]。本资料仅6例(18.8%)有明确与麻疹患者接触史,有13例(40.6%)因发热、咳嗽曾到一家或多家医院治疗了4~7d,出疹后才明确诊断转房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因此,在麻疹流行季节,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对疑似麻疹的患者应尽早隔离,有效的控制麻疹的传播。病原学上可作麻疹抗体IgM的检测,有条件单位采用RT-PCR法直接从患者的咽拭子和尿液中检测麻疹病毒相关基因片段,有助于麻疹病例的早期诊断。

[1]彭文伟,李文娟,乔光彦.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88.

[2]蔡琳,刘亚玲,曾智.麻疹515例临床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8,6(2):66-68.

[3]史冬梅,谢青.麻疹77例临床分析[J].微生物与感染,2006,1(2):107-108.

[4]刘立飞,郑朝平,刘作义.1237例儿童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9,36(2):84-86.

[5]Bellini WJ,Rota PA.Review of regional measles surveillance date in the Americas,1996-1999[J].Lancet,2000,335(9219):1943-1948.

[6]杨松,李建菊,曾跃.258例住院儿童麻疹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7,38(1):30-31.

[7]Chui LW,Marusyk RG,Pabst HF.Measles virus specific antibody in infants in a highly vaccinated society[J].J Med Virol,1991,33(3):199-204.

猜你喜欢

出疹房县麻疹
Eddie the Eagle
观疹识病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房县
——湖北省十堰市第七届奇石(书画、楹联、摄影、盆景)联展暨房县黄酒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盛大开幕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治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幼儿急疹,多照护少干预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