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老中医张瑞霞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炎经验介绍

2011-02-09李粉萍薛敬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白扁豆张老白芍

李粉萍 薛敬东

陕西省中医医院张瑞霞名老中医工作室 (陕西西安,710003)

张瑞霞主任医师是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陕西省名老中医。年近八旬,行医五十余载,擅长治疗各类慢性肝病和内科疑难杂病。她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炎,独具特点,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病的理论基础

张老认为,慢性肝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容易出现肝气郁结的症状。又因为肝为刚脏,性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患者感染肝炎病毒,加之情绪不畅,心情抑郁,这样内外合邪,则肝失疏泄,致患者饮食失调,情志不畅,气血不达而出现纳差、胁痛、烦躁易怒或抑郁等一系列症状。根据《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古训,张老辨证时强调,见肝实之病,应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即治未病之未病先防。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的进展。“肝病传脾”体现的动态思维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处方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张老认为,慢性肝病患者,多属本虚标实为患,而其虚之本,又以脾胃当先。所以,肝病患者,临床上极易出现纳呆、腹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当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为主。她认为“中土实则元气足,中土虚则肝木重之”。

2 基本处方及加减

基本处方:柴芍六君子汤,处方如下:柴胡10g,炒白芍12g,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 15g,陈皮10g,姜半夏12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方中柴胡、白芍重在疏肝柔肝,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经,为疏肝解郁之要药;白芍性味酸甘,柔肝止痛,敛阴和营,二者配伍,一散一收,颇符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六君子汤又能健脾和胃,与柴芍合用,共凑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生血,肝藏血。按五行相生相克基本规律,土需木疏,木需土荣。两者之间有相互化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有病常影响脾胃。若肝失疏泄调达,则影响脾胃之气升降和正常传输。由此可见,肝脾二脏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肝病时通过调理脾胃,加强脾胃的生化功能,常可收良好效果。

加减:柴芍六君子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适用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者,根据病情不同,张老在临证中随证加减如下:①肝区疼痛明显者,加香附、郁金以疏肝理气止痛;②大便溏稀者,加苍术、薏苡仁、白扁豆、山药、芡实以健脾渗湿;③湿热重者,加佩兰、藿香、白花蛇舌草、忍冬藤以清化湿热;④血瘀者,加丹参饮以活血化瘀;⑤黄疸明显者,加茵陈、金钱草、白茅根以利湿清热退黄;⑥血虚明显者,加黄芪、当归以益气养血;⑦阴虚者,加太子参以益气养阴;⑧妇女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以养血活血调经;⑨男子阳痿者,加桂枝、刺猬皮以温经补肾。

3 验案举隅

高某,男,31岁。患者于2003年9月,因右胁胀痛不适,至西安市某医院求治。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HBsAg、HBeAb、HBcAb(+);肝功能基本正常;B超检查示:肝光点增多;HBV DNA 1.3×104拷贝/ml。自服“护肝片”后症状缓解。今日因感冒后出现右胁胀痛,胃脘胀闷,身困乏力,纳差,大便先干后稀,遂来我院求中医治疗。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三系:HBsAg、HBeAb、HBcAb(+);HBV DNA 3.1×105拷贝/ml。临床症见:右胁呈阵发性胀痛不适,伴身困乏力,纳差腹胀,口淡无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郁脾虚;西医诊断:病毒性肝炎 (乙型),慢性 (轻度)。治宜疏肝健脾,理气止痛。方药:柴胡10g、白芍12g、陈皮12g、清半夏10g、党参15g、生白术30g、炙甘草5g、连翘10g、虎杖10g、麦芽30g、炙黄芪30g、山药15g、白扁豆15g、瓜蒌15g、败酱草10g。

二诊:服上方15剂后,右胁胀痛及疲乏无力减轻,大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处方:柴胡10g、白芍20g、陈皮12g、清半夏1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30g、炒山药30g、虎杖10g、黄芪15g、丹参10g、白扁豆15g、瓜蒌10g、败酱草15g。原方随证加减继用3个月诸症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HBV DNA 3.1×103拷贝/ml。乙肝三系:HBsAg、HBeAb、HBcAb(+)。

猜你喜欢

白扁豆张老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健脾祛湿白扁豆
骂鸭记
白扁豆粥清热解暑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粳米粥缓解颈椎不适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识别真假白扁豆
白扁豆解毒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