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力资源调查及分析

2011-02-03钱正瑛

中国医院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工医学工程职称

■ 金 伟 钱正瑛

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力资源调查及分析

■ 金 伟①钱正瑛①

人力资源 医学工程学 医院

目的:对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力资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年龄、学历、职称几个方面了解医学工程处的人员配备情况。结果: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员占医院卫技总数的0.78%,每千万元医疗设备配备医学工程师0.8人,年龄以20~40岁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讨论:整体人员配备朝着年轻化、高学历方向发展,但目前人员配备不足,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

①无锡市人民医院,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清扬路299号

Author’s address:Wuxi People’s Hospital, No.299,Qingyang Road, Wuxi, 214023, Jiangsu Province, PRC

医学工程(Medical Engineering)是一门近年来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医学渗透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协助临床医学进行诊断、治疗的学科。医学工程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医院已把医学工程部门与行政管理、医疗及护理作为医院密不可分的三大支柱[1]。本研究对无锡地区医学工程部门的各方面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对象及方法[2]

1.1 研究对象

以无锡市17家二级以上医院的医学工程处(以下简称医工处)从业人员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问卷,向无锡地区17家二级以上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发放问卷调查,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本表同时设计开放性问题,即书面征集医工人员对继续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表1 无锡地区二三级医院医工处人员年龄分布比较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二级以上医院17家,涉及相关医学工程从业人员96人,约占所有医院卫技总数的0.78%。其中三级医院总人数为49人,占三级医院卫技总数的0.73%;二级医院总人数47人,占二级医院卫技总数的0.95%;每百张床位拥有医工处人员为1.08个。由于年龄、学历、职称分布都是离散随机变量,对其分布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其分布概率。为便于和理论值进行比较,我们对标准正态分布进行直方图拟合,即在相对高概率分布区域, 将样本x (年龄、学历、职称构成) 分布域以数学期望μ为中心,均方差σ大小划分成八个区间,计算所划分区间的样本分布概率P值[3-4]。

2.1 年龄分布

在年龄分布中可以看到,医工处组成人员中,中青年占据了主要力量。41岁以下人员比例在60%左右,高于理论值,而41-60岁人员比例为37.5%,低于理论值,一方面反应出早期医工处人员配备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医工处岗位上年轻人员不断增加,年龄分布呈年轻化趋势。在各家医院医工处负责人岗位上,20~40岁年龄段的人数为7人,40岁以上的为10人,详见表1。

2.2 学历分布

在学历分布中可以看出,大专及本科学历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80.1%,且初中学历人员均已超过50岁。在年轻人群中,高学历的人员明显多于低学历人员,高学历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和理论值相比较,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比例偏高,中专比例偏低,硕士及硕士以上人员远低于理论值,可见高学历人才的缺乏,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大专和本科学历已成为医工处从业人员的主要学历水平。在各家医院医工处负责人岗位上,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0人,大专学历的有5人,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2人,在7家三级医院中,大专学历的仅为1人,其余均为本科或者硕士学历;10家二级医院中,本科及大专学历分别为4人,初中及中专学历分别为1人,可见在三级医院中医工处负责人的学历水平要高于二级医院,详见表2。

表2 无锡市二三级医院17家医院医工处人员学历分布比较

表3 无锡市二三级医院17家医院医工处人员职称分布比较

表4 无锡市17家二三级医院相关资产比较

2.3 职称分布

三级医院中的副高级职称人员明显高于二级医院,而中级职称二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医院。和理论值相比较,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均低于理论值,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远高于理论值,一方面反映出人员职称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反映出医工处职称晋升体制有待完善。目前医学工程师的晋升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体系,尤其是在高级职称晋升中,医学工程系列只能到副高,再往上晋升往往是挂靠在其他行业,导致高层次医学工程人员晋升“无门”,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并进而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一个医院的医工处出现多种职称,例如技师、工程师、经济师、药师等;同时,医院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再学习也不够重视,一般重使用轻培养,在人才的奖励、提拔,职称的晋升聘定,科研的创新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这些都导致了职称水平偏低[5]。在医工处负责人岗位上,初级职称的有3人,中级职称的有8人,副高级职称的有6人。其中三级医院医工处负责人中初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5人;在二级医院医工处负责人岗位上初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人,整体职称水平低于三级医院,详见表3。

2.4医院资产情况(近5年平均值)

由于规模不同,三级医院在设备购置经费及设备资产总额等方面明显高于二级医院;但是就医院设备资产总额在医院总资产中占据的比例来看,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比例相当;从每年购置经费占医院总体收入来看,二级医院要高于三级医院,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二级医院如传染病医院、无锡市滨湖医院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设备方面的投资增加较多,从而提高了二级医院整体的设备购置经费比例,详见表4。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3.1.1 整体学历偏低,职称层次不高。在医工处人员年龄构成比例中,20-40岁的中青年占了较大比例,其中30岁以下的人员有19人,整体朝着年轻化发展。医工处本科大专学历的人员占据了较大比例,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年龄偏大,整体朝着高学历方向发展。

通过对20~30岁、31~40岁、41~50岁以及50岁以上等各年龄层次医学工程人员在不同学历层次方面分布的比较,综合学历和年龄分布情况,目前无锡地区从事医学工程工作的人员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在31~40岁的年龄层次中比重较大,占47%,大专学历在各个年龄段分布的比例均较高,中专、高中及初中学历的人群年龄明显偏大。可见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员的学历水平正在朝着高学历方向发展。在年轻人群中,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与临床科室比较,无锡地区医学工程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偏低。3.1.2 人员编制不足,学科建设受限。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与医院卫技人员的比例来看,可以说基本不达标。在调查分析中,我们首先对三级医院医学工程从业人数与医院卫技人数进行统计,结果是三级医院医学工程从业人数占三级医院卫技总数的0.73%,对比江苏省三级医院评价标准要求“非卫技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在1.5~3之间”,各级三级医院的医学工程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相较国外相应部门,我市医学工程从业人员配备更是不足。在美国医工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占到全院人数的33%,而在瑞士更是达到了45%的比例。

从医疗设备资产配置比例来看,我市医院平均约在每1000万元设备配备0.8个工程师,低于全国每1000万元配备1个工程师水平,而与发达国家每100万元以上配备1个工程师相比更是相差甚远[6]。图1显示出无锡市17家医院各自每千万元设备所配备的医学工程师人数,其中1~10为二级医院,11~17为三级医院。除个别医院达到全国水平以外,其他医院都远低于该标准。

3.2 对策

3.2.1 转变工作模式,明确工作职责。要改变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观念、转变工作模式,将目前以“采购、维修”为中心的单一工作模式向以“质量保证、安全监管、技术保障”为中心的多元化工作模式转变。要明确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中的职责和任务,即除当前的常规工作,如设备的招标组织、论证、采购、安装、验收、档案管理等外,还应包括逐步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如在用设备的质量检查、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监管和保证,预防性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医疗设备的医学计量及维修后的计量与性能测试,对医院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开展临床科学研究等。

3.2.2 设备日趋复杂,技术尚待提高。医疗设备日益复杂化、大型化,开始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所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设备更新也越来越快,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个人素养还较欠缺。一方面,早期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学历水平较低,甚至有很多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另一方面,医院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力度不够,在对医工处人员继续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在引进专业的医学工程人才来充实专业队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业务讲座、出国深造等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3.2.3 学科发展不均,欠缺统一标准。各个医学工程部门发展速度相当不均衡,部分医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学工程学科,而大部分医院的医学工程学科还处于仅修理机器的地位,学科地位不高。这样导致不同医院医学工程学科之间交流存在较大问题,发展迅速的医学工程部门不能很快甚至完全不能带动其他医院的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因此,在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在各方面形成重视医学工程学科的环境,充分体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价值。国家要尽快建立“医学工程师法”,并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聘任等相关制度;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工作成绩关注,以利于稳定医院医学工程技术队伍,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医学工程学,促进医学现代化发展。

4 小结

随着现代化医学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对患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来。医学工程处所管理的各类医用物资已占到全院总资产的30%以上,因此其作用日趋重要。医学工程处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设备管理。从设备的采购论证、安装使用、日常维护、故障排除以及最后的报残报废,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随着现代化医学工程的发展,医疗设备品种日趋繁杂、数量庞大,而且医疗产品售前、售后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由医院自己完全承担大型设备的维修工作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对于设备故障的预诊却越来越复杂,医学工程处的工作内容由大量单纯的维修转向监督、配合厂商共同提供设备保障的技术支持;工作性质也从设备的修理者转变为设备的指导使用、人员培训、监督厂商、维护保养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的管理者[7]。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工程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提高医工处人员的技术水平,除了参加各类培训及讲座以外,也可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医院医工处之间的学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本部门及医院整体发展[1]。

[1] 杨青.21世纪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2):303.

[2] 田莉.黄石市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及建议[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881-883.

[3] 顾伟.上海市医学工程人才状况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32-33.

[4] 郑蕴欣,李斌, 徐梓添,等.上海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队伍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7):72-73.

[5] 张振.浅析乌鲁木齐医学工程人力资源现状[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0):67-68.

[6] 顾伟.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 2008,23(1):75-76.

[7] 周鹏.医学工程处设备管理现状与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437-43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al engineering human resources in Wuxi

JIN Wei,QIAN Zhengying

Chinese Hospitals.-2011,15(3):44-46

human resource, medical engineering, hospital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of human resource in medical engineering in Wuxi. Methods: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of human resource in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Results: Medical engineering staff is .78% to total hospi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re is 0.8 person per ten million Yuan medical equipment. Most of them are among 20-40 years. The education levels are mainly associate degrees. The technical titles are middle professional title. Conclusions: The total trends of staff allocation is rejuvenation and well-educated, but there is inadequat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ir education level should be advanced.

金伟: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工程处,高级工程师。

E-mail:wxfhxxk@126.com

2010-11-03](责任编辑 王远美)

猜你喜欢

医工医学工程职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新环境下医工教研室构建的设想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医院医工对医学装备的自修难点与破解途径初探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