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针康法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临床观察

2011-01-31吴云鹏唐强张春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年4期
关键词:危儿脑瘫新生儿

吴云鹏,唐强,张春燕

早期针康法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临床观察

吴云鹏1,唐强2,张春燕2

目的探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62例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前及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MDI和P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其他功能障碍上,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果:干预组在降低脑瘫发生率上存在一定优势。结论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和促进智能发育。

脑性瘫痪;高危儿;针康法;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是具有脑瘫高危病史的患儿,主要的高危病史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围产期窒息、产伤、核黄疸、新生儿感染等[1]。他们不一定成为脑瘫患儿,但患脑瘫的几率远远大于普通婴幼儿[2]。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高危儿存活率得到提高,但高危因素所致脑瘫人数并未见下降。据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中国0~6岁脑瘫患儿31万,并且每年递增4.6万例[3]。鲍秀兰等[4-5]认为婴幼儿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塑性最强,干预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夏梓红等[6-8]采用多种不同方法作为早期干预的手段来减低脑瘫的发生。本研究采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旨在提高高危儿运动和智能的发育,降低脑瘫发生率。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共62例,将接受针康法患儿分为干预组,接受单纯康复法患儿分为对照组。①干预组(n=32):其中男性 18例,女14例;年龄1~5.5个月,平均月龄(4.063±1.389)个月;体重2.55~5.92 kg,平均(4.55±1.30)kg。异常分娩情况:羊水早破 6例,双胎4例,母患病5例。围生期既往史:窒息史6例,颅内出血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10例,先天性感染5例,严重黄疸1例,肺透明膜病5例。喂养方式:母乳10例,配方16例,混合6例。父母年龄;大于30岁17例,小于 30岁 15例。文化程度;大学15例,初中 17例。②对照组(n=30):其中男性16例,女14例;年龄1.5~6个月,平均月龄(4.067±1.357)个月;体重2.95~6.57 kg,平均(4.79±1.24)kg。异常分娩情况:羊水早破3例,双胎2例,母患病3例。围生期既往史:窒息史8例,颅内出血1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8例,先天性感染6例,严重黄疸0例,肺透明膜病3例。喂养方式:母乳11例,配方14例,混合5例。父母年龄:大于 30岁 13例,小于30岁 17例。文化程度:大学12例,初中18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①神经运动检查:采用Amiol-Tison方法[9];②疾病诊断标准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 3版[10];③脑瘫诊断按《实用儿科学》第7版[11]。纳入标准:高危新生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脑瘫高危因素标准。并由一名新生儿医生用Amiol-Tison法筛查发现需要早期干预的共62例患儿纳入观察范围。排除标准: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Vojta法诱发反射性翻身及腹爬,应用Bobath法抓住关键部位训练以达到控制头脑,诱发翻身,正确坐、爬,促进平衡能力建立。由同一组医师执行。每次25~35 min,每天1次,每周6 d,共干预3个月。

1.2.2 干预组 采用针康法进行治疗,即在头穴丛刺留针期间进行康复训练。

1.2.2.1 头穴丛刺法 按于氏头穴七区划分法选区,进行丛刺长留针[12]。主区为:顶区的左、右神聪及在向外左、右各1寸向前透刺;顶前区为前顶透囱会,其两旁通天透承光、正营透目窗。辅区为:流涎、吞咽困难取项区,斜视取枕区,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取颞区,平衡障碍取枕下区。

1.2.2.2 针刺方法 常规消毒后,用0.30×25 mm毫针10根,针体与皮肤呈 15°至帽状腱膜下,深约10~15 mm。每针捻转0.5 min,留针2~3 h。留针期间,然后每隔1 h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天治疗1次,每周6 d,共干预3个月。

1.2.2.3 针刺注意事项 婴幼儿头皮细嫩,颅骨柔软,帽状腱膜下层很疏松,针刺后不易固定,注意患儿康复训练或哭闹时,针体变形或脱出,刺伤患儿。并注意避开前后囟门。

1.2.2.4 康复方法同对照组方法。

1.2.3 随访方法 门诊专人负责随访,时间为出院3、6、9个月,均随访到1岁。

1.2.4 疗效评价 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中国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Child Developmental Check of China,CDCC)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 Mental Index,MDI)、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评估[13],分别进行对比。MDI和PDI分数>90分为临床治愈,80~90分为有效,<80分为无效。评估由专人进行,并采用双盲法。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指标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MDI和PDI比较 治疗前两组MDI和PDI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0.01)。见表1和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MDI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PDI比较

2.2 确诊脑瘫例数 3个月治疗后,干预组1例,对照组3例,在统计学上无差异,但在例数上比较,针康组降低脑瘫发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2.3 随访比较 1岁时两组脑瘫诊断例数为:干预组2例,对照组6例。尽管两组脑瘫发生率从统计学上无意义,从绝对数值看,干预组降低脑瘫发生上尚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的样本不够大,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观察结束后,7例对照组患儿因运动和(或)智能改善不如针康法,要求针康法治疗,但效果明显不如早期干预组。这就进一步说明对脑瘫高危儿应尽早展开针康干预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塑性最强,干预愈早效果愈好。早期干预一般指生后6个月以前,超早期为3个月,此时异常姿势尚未固定,容易调节与纠正,可防止患儿肢体挛缩、变形等继发性损伤,从而减少脑瘫发生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组中有部分患儿出现早期异常神经征象,1岁时这些征象消失,可能与上述机制有关。

动物实验表明,头针能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扩张脑血管[14]。程蓉岐等用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测也证实头针能改善脑瘫患儿脑血流[15]。唐强等[16]认为,头针可加强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作用,促进功能重组,改善相应的临床障碍。头穴丛刺法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及有关部位,可改变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止抑制性泛化,使被抑制的神经细胞觉醒,也使可逆性神经细胞复活,同时改善缺血性半暗带的局部神经元的低氧超极化状态,加速神经功能恢复[12]。袁青等[17]临床观察示,留针1 h的头针干预组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留针30 min组。

Vojta和Bobath运动疗法是借助于脑瘫高危儿神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比较强的特点,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患儿全身性的、协调性的、反射性运动,同时用正确的手法抑制异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促通产生正常的运动反应,通过反复刺激和训练逐步发展正常运动模式,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脑瘫高危儿的重要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患儿进行针康法干预,一方面可增强治疗的刺激程度,另一方面在留针过程中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达到针刺与运动疗法的动静有机结合,对于疗效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中干预组在运动及智能发育得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CDCC测试MDI、PD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可使患儿在运动、智力、吞咽、听力、视力等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

[1]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49-306.

[2]林庆,李松,刘建蒙,等.江苏七城市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状况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42-44.

[3]燕铁斌,罗向阳.脑性瘫痪康复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J].新医学,2004,23(5):261-263,276.

[4]鲍秀兰.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7):2-4.

[5]李贞玉.早期干预对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患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93-94.

[6]夏梓红,刘丽伟,徐和秀,等.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6-1497.

[7]马力,高世泉,赵文君,等.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712-4713.

[8]吴春燕,彭晓晖,陈英才,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高危儿智能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8):1072-1074.

[9]Amiel-Tison C,Grenier A.Neurological Assess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46-95,182-191.

[10]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208.

[11]胡亚美,江戴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177.

[12]吴勃力,于惠敏,杨沈秋,等.于致顺教授治瘫经验[J].中国针灸,1997,17(3):153-154.

[13]范存人.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M].北京:团结出社,1998:38-145.

[14]唐强,张海峰,王艳,等.脉冲磁针仪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51-152,158.

[15]程蓉岐,雷宝莲.头针疗法对脑瘫患儿脑血流影响的TCD检测[J].上海中医药学杂志,1998,(8):34-36.

[16]唐强,冯军,张春英,等.头穴透刺不同捻转持续时间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体感诱发电位研究[J].中国针灸,1996,16(4):1-4.

[17]袁青,王琴玉,靳瑞.头穴不同留针时间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6,2(3):209-211.

Effect of Cluster Needling of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on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High-risk of Cerebral Palsy at Early Stage

WU Y un-peng,T ANGQiang,Z HANGChun-yan.Shanghai Hospital of TCM,Shanghai 200071,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cluster needling of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Tang's Approach)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the children with high-risk of cerebral palsy.Methods62 infants with high-risk of cerebral palsy in hospital from Jan.2006 to Dec.2008 were divided into the acupuncture with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rehabilitation group.The scores of Mental Develop Mental Index(M DI)and Psycho-M 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scores of M DI and PDI were better in acupuncture with rehabilitation group than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P<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ducing dysfunction in the acupuncture with rehabilit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P<0.01).The follow-up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ertain advantages in reducing incidence of cerebral palsy by th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As an early intervention,Tang's Approach can improve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risk cerebral palsy.

cerebral palsy;high-risk children;Tang's Approach;early intervention

[本文著录格式]吴云鹏,唐强,张春燕.早期针康法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322—324.

1.上海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上海市 20007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40。作者简介:吴云鹏(1979-),男,辽宁朝阳市人,硕士,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瘫的康复。通讯作者:唐强(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康复方法研究。

R245,R49,R742.3

A

1006-9771(2011)04-0322-03

2011-03-16)

猜你喜欢

危儿脑瘫新生儿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