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超促排卵法提高排卵功能障碍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2011-01-26张明阳吴贵娥陆中岳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罗米芬月经周期不孕症

张明阳 吴贵娥 陆中岳

运用超促排卵法提高排卵功能障碍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张明阳 吴贵娥 陆中岳

目的 中西医结合超促卵法有效促使卵巢功能低下者得以优势卵泡生长排出。方法 选择因常规克罗米芬促卵乏效病人100例,用中药结合克罗米芬及肌注HMG的方法,使排卵障碍不孕病人恢复排卵。结果 卵巢功能低下性排卵障碍,经过3个月经周期疗法,排卵77例,有效率达77%。结论 卵巢功能低下型排卵障碍,采用一般性诱导促卵疗法常乏疗效,原因是卵巢始基卵泡得不到有效启动,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超促卵法治疗100例,取得初步疗效,有待临床研究推广。

中西医结合;超促排卵;排卵障碍

不孕症的治疗一直是妇科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不孕症的发病率已成为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证,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不孕症与心血管疾病、肿瘤列为当今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

现代临床不孕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二个主要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主要是指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疗法优势,并相辅相成,以缩短治疗周期,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以常规克罗米芬促卵乏效病人100例,用中药结合克罗米芬及肌注HMG的方法,使排卵障碍不孕病人恢复排卵。归纳分析其诊治方药规律,以为提高临床该病辨治水平和拓展治法方药的思路提供经验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概述

排卵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2种。

无排卵包括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席汉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卵巢肿瘤等,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功能失调引起无排卵,其影响排卵功能障碍还包括重度营养不良,肾上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1]。

黄体功能不全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因而导致受精卵不易着床。

1.2 不孕症病因分析

共收集不孕症病因的统计数据40份,其中有排卵功能障碍/黄体功能异常(内分泌因素)等,分类如下(见表1)。

表1 不孕症病因统计表

无排卵功血100.15无排卵月经 150 2.30排卵障碍 120 1.84黄体功能不全 631 9.67卵巢睾丸间质细胞瘤 1 0.02甲状腺功能低下 3 0.05甲状腺功能亢进 1 0.02卵巢功能早衰 5 0.08

1.3 超促卵适应范围

1.3.1 育龄期阶段妇女因排卵功能障碍而引起月经不调,如月经延后或稀发或闭经等因素,且已用一般性诱导促排卵方法3个月经周期,而无效者。

1.3.2 FSH、LH、E2大多在正常值(卵泡期)的低价位,但PRL在正常值内。

1.3.3 FSH值升高超过40mlu/ml以上;FSH、LH均超过正常值内,不属本课题研究范围。

2 超促卵方法

2.1 月经来潮第3d口服克罗米芬100mg,连服5d。同时在来潮第4、6、8、9、10d,肌注HMG75~150u(剂量以验血E2数值为主)。

2.2 月经第11d起隔天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并据此适当调节药物剂量,必要时配用HCG等药品,同时评估疗效。

2.3 月经第5d口服促排卵1号方药连服8d(女贞子、五味子、山萸肉、熟地、丹参、紫河车、黄芪、淫羊藿、醋柴胡等)。

2.4 排卵后口服排卵2号方药连服8d(炒香附、山萸肉、熟地、丹参、紫河车、炒白术、黄芪、红参、当归、鹿角霜、炙黄芪等)。

3 排卵认定标准

在B超监测下,连续3个月经周期内,有1次及以上排卵,视为有效病例。监测标准如下:

①80%表现为卵泡消失;

②数小时内卵泡可明显变小,卵泡壁塌陷,形态不规则,壁厚;

③卵泡内出现密度较高光点,边缘不连续或呈锯齿状,提示血体;

④20%排卵可出现陶氏腔积液。

先告知治疗过程及药物副作用,可能发生药物刺激过度体症并先签同意书及知情书。

4 治疗及统计分析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共计12个月期间门诊病例100例,其中:

4.1 年龄:25~30岁共63例(占63%),31~35岁共37例(占37%)。

病程:2~4a共71例(占71%), 5~8a共29例(占29%)。

4.2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统计如下

第1个月经周期排卵61例,受孕18例;

第2个月经周期排卵55例,累计排卵73例,当月受孕16例,累计受孕34例;

第3个月经周期排卵43例,累计排卵77例,当月受孕9例,累计受孕43例。

4.3 疗效分析

排卵77例,超促卵有效率为77%,无排卵23例,无效23%;

其中25~30岁63例中,有效54例,有效率为85.7%;

31~35岁37例中,有效23例,有效率为62.2%。

5 临床注意事项

5.1 要密切结合中药调肝益肾,加强FSH的调节作用,促进优势卵泡成熟排出。

5.2 同步进行B超监测,评估卵泡生长情况且根据机体状况适度调节药物剂量(加减幅度不超四味药物),同时观察病人服药体征,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防止卵泡黄素化。

6 讨论

女性自身各种原因导致卵泡生长发育异常,没有成熟卵泡排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卵巢功能低下者,因FSH和LH的分泌失调,始基卵泡启动后得不到有效地刺激,居于不成熟状态,无优势卵泡产生,从而出现排卵障碍[2]。

单纯使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疗法,反映出FSH和LH效应较弱,疗效欠佳。加用了HMG(FSH和LH合成制剂)后,增强了处于生长阶段的卵泡刺激作用,促进了卵泡成熟及排卵。

本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克罗米芬乏效的原因,改用中西医结合超促卵法——克罗米芬配合HMG,补充了FSH,结合中药调肝益肾,加强FSH的调节作用,促使优势卵泡成熟排出,故取得速效。

7 结论

卵巢功能低下型排卵障碍,采用一般性诱导促卵疗法常乏疗效,原因是卵巢始基卵泡得不到有效启动,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超促卵法治疗100例,取得初步疗效,有待临床研究推广,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期待同仁在今后工作中共同研究、思考。

另外可以看出,在年青的患者中效果显著且病程较短。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提醒不孕患者及早参与治疗。

[1]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137.

[2] Strauss JF,Barbieri RL.林守清(主译).生殖内分泌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1-2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105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玛丽亚妇产医院 (张明阳 吴贵娥陆中岳)

猜你喜欢

罗米芬月经周期不孕症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假排卵与不孕症
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促排卵的影响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