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1-01-26杨培增杜利平

重庆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眼科学眼病眼科

杨培增,杜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16)

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杨培增,杜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16)

杨培增

常见致盲眼病是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类严重影响和危害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近年来,在国家对西部发展政策扶持不断加强、投入支持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水平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眼科、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眼科医院、大坪医院眼科一些专业的诊疗水平,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等已经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葡萄膜炎专业的诊疗水平及视网膜功能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一些民营医院在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手术等方面也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现就本市眼科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简单作一分析。

1 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优势及进展

1.1 防盲治盲网络已现雏形 开展防盲治盲是眼科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盲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提出“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的防盲治盲全球性战略目标,到2020年要在全球消灭包括白内障、沙眼、儿童盲、低视力与屈光不正等眼病所导致的可避免盲。重庆市眼科医疗工作者在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参与实现这一目标后,在卫生局和残联等部门的领导下,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眼科医务人员和防盲治盲工作者为主体,日常防治与医疗队(如“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等组织)突击治疗白内障盲相结合的防盲治盲工作局面。此外,为了加强防盲治盲的工作力度,目前各县级医院均配备了眼科专科医师,能够进行常见眼病的手术、验光和眼科急救业务等,同时每年均举办多次培训班,并以对口支援等形式加强眼科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眼科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以及白内障复明手术、眼科新技术新业务的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各级医院为眼科防盲治盲的日常防治主力,同时各种资源参与的医疗队作为防盲治盲有力补充的良好局面。

1.2 临床诊疗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随着诊疗仪器、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眼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不断推广,重庆市眼科学界同仁抓住了发展时机,有效地使本地区的诊疗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先进诊疗设备如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成像仪等的引进,使各种复杂葡萄膜、视网膜及玻璃体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低成本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重庆市的成熟推广,为重庆市白内障患者复明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重庆市不少眼科医院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开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多焦人工晶状体的使用;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眼表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重庆市先后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标准眼库,在遗体角膜捐献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实施了大量角膜移植、羊膜移植手术,为眼外伤、角膜溃疡、瘢痕、穿孔等患者带来了光明;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引进、多种激光设备的引入,使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段接近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引进先进的准分子激光设备,使重庆市在近视、远视、散光和儿童屈光参差等方面的诊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

1.3 眼科医疗设备获得极大更新 眼科是一门非常精细的学科,眼科疾病的诊疗也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诊疗设备。在疾病诊断方面重庆市各个医院的眼科不断更新辅助检查设备,包括眼底血管造影设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超声生物显微镜、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等,为发现眼病的微小病变、避免漏诊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在疾病治疗方面,各种准分子激光设备、超声乳化系统、人工晶状体测量设备、玻璃体切割系统、各种波长的激光治疗设备不断更新,为各种常见眼病的完美治疗效果和复杂眼病的精细手术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1.4 基础科学研究获得显著发展 随着国家对临床基础研究投入的加大,重庆市眼科基础科研研究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卫生局支持下建立了3个眼科学重点专科,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眼科医院和附属大坪医院眼科。此外,重庆市科委专门为4家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基础医学院和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联合成立了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在这些政策和投入的支持下,重庆市眼科工作者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病理学研究、不同期青光眼小梁病理改变的分型、TGF-β对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影响、青光眼基因诊断、慢性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和视网膜视神经免疫保护研究、青光眼致病机制和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小儿弱视视功能损害、视觉电生理的临床应用、儿童斜弱视和视觉发育可塑性的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这些基础科研研究为提高眼科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此外,在重庆市科委、卫生局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集中优势力量,在对葡萄膜炎的临床谱系描绘、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免疫遗传研究、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同时也使重庆市成为我国葡萄膜炎研究和诊疗中心、我国眼科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和基地。

1.5 眼科人才培养能力大大加强 为了适应重庆市眼科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重庆市几所医学高校加大了对眼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先后获得了眼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培养数十名眼科专业医师,这些眼科专业医师除了补充于重庆市市区各医院外,已经逐渐开始就职于各个区县医院,为各区县眼科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人力保证。同时,重庆市的各个教学医院每年接受各个区县医院选派的眼科医技进修人员也为数不少,这些进修人员也不断成为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此外,响应政府要求,各市级医院每年都派遣眼科医生至对口支援单位提供眼科医疗技术指导,也为区县医院的眼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1.6 眼科学术交流日益繁荣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眼科诊疗技术发展、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就要求眼科医疗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其现有知识水平,为眼病患者提供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此,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在市医学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会,除每年眼科学年会外,各个眼科学专业组也及时组织各种学术交流会,使重庆市眼科工作者对各种眼科疾病的防治、诊疗观念及时更新,为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利保证。除此之外,重庆市各教学医院每年也都多次举办眼病学习班、眼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等,及时将新的眼病基础理论、诊疗技术普及给基层眼科医疗工作者。

1.7 民营眼科医院成为重庆市眼科医疗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眼病患者是一个需求多样的群体。尽管传统综合医院的眼科或眼科中心数量多、分布面广、服务范围大,但是由于目前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而无法满足所有眼病患者的需求。民营眼科医院应运而生,由于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他们为不少眼病如白内障、屈光不正等患者提供了较为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尽管其目前仍无法替代公立医院,尤其是医学院的眼科和眼科中心在眼科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但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 重庆市眼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十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投入已使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均获得极大的提高。目前,在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医疗规划政策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情况下,对重庆市眼科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1)眼科医疗服务城乡发展不平衡,重庆市区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要远远高于各区县,各区县仍存在大量的可避免盲,如白内障、沙眼等患者无法及时享受到眼科医疗服务,获得良好视力。(2)基层医院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各区县眼科的基础医疗设施陈旧、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3)基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相对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艰苦,医学院校毕业生多不愿到基层医院工作,导致基层医院缺乏专业眼科卫生技术人员。(4)对少数民族眼科疾病研究不足。重庆市有不少土家族自治区域,但对这些人群的眼病临床谱系、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研究严重不足。

3 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

为使重庆市的眼科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并获得飞跃式的发展,重庆市眼科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1)以提供最好、最有效的眼科医疗服务为目标,继续加强防盲治盲工作,为消除可避免盲努力。在这一发展方向中,要积极改革阻碍公立医院眼科发展的体制问题,如决策慢、资金缺乏等,坚持公立医院眼科(省-市-县三级网络)在防盲治盲中的重要作用。(2)以优势专科带动重庆市眼科全面快速发展,重庆市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等疾病的诊疗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要以这些优势专科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把重庆市眼科做大做强。(3)以防盲治盲和临床诊疗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形成重庆市眼科的核心竞争力。(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以重庆市常见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为突破口,形成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的特色。(5)加强区域性、国际性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加强学术交流,继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虽然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市眼科医疗服务水平仍相对落后,因此必须加强与先进地区、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步伐。(6)促进民营眼科医院为重庆眼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营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眼科医疗服务体系。

10.3969/j.issn.1671-8348.2011.06.001

A

1671-8348(2011)06-0521-02

杨培增:国际著名葡萄膜炎专家,现任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眼炎症学会等4个国际组织的理事或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眼免疫学组组长,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近3 000万元项目资助,发表(含接受)SCI论文74篇,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七轮规划教材《眼科学》主编,著有《临床葡萄膜炎》、《葡萄膜炎诊断与治疗》(近400万字)等两部专著。

2010-08-25

2010-11-25)

·短篇及病例报道·

猜你喜欢

眼科学眼病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