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动词“会”的产生和发展

2011-01-21吴春生

关键词:助动词情态本例

吴春生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一、关于“会”的功能、意义及其前期研究

(一) “会”的历史演变研究综述

汉语史上关于“会”字的研究较为多见,张斌(1982)、文炼(1982)、孟祥英(1989)、宋世平(1994)、渡边丽玲(2000)、郭昭军(2003)、苏岗(2005)、蒋绍愚(2007)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会”的句法、语义及使用上进行了研究,马贝加(1996)则结合温州方言对“会”的意义来源进行了细致探讨,梅祖麟(1998)结合“被、解、没”等动词从句子和词组构造原则谈了“会”的虚化,而傅书灵和祝建军(2004)、张艳芳(2006)、刘芹(2009)则分析了“会”的起源及其语法化过程,但是对语法化的分析,尤其是作为助动词时的语法化分析仍然不够详尽。此外,前修时贤也有多部著作涉及“会”字,如杨树达的《词诠》、刘淇的《助字辩略》、葛佳才的《东汉副词系统研究》、段业辉的《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等,但深入探讨“会”作为助动词的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机制和动因,探究其词义来源及其义项之间关系的论著尚不多见。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化角度探讨助动词“会”的源词及前后演变过程。

(二) 语法化之后“会”的功能意义

参考前贤的辞书和专著,笔者总结了助动词“会”从上古至近代的功能意义如下。

A.表事理、情理上的应当性或必要性,释为“应当”,简称“会 1”。

B.表对将来未然之事的一种肯定推测,主观性程度及个性化色彩较强,有强烈的语气,可释为“必将(定)要”,简称“会 2”①。

C.表主观上的一种不肯定性或否定性的推测,可释为“可能”,简称“会3”。

D.表能够,侧重于能力,可释为“能够”,简称“会4”。

可简单如图1所示如下。

图1 “会”的语法化路径

二、源动词“会”的词义

(一) 源动词“会”的词义

《说文》云“会,合也。”[1]《广雅·释诂三》云“会,聚也。”[2]《尔雅·释言》亦云:“集,会也。”[3]由此可见“会”的本义是“会合”“聚合”,如:

(1)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尚书·大禹谟》)

(二) “会”语法化的开端

上例中的“会”作谓语动词,有引出与事对象的作用,再如:

(2)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春秋谷梁传·隐公二年》)

(3) 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春秋公羊传·庄公三年》)

例句中“戎”“齐师”都是“会”引出的与事对象。后一例表明,动词“会”已经进入双动词格式——S+会+N1+V2+N2,并处在V1位置。由于它和V2是发生在同一时间位置的动词,那么它们之中有一个而且只能有一个可以具有与指示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4]。“伐”可以加“了”和“过”等体标记,而“会”较为勉强,而且“伐”是“会”的目的,因而“会”是次要动词,“伐”是主要动词。如果“会”长期频繁地用作次要动词,就有可能使得次要动词特征在“会”上稳固下来,从而使其从动词中分化出来成为其它的词类——一个实词如果经常处于谓语动词之前并且只对这个谓词性成分起修饰作用,它的词义和功能就有可能发生变化[5]。

正因为如此,从句法上看,后两例中处于 V1位置的“会+N”短语也可以被分析为连动句(或者是紧缩句)的前一部分,释为“与……会合”,也可分析为状语,释为“与……共同”。

如果用义素来分析 “会”,则“会”有下列义素:①[具有实施执行“会合”动作行为能力的人或物];② [一定的时段和地点];③[会合];④[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

显然,当义素④的目的明显正确或正当时,那么义素④的作用就淡化甚至消失,这种目的的正确性就要通过动作行为的应不应当执行来体现。与之相适应,如果句子语气强烈且肯定,那么这种动作行为的应当性就发展为必定性。另外,我们注意到,义素①中发出动作行为的人或物,一开始由具有一定能力的国王或诸侯充当,如上几例中的“禹”“公”,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动作发出者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国王诸侯,那么其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从而发展出“可能”和“能够”义。语法化理论认为,语义相宜性是诱发一个词汇语法化的一个必要条件[6]。对于“会”来说,其义素的消长,正是其语义发生变化,并导致其语法化的前提。

三、“会”的语法化——助动词“会”的产生及发展

(一) 助动词“会 1”的产生

1.句法结构——S与N1的重合

一方面,动词“会”进入双动词结构“S+会+N1+V2”,并处在V1位置,此时“会”和V2的动作是S和N1共同发出的,而当N1和S所指的主语是同一个主体时,N1就会从表层结构消失,即由“S+会+N1+V2”演变成 “S+会+V2”, 如:

(4) 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男即歌乐,女即会笑。(《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就小句来说,由于N1与S的所指是相同的,都是“女”,语言的经济性要求N1省略,“笑”是句子的焦点所在,因而实际上也就确立了“笑”的谓语地位。本例中“会”虽包含“会合”的义素,但已有转化为其他词性的可能。

另一方面,就(3)例中“伐”来看,当其前主语实力大于其后宾语时,是自足动词,而其前的主语实力小于其后宾语时,则为非自足动词,这种两可状况下,可能需要 N1帮助才能完成“伐”,这样“会”的“会合”义还很明显,而(4)例中“笑”却是一个确定的自足动词,主语可独立执行并完成“笑”这个动作,无需 N1帮助,N1有可能不出现,“会”的“会合”义趋于消失。这也就是说,当“会”后的的动词从非自足向自足扩展时,“会”的“会合”义呈现出一个弱化至消失的趋势。当然,从上下文看,本例中“歌乐”与“会笑”也可看作对举使用,由于上句的“歌”和“乐”同为动词,所以下句的“会”和“笑”也应同为动词,因此(4)例可以看为是动词“会”向助动词“会”过渡的临界之例。

2.语义及语用因素

从语义来看,“会笑”之后句子即告结束,义素 4的目的性没有出现,那么谓语“笑”的应不应当执行性只能由“会”来承担。从语用来看,“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显然是一种假设的理想境界,由于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假设是一种未然,含有将来之意味,因而可把假设看作是句子隐含的将来时间论元。两方面共同作用,即在未然的虚拟语境中,伴随着 “会合”义的弱化、义素4和N1的缺失,“会”呈现出虚化的动向,如:

(5)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嵇康集译注·与山巨源绝交书》)

本例中,如果“在人间不止”的话,那么就“会显世教所不容”,假设未然语境凸显,对说话人而言,对这种未然时间内事物的主观推测性就相应强化,“会”的助动词性质也就趋于确定。本例中“会”应理解为助动词“会1”。再如:

(6) 亮待遇不足,则慨然叹曰:“天下会安,当不久尔。”(《三国志·魏书·苏则传》)

因种植历史悠久,以烟为主业,丙麻乡的调制设施和调制方法基本上经历了保山市烟草发展的整个过程,而烟农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对新推行的技术接受和执行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7) 穆之曰:“以公之明,将来会自闻达。”(《宋书·刘穆之传》)

本组的谓语动词 “安”“闻达”均为自足动词,尤其是“闻达”之前加了个“自”字,自足意味更浓,“会”的“会合”义消失,而且本组例中都有将来时间论元,可理解为对于将来的正确事情,理应去做,“会”释为“应当”,属确定的“会1”。此外,(7)例小句也可以看作是条件句,这样“会 1”的语境就由假设句扩至条件句。在陈述没有时间意义的事理或情理时,“会 1”也有见到,如:

(8) 双曰:“人生会有一死,死所难遇耳。”(《魏书·刁雍传附族孙双传》)

本例的时间意义不强,相当于欧美语言里的一般现在时。“会1”产生后常和与之相近的“应”“当”对举或同义连用。如:

(9) 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10) 苍生之命,会应有主。(《梁书·张弘策传》)

(11) 对曰:“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北齐书·杜弼传》)

(三) 助动词“会”的发展

1.助动词“会2”的产生

助动词“会 2”的间接来源仍是动词“会”,直接来源是“会1”,如:

(12) 景恚曰:“会将吴儿女以配奴。”(《南史·侯景传》)

联系上文可知,本例中“会将吴儿女以配奴”是一假设句,S与N1重合,谓语是自足动词,“会”的“会合”义已消失,可视为“会 1”。但是,本例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句中有“恚”,这表明说话人的语气是非常愤怒的,其二根据 Austin(1962)的施为句(peformafives)和表述句(constafives)概念以及显性和隐性施为句的分类[7],本小句的施为主语不是第一人称,但“会将吴儿女以配奴”的前面隐含着“我认为”之类的字眼,也可以补充添加上,因而本句是隐性施为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推测。在这两点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说话人这种主观推测性得以朝着极度肯定的方向强化,因而本句也可释义为“必定”“必将”,处于“会1”向“会2”转化的临界之点。而下面的几例就属于确定的“会 2”:

(13) 后因发怒,谓韶曰:“我会杀尔妇!”《(北史·后妃传》)

(14) 齐神武使谓城中曰:“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周书·韦孝宽传》)

与(12)例相比,本组例句是显性施为句,与“会1”的用例相比,本组例句都有强烈的肯定语气,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愿望。正是以上两个语用上的因素——显性施为句和强烈的肯定语气,导致了由“会1”向“会2”的转化,本组句中“会”应归为“会 2”,句中可释义为“必将”“必定”等。

2.助动词“会 3”“会 4”的产生

先来看下面几例:

(15) 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三国志·孙綝传》)

(16) 陕西等处差官招谕逃亡军人,并许所在首身,更不会问,便支口券令归本营。(《宋史·兵志》)

例(15)中“明会有变”只是谣传,“会”有两解:“可能”或“必将”,解为“可能”当是委婉的说法。“会”的两解性说明“会 3”与“会 2”的源流关系,即“会 3”和“会2”一样也来源于“会 1”。后一例“会”用在否定副词之后,表否定推测,“更”字强化了这种推测语气,句中的“会”只能释为“可能”。但是表1中两例值得注意:

表1中可见,两句“会”的解释随着“会”和“会”后否定词顺序的变换而不同。但同为否定句,焦点也都在“会”上, 前句为什么会比后句多一种解释呢?仔细观察可知,多出来的解释是因上下句对举而产生,前句的 “难” 只是说有难度,并不涉及能与不能,它与“会”对举使用,使“会”也获得了“难”的这种模糊语义,释为“可能”,不过这种情况属具体语境义,应当予以剔除。这样两句中“会”余下的义项是相同的。顺序不变时,两句是肯定句,“会”为“会2”;顺序变换时,两句是否定句,“会”是“会 3”,由此可见,“会 3”和“会 2”产生的条件相类似,仅仅是否定与肯定之别。

表1 “会”与“会”后否定词的顺序变与不变比较

“会 3”产生之初,仅局限于对将来未然之事的不肯定或否定性推测,并以此与“会 2”相对应,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被推测对象逐渐扩大到所有时间段,如:

(17) 先生说:“公读书如骑马,不会鞭策得马行;撑船,不会使得船动。”(《朱子语类》卷114)

(18) 惟是周室人会恁地说。(《朱子语类》卷83)

本组前例是对当前或一般时间状态的推测,后例是对过去时间的推测。再观察以下几例:

(19)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四库全书精品文存·昭明文选·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第九卷,颜延之)

(20) 梁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斗鸡之状,当有战阵。(《旧五代史·符存审传》)

(21) 火里会飞,水中亦见。(《全唐诗·秘诀歌》,卷859,吕岩)

(22) 逢冁然,即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会东涂西抹来。”(《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23) 然此间乃有人会唱此词,虽腔调未纯,何由至此。(《南烬记闻》)

可以发现这里的“会”和上面几例不同,是表能力的“会 4”,侧重于精于、擅长之意,句中当释为“能”或“能够”,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A.“会”后接的全部是行为动词,如“作诗”“望”“飞”“唱”“涂抹”等,而且这个V或VP对于主语所代表的一类人或事物来说有一定的技巧性和难度,是需要学习才可能得到的能力。

B.“会”后的VP是主语或小句主语所发出。

C.小句中包含或隐含已然时间状语。例(22)过去时间状语很明显,其余几例尽管没有明显表已然的时间,但“会作诗”“会望气”“会飞”“会唱此词”,从事理上说都曾经发生过,为什么说“会作诗”“会望气”“会飞”“会唱此词”,是因为曾“作过”“望过”“飞过”“唱过”,可能还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作”“望”“飞”“唱”得很好,至少被说话人所知道。由于“会”的使用情况能覆盖时间轴上的所有时段[8],所以站在时间轴上来看,过去时间所发生的都已成为既定的事实,除非说话人不知道这个事实,否则能够进行推测的,就只有当前或将来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只有说话人不知道这个过去的既定事实,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推测,此时的“会”是“会 3”;而说话人如果了解这个事实,再对其进行推测就是多余,此时就只能对这个事实进行表述,主观推测性就随之减弱至消失,此时的“会”是“会4”。

仍以例(18),本例是隐性施为句,尽管说话人对这个历史事实是了解的,“周室人恁地说”过可能不止一次,但由于年代久远,细节已不可 考,所以等同于说话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只是对这件事进行推测,且谓语动词“说”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没有难度的,因而例(18)中的“会”只能是“会 3”,而不是“会 4”。

与之相对应,再次观察(15~18)例,会发现它们也有一些特点:①“会”后所接V或VP对于主语所代表的一类人或事物来说没有难度,如(15) 例中的“军变”、(1)例的“问”相对于“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的孙綝和正常人来说是完全能办得到的。②主语或小句主语也是施事,整个句子是施为句。

由此得出“会4”产生的条件:首先,“会”用于表述句中,后接VP,VP系主语或小句主语所发出,对于主语或小句主语所代表的一类人或事物来说有一定的技巧性和难度。其次,小句中包含或隐含已然时间论元。

如果用马贝加先生的扩展理论②来观照,“会1”的产生,符合扩展理论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即源词所在格式的复杂化或简单化和源词所在格式中V或N的语义类型变换,“会2”“会3”和“会4”则符合扩展理论的第三条,即句子语气或句式的变化。

(四) 主观化和情态

1.“会”的语法化是主观化过程

许利英先生指出“会”本身并不表示可能,这可以从“会”经常受“能”“可能”等表可能的词语修饰看出[9]。笔者以为“会”能表可能性,因为如果仅就其产生来看,它同肯定、不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是对应的,将来的前提下,肯定语气对应将来的必然(“会2”),不肯定或否定语气对应将来的可能(“会3”),至于其受“能”“可能”的修饰,那是起强调作用的同义连用,删掉并不影响句意。如果就事理来看,客观上的可能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客观上先有可能(做),然后才能谈得上事理上的应当(做)、应当(能做)和必要(做),之后才能谈得上主观上可能不可能(做),即愿意不愿意(做),最后才能谈得上能够(做得好不好),如果一点客观可能性都没有,其他的那就根本谈不上。又由于“会”字句中客观上的可能性蕴含在句中(如“是人,就会走路说话”句,这里的“会”显然是表事理上应当的“会 1”,但同时,人能走路说话这种客观可能性是隐含在句中的,无须说明的),所以“会 1”是“会”的非元语用法,而主观性程度很强的其它义的“会”是“会”的元语用法。吴福祥先生等人指出,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都伴随从非元语用法到元语用法的转变,这实际上也说明这种语法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主观化过程③。

2.关于情态和语义认识机制

情态是语言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语法范畴,助动词是情态范畴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承载者。因此,有学者干脆把助动词称为情态动词。Wright(1951)最早提出情态的认识和道义分类,此后,国内外学者,如 Lyons(1977)、Palmer(1990)、李明(2001)、朱冠明(2003)等都对情态进行了分类④,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笔者对“会”的情态类型作了如表2的划分。

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属于道义情态的“会”早在东汉中期的《太平经》上就已出现,而属于认识情态的“会”最早出现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三国志》。这样我们得到助动词“会”的情态演变线索如图 2所示。

图2 “会”的情态演变线索

四、小结

(1) “会”的语法化路径:动词“会”——助动词“会1”——助动词“会 2”“会 3”“会 4”。

(2) 假设未然语境,“会”后 V由非自足向自足动词扩展,“会”的动词词义弱化消失,S与N1的重合,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助动词“会 1”的产生;显性施为句和强烈的肯定(否定)语气,导致了“会2”的产生;施为句和不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是“会3”产生的条件;“会4”则是受表述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以上过程既是主观化过程,也是由道义情态的“会 1”到动力和认识情态的“会 2”“会 3”和“会 4”的转化过程。

(3) 借鉴张谊生(2003)的高层义和低层义,刘利(2000)的动态语义和静态语义⑤等概念,我们可以把“会 1”的义项称为是“会”的核心义,把“会 2”“会 3”和“会4”的义项称为语境义,其对应关系如下:助动词“会1” ——(一般、将来)应该;助动词“会 2”——(将来)必定应该;助动词“会 3” ——(过去、一般、将来)(不)可能应该;助动词“会4” ——(过去)能够。

表2 情态类型分类

注释:

① 尽管“会2”表示强调和肯定,带有时间意义,与副词有一些共性,但考虑到“会2”仅涉及到将来时间论元,故本文暂将其仍归为助动词之列。

② 参见马贝加《“坐”的语法化》。云南红河:第八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2006。

③ 关于元语用法及非元语用法参见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张谊生《元语理论与汉语副词的元语用法》,福州:第十三次现代汉语学术讨论会,2004。

④ 关于情态及相关问题参见Palmer, F.R.Mood and Mod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朱冠明《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科学,2005年第5期;朱冠明《汉语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的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李明《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⑤ 参见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版)[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86.

[2]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95.

[3]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尔雅注疏[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3.

[4]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J].中国语文,1995(5): 1−10.

[5]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84.

[6]石毓智, 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135.

[8]王晓凌.“会”的非现实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60−65.

[9]许利英.“会 VP”结构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87(4):111−119.

猜你喜欢

助动词情态本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助动词的用法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1”的加减乘除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绕组重绕数据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