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契机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0-12-26王克强

新东方 2010年4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海南省

王克强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契机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王克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自200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历经10年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包括“早期收获计划”条文),正式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之后七年内,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三大经济贸易协议是:《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其他政治、经济的相关协议还包括《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和《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等。双方绝大多数产品实现零关税是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标志。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方面,双方也将实质性地开放彼此的市场;投资方面,双方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双向投资体制。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会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

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应该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理解。从国家层面看,政治意义要高于经济意义,或者说政治意义是第一位的。

1.政治意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加速发展友好关系。签署《南海行动准则》《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政治文件,与东盟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关系,对我国贯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巩固、发展与周边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平有积极意义。二是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和东盟同属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三是有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东盟的作用。可以说,在全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势力范围的时候,加强与东盟合作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国在2000年第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2.经济意义:东盟是一个拥有450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1.5万亿美元GDP的大市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庞大的产能需要寻找市场,巨大的资源消耗需要寻找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东盟的资源和腹地就成了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所以,我国提出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将是一个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和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经济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体,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集团。这无疑给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商机。

(二)国际旅游岛的概念

从概念上讲,国际旅游岛是以岛屿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中形成的。根据其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选择旅游产业作为其主要的产业,并依托此产业功能体系构建强大的国际客源聚集能力,从而形成的岛屿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有形态。

但是,海南省要建立的国际旅游岛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业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认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省委在对省情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是海南发展思路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和完善。”“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的问题,它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动海南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一个突破点,一个制高点,也是我们海南独具特色发展道路的一个体现。发展旅游业并不是不要其他产业,农业要持续发展,工业要健康发展,海洋产业要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要努力促进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海南省发展特色经济讲了五句话: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更加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最终,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产生四大预期效应:一是直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二是带动海南对外开放,提升海南国际化程度。三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与国际对接。四是带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总之,国际旅游岛是一个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全面发展海南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的概念。特别指指出的是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更加关注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影响作用。我们应围绕这个概念,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海南的国际化程度。

(三)以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契机,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国际旅游岛建设就是要全方位提升海南的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海南的国际化程度。就海南省地理位置看海南的国际化,首先要面向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于海南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从2000年自由贸易区的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各省都在以自由贸易区为平台,寻找着自身经济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已经从各自角度出发,对自由贸易区政策进行解读,开展合作活动,出台了配套政策,建立合作平台。

1.广西的做法是从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发展到推动泛北合作。从2004年开始,广西已经举办了六届东盟博览会,2008年1月推出了泛北合作,把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市4.25万平方公里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目的是用10—15年的努力,建成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目前,广西与东盟泛北各国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占广西与东盟贸易的97%。

2.云南的做法是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sm)中演绎开放、商机和发展。规划三纵两横经济走廊,仰光—曼德勒—昆明、曼谷—万象—昆明、海防—河内—昆明都是以昆明为终点和起点,以此带动农业、矿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3.广东的做法是以中国与东盟贸易第一大省的身份热情拥抱东盟。2008年广东对东盟贸易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1/4强,占广东进出口贸易的10%。广东与东盟秘书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庞大代表团出访东盟国家,在越南设立开发区。

4.海南地处东盟的最前沿,但是起步最晚。海南与东盟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从2007年才开始,2009年纳入政府工作。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是海南省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海南省岛屿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狭小,资源有限,而且海南省正处在经济上升期,都决定着要发展就必须扩大开放,要扩大开放就必须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比较优势。海南省的比较优势就在东盟。在建设旅游岛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需要依靠东盟巨大的腹地来满足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招商引资的需求、对外投资的需求,以及提升知名度的需求。

海南省加强与东盟的全面合作仍然有机会后来居上。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相邻的省份开展贸易合作都是从邻国起步的,目前的合作重点仍然集中在越南、缅甸等国。东南亚国家中,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属于新成员国,经济发展较慢,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规定,这四个国家全面实施自由贸易区政策的截止时间延长至2015年。因此,在2010—2015年间,海南省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与四国建立从政府高层到企业间的联系,为2015年后海南省向四国出口产品、投资设厂奠定基础。另外,目前我国各省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南省完全可以利用优良的区位优势,后发先至。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对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的批复意见,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问题,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指出需要从4个层次开展工作:第一个层次是“把当前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做实做好”,主要是落实老政策;第二个层次是新政策,实质是一个政策创新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原则上同意的政策,要研究具体办法;第四个层次是“所谓与现行法律法规有较大抵触、暂不具备突破条件的”,要深入研究,待条件成熟后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以及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对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开展的四个层次工作的要求,结合自由贸易区政策,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落实对东盟的贸易工作。

首先,越南是海南省进入东盟的突破口,对越边贸是进入越南的切入点,这一判断依然正确。海南省在自由贸易区往来中,比较有利的是拥有对越边贸政策。近几年在省领导的重视下,争取到很多中央有关部门给予的相关政策配套,比如我国交通部对琼越边贸航线的默许、中央对边贸城建设的许可等,利用好现有政策,扩大对越边贸,挖掘政策的内涵,解放思想,创新利用这些政策是海南省发挥地缘优势做大边境贸易,在对越合作中取得优势的前提。

其次,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政策,推进与越南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对越边贸只是一个突破口,重点是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对越南的了解,加强双方从政府层面到企业层面的联系,从而建立包括贸易、投资、合作在内的全面的经济合作。因此,在当前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之际,要充分利用好自由贸易区对商品流通、服务业交流、投资支持的有利政策,抢占市场先机。比如,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自由流通是各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海南省越南水果进口项目也是今后对越贸易的工作重点,既存在对越政策灵活套用的问题,又存在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政策研究问题,还包括申请特定水果入境口岸的政策创新问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再次,利用区位优势,优先发展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如何利用自由贸易区政策开展东盟合作,对各省来说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尽管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已经早于海南省对东盟政策和贸易、合作途径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各省情况有别,海南省仍需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比较优势、贸易方式、配套政策,建立合作平台。尤其是海南省与东盟国家海上距离近、海船运量大的特点是相对于其他省份的独特之处,如何发挥临海优势,能否将目前仅用于对越边贸的政策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对越贸易方面

一是要继续推动边贸工作。继续推进“非国际船舶”通航工作和水果进口工作。

二是要利用这两年与越南建立的关系,推动与越南的经济合作。经贸合作的前提是加强交往,2010年越南总理来访、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副省长李国梁访越,对推动琼越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2009年海南省对东盟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进出口值为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8.7%(涨幅仅次于海南省与美国的贸易,居第二位),居海南贸易伙伴第三位。其中出口5.15亿美元,同比增长97%,进口5.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越南跃居海南与东盟贸易第一大国,与越贸易额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9%。对越边境小额贸易进口货物122.1万吨,货值931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1%和9.8%。2010年1—4月,海南对越贸易总额1.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口岸边境小额贸易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进口货运量40.6万吨,货值384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43.8%。

三是抓住中越建交60周年的契机,从国家外交的总体高度和从加深琼越合作的角度稳步推进,利用与越南工贸部、工商总会的协议,政府和企业加强交流,依托商品和项目,有目标地进行对接。

四是有选择地逐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从资源需求角度,与柬埔寨、老挝加强合作;从招商引资的角度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加强交往;进而有选择地逐步推进与东盟各国的合作。

五是要利用好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平台和国外相关平台。

(二)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寻找突破口

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包括四个最重要的经济协议,一个是2002年11月起草的《早期收获计划》,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首先实施。这个计划主要是针对500多种农副产品实行降税,这是中国政府对东盟各国的单方面让利。所以在我国大陆,到处可见热带水果,而且物美价廉。第二个是2004年的《货物贸易协议》,第三个是2007年的《服务贸易协议》。第四个是2009年的《投资协议》。这四个协议涵盖了双边贸易的全部领域。

这些协议是一个政策导向。《货物贸易协议》是使双方获得“贸易创造”效益,就是取消关税以后,原来国内成本较高的产品,会被成本低的其他成员国的产品替代,使双方贸易量增加。实际上,贸易的基础就是提高财富资源的生产效率和分享效率。比如:海南省水果的进口成本低于本地生产成本,则可以采取水果进口加工后销往大陆的生产方式。

《投资协议》可以获得投资增长效益。采取优惠的投资政策,实现投资自由化,刺激投资的增长。实际上投资所带来的就是产业转移。有关企业在某成员国生产成本高,就要寻找生产成本低的国家,产业随资本转移,体现的是资本的逐“利”性。海南很多大工业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完全可以在东盟国家设厂,扩展资源的来源和途径。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会使对于资源需求较小的产业逐渐向海南转移。

《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1月签署,同年7月实施,该协议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根据协议,我国将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商务服务等5个部门的26个分部门进一步开放部分服务领域,允许建立独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及允许享受国民待遇等。东盟各国根据各自国情,也作出相应承诺。服务贸易协定对海南省加快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设,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利用岛内岛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海南省与东盟各国的旅游便利化合作机制的形成都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建成自由贸易区以后,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若干小市场合并成一个大市场,成员国之间可以通过产品的专业化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总之,中国—东盟协议都只是大原则,海南省应关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各有关国家在货物及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三)加强语言人才的培养

广西拥有越南语人才数以万计,近两年又开始有计划地开设东盟其他国家小语种专业,为东盟合作做人才储备。海南省在对外开放中,语言人才是一个瓶颈。目前,海南省能够精通越南语翻译的人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其他小语种。建议派员赴广西学习小语种专业,或以较优厚的条件吸引小语种人才来琼服务。

(作者系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海南省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TPP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中国
非洲26国将建最大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