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锦蛙纹的生殖崇拜研究

2010-12-23孙海兰焦勇勤

关键词:黎锦黎族菱形

孙海兰,焦勇勤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黎锦蛙纹的生殖崇拜研究

孙海兰,焦勇勤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黎锦是黎族人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纹样是记录黎族社会历史的重要符号语言,它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蛙纹纹样。蛙纹纹样是黎族早期社会蛙崇拜习俗的图腾表现形式,它一方面体现出青蛙强大的生殖力,另一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仪式化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生殖崇拜。

黎锦;蛙纹;生殖崇拜;生殖力;仪式

黎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现有人口约130万,主要聚居于海南岛的中、西、南部地区。黎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内部根据各地方言的不同,又可分为润、哈、杞、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各方言间在风俗习惯方面虽有一定差异,但其文化特征却基本一致。

黎锦技艺,又被称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纺染织绣原料及工具、纺染织绣技法及其纹样图案、纺染织绣工艺品三大组成部分。

2009年10月,黎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级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对此,联合国评审专家Ritu Sethi指出:黎族人民没有文字,纺织活动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主要方式,而且这一活动进行的方式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制作的纺织品是孤立的手工艺品。因为他们拥有具有符号语言性质的并为海南省其他地区的人们所理解的图案。这些符号促进了民族间以及省际间的交流[1]。

黎锦纹样图案题材异常丰富,主要以动物纹样为主,如蛙纹、蛇纹、狗纹、牛纹、鹿纹、马纹、鸡纹、猫纹等,同时还有花草纹、风纹、雨纹、雷电纹、星辰纹、镰刀纹、耳环纹、文身纹、儋耳纹等。在众多的黎锦纹样图案中,最具普遍性的纹样是蛙纹,大约占黎锦纹样总数的20%。

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认为,在原始人的艺术中存在着两种因素:一种是单纯依靠形式带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另一种则是形式本身还具有某种其他含义,这种含义赋予原始艺术品以更高的美学价值。他特别提醒人们注意:“世界上众多民族的艺术品,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装饰,而实际上却同某些含义相关联。”[2]

对黎锦而言,大量出现的蛙纹不仅起到了形式美的装饰作用,而且还与黎族早期的生殖崇拜观念息息相关。

一、生殖崇拜的基本内涵

生殖崇拜,指的是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生命极其宝贵的情况下,早期人类对与生命延续直接相关的生殖器、生殖活动、生殖结果等事物或现象产生的一种广泛的神秘感,并继而通过一些仪式化的活动对与此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表达敬畏和尊崇的思想情感。生殖崇拜是早期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是人类万物有灵观念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般来说,生殖崇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

1.生殖崇拜的基本内容是对生殖力的崇拜,而生殖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生殖器、生殖过程、生殖结果。

就生殖器崇拜而言,主要指的是对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比如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就反映出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

生殖过程崇拜范围较广,指的是对从交配到受孕直到生产的整个过程或某一细节的崇拜。比如在贵州威宁彝族的民间,流行一种舞蹈,舞蹈过程中,男性会在女性背后做抬腿动作,舞蹈结束后,“摄吉老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备下酒肉,表示欢迎。在同辈的人家,撮吉老人还要唱彝族古情歌,在结婚多年未能生育的夫妇家,阿布母与阿达母还要做一些交媾示意状,以引来隔年生子。”[3]这种舞蹈形式就是典型的模拟生殖过程中交配行为的舞蹈,体现的就是典型的生殖过程崇拜。

生殖结果崇拜,指的是对新生命的崇拜,尤其对大量新生命出现的崇拜。比如在哈尼族姑娘的银制腰饰中,有一种腰饰十分明确地体现出对生殖结果的崇拜。这种腰饰用“一条银线穿着两个象征着鱼卵的银泡和一条大鱼;在这条大鱼的头、肚、尾,分别延伸出三条小鱼和两个鱼卵;这三条小鱼的头和尾,分别延伸出象征着鱼卵的银泡,而这三条小鱼的肚子,则分别延伸出一条小鱼;而这三条小鱼的头和尾,尚未能延伸出任何东西,但在它们的肚子处,却已经延伸出了一条线。很显然,是那两个鱼卵衍生出了那一条大鱼,而那条大鱼又是最具生殖能力的;作为它的后代,居中的那三条小鱼,虽然不像大鱼一样衍生出三条小鱼,却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殖力,故亦能衍生出一条小鱼和两个鱼卵。最下层的三条小鱼,尽管尚未具备生殖能力,却也通过一条银线的衍生来表明生殖的无限性。”[4]

2.生殖崇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一种仪式化行为。

首先,生殖崇拜行为是原始氏族群体所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它不是单个人对生殖现象的崇拜,而是作为群体的原始氏族的一种共同行为,所以,它具有传承性,是原始氏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具有延续性的一种行为。

其次,生殖崇拜行为要以某种形式被固定下来,比如巫术、祭祀、绘画、雕刻、舞蹈等。在原始社会,艺术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伴随着巫术活动而存在,在巫术活动中,人们陷入迷狂状态,或歌或舞,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崇拜对象的敬畏,而这些形式就逐渐沉淀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生殖崇拜正是这样一种仪式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再次,生殖崇拜行为是反复的、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比如在青海柳湾出土的众多彩陶器具上面,不仅出现大量具象蛙纹和变形蛙纹,而且这些蛙纹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形象上甚至可以排出从具象到简化的完整序列,“蛙肢纹的形态比较复杂,经历了一个由蛙全形到蛙体局部、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5]这说明蛙崇拜行为在当时很长的一段时期中是一直被坚持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生殖崇拜的本质是对生殖力的崇拜,是出于繁衍人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世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二、黎锦蛙纹具有典型的崇拜特征

1.蛙纹在黎锦上普遍存在,是黎锦最重要的纹样之一。在笔者所采集到的531种黎锦纹样样本中,仅蛙纹就有100种,占所有纹样的18.83%。其中润方言32种,哈方言12种,杞方言31种,赛方言7种,美孚方言18种。

2.蛙纹在黎锦上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逐渐过渡的过程。黎锦蛙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具象蛙纹

此型蛙纹非常具象化地呈现出蛙的基本特征,即身体呈菱形,头小身大,身体自颈部逐渐向两翼扩展,上肢短小,向上伸展,下肢粗壮有力,做蹬地状,蛙蹼清晰,整体形象似捕虫状,栩栩如生。此型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感强、动感有力。见图1。

在笔者所采集到的531种黎锦纹样样本中,此型蛙纹共出现11种外形上各有差异的纹样,占所有纹样的2.07%。

(2)变形化蛙纹

此型是在具象蛙纹的基础上略加变化,以青蛙的菱形体形为基础,通过各种夸张、变形的方式将其外在特征表现出来:或者突出其眼部特征,或者突出其跳跃的姿势特征,或者突出其“抱对”的生活习性特征,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出青蛙的整体形象。在表现形式上有些侧重线条化方式加以表现,有些侧重对蛙的局部细节加以表现,形象感很强,但总体特征都保持了蛙的基本形态和基本姿势。此型的主要特点是蛙的菱形外形和蛙蹼仍然存在,但其形象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见图2。

在笔者所采集到的531种黎锦纹样样本中,此型蛙纹共出现45种外形上各有差异的纹样,占所有纹样的8.47%。

(3)简化蛙纹

此型纹样是在变形化蛙纹的基础上继续加以变化,主要通过简化的方式将蛙体的基本形状和跳跃时的基本姿势用异常简洁的线条呈现出来,在表现形式上以写意为主,有的已经具有了几何形纹样的某些特征。此型的主要特点是仅保留蛙的菱形化体型,抽象感强。见图3。

在笔者所采集到的531种黎锦纹样样本中,此型蛙纹共出现44种外形上各有差异的纹样,占所有纹样的8.29%。

图1

图2

图3

3.蛙纹在黎锦上最终形成了黎锦纹样的菱形化风格。在黎锦上不仅有大量蛙纹,而且可以明显看出在蛙纹的菱形体型基础上进而形成了数量更为庞大的菱形几何纹,这种菱形几何纹几乎占据了黎锦所有几何纹样的70%以上。

总之,蛙纹在黎锦上反复出现,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了菱形化基调的事实说明,黎锦蛙纹已经具有某种典型的崇拜特征。

三、黎锦蛙纹充分体现出青蛙强大的生殖力

1.青蛙强大的生殖力表现在黎锦蛙纹的整体形象特征上。黎锦上的很多蛙纹,不仅表现出青蛙的菱形化形象特征,而且,在基本的菱形框架内,有的还装饰有各种小型的菱形纹样。从中可以看出母蛙孕育小蛙的某些特征,这种形象特征明显象征的是受孕妇女的腹部。见图4。

2.青蛙的强大生殖力表现在黎锦蛙纹的边缘纹样和角隅纹样中。在黎锦上一般蛙纹作为主体纹样时,在其四周或角落往往会添加各种简化的蛙纹作为装饰,其中最经常出现的是在主体蛙纹下部或两腿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小型的简化蛙纹作为搭配,对此,黎族人民通常将其称为母子纹。见图5。

这些装饰性纹样与作为主体纹样的蛙纹组合在一起,实际上是运用写意的手法对青蛙生育能力的一种象征,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青蛙强大的生殖力。图6

图4

图5

3.青蛙强大的生殖力还表现在蛙纹构图中的生育过程。青蛙的孕育过程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习性,那就是抱对。抱对指的是进入生殖期的雄蛙趴在雌蛙的身体上,将雌蛙紧紧抱住的现象。尽管青蛙的抱对并不是在进行交配,而只是青蛙生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对于早期人类来说,由于这种现象与人类的交配行为非常相似,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将其作为生殖过程的一种现象加以崇拜。见图6。

青蛙抱对的习性在黎锦蛙纹中也得到了体现,在润方言、杞方言、哈方言黎锦纹样中,都可清晰地看出两只或两只以上青蛙并排罗列在一起的图案,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材料证明,但从形象上来看,其抱对的特征已经非常鲜明了。

四、黎锦蛙纹具有强烈的仪式化特征

1.蛙纹在黎锦上反复出现,并由此形成了黎锦纹样的菱形化形态,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仪式化特征。

蛙纹不仅在黎锦上普遍存在,而且在黎族其他生活用具上也非常普遍。比如在黎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在黎族的大鼓、铜锣、衤甬裙等生产、生活用品上,以绘有蛙纹图案者为贵。”[6]

2.蛙纹在黎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蛙纹还具有区分不同氏族的功能。从这一角度来说,每个氏族都有其独特的蛙纹图案。一般来说,黎锦蛙纹纹样似乎是按照黎族各方言来加以区分的,但笔者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却发现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村庄的蛙纹纹样图案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比如,哈方言内存在不同的土语,如抱怀土语、罗活土语、哈应土语等,各土语黎锦上的蛙纹造型也各不相同。

抱怀土语黎锦上还较多地保留了蛙形及蛙的一些基本特征:蛙头、四肢、四脚、体型呈菱形化,可以说是非常具象的。如图7。

罗活土语黎锦上的蛙纹特征已不太明显,只是在外形上还保留有蛙的一些特征,如图案呈菱形化、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案叠加,似雌、雄蛙抱对交配。如图8。

哈应土语黎锦上的蛙纹变异最大,一般只保留着蛙的部分外形和抱对的特征。见图9。图9 哈应土语蛙纹

图7 抱怀土语大力神纹

图8 罗活土语蛙纹

以上几幅蛙纹,虽然都采集自黎族哈方言,但在形象上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蛙纹在不同氏族当中是有不同表现形式的。

3.蛙纹是被织或绣在黎锦上,蛙纹的精美程度往往是评价一位黎族妇女能力、身份、地位的标尺。因此,黎锦蛙纹不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而且具有某种仪式化的特征。

(1)生育习俗

黎族妇女习惯于用黎锦来抱小孩,并用黎锦和竹条或别的材料编的筐作为新生儿的摇篮。据笔者在东方市大田抱板村的调查,新生儿出生后必须用织绣有精美蛙纹图案的黎锦抱着,直到孩子四五个月后,大人将黎锦单肩斜挎,把小孩放在黎锦里面背着,这样在炎热的高温下,大人不会将体温传给孩子,也不会将汗珠滴到孩子身上,而且大人可以背着孩子干些简单的家务活。

另外,小孩睡觉时也常放在黎锦里面,一般是在屋檐下或田间地头找一个能挂钩子的地方,用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房檐或树枝上,下面拴一个钩子,把黎锦挂在钩子上,这样就可以边摇边让小孩入睡。在农忙季节,一般是将小孩带到田间地头,将钩子拴在一根树枝上,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小孩放在阴凉的地方睡觉,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孩子遭受动物侵袭的危险。

另外,婴儿所使用的黎锦为外婆所送,一般在孕妇生育前,母亲要送给女儿一两条织绣有精美蛙纹图案的黎锦抱孩子或者当摇篮使用,所送的黎锦可新可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旧的黎锦因为经过多次洗涤后比较柔软,而新织的黎锦一般比较僵硬,抱小孩或当摇篮时孩子睡在里面不舒服,因而,母亲一般多送自己穿旧的黎锦给女儿。

(2)成人习俗

女孩子到十一二岁(有的地方甚至更早,如笔者在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看到五六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使用简单的纺织工具学习纺织技术),父母一般会举行一个仪式,祈祷祖先们保佑女孩子织出精美漂亮的蛙纹图案的黎锦。

黎锦是黎族妇女纺织能力的具体体现。据有的老人讲,纺织时间的长短、蛙纹图案的复杂程度曾是选择媳妇的主要标准之一。

另外,有的村还有送三条裙子给新娘的习俗,其内涵是为了向新娘村里妇女显示婆婆的技艺。为了将来当婆婆时不被媳妇村里人瞧不起,妇女们从刚开始学习纺织时就会非常认真。

(3)婚姻习俗

黎族新娘结婚时必须穿织绣有传统蛙纹图案的黎锦,一般在婚前,母亲或女孩本人会准备好结婚时穿的黎锦。与别的支系不同的是,在美孚支系,女方家索要的聘礼之一就是黎锦,供女孩结婚时使用。结婚当日,女孩必须身穿精美的蛙纹纹样黎锦拜祖和向男方家的长辈们行拜礼,这样女孩才会得到男方家的祖先们的认可。

参加婚礼的伴娘及其余女孩也都会穿上蛙纹图案精美的黎锦,一方面黎锦上面精美的蛙纹图案显示了纺织者的技艺高低,另一方面,新郎村里的男孩们也会根据黎锦蛙纹的精美程度来选择新娘村里的女孩作为自己的女朋友。

(4)丧葬习俗

黎族妇女丧葬习俗之一是,已逝黎族妇女装殓时必须身穿织绣有精美蛙纹图案的黎锦。一般老人在去世前就已准备好几套衣服,供去世前穿上。和年轻女孩所穿的黎锦不同,这些黎锦颜色为深色,且上面必须织绣有传统蛙纹纹样的黎锦,她们认为这样死后祖先们才会认出自己。

另外,死者家里的晚辈们也必须在死者去世这几天身穿黎锦参加丧葬等一系列活动。在东方市东河镇东河村的一些黎族村寨,如果家里有人去世,家里的妇女必须将黎锦反过来穿3年,就是将黎锦的里面穿在外面,这样其他人一看见该妇女将黎锦反过来穿,就知道这家人近3年内有人去世。

综上所述,黎锦蛙纹所体现出的蛙崇拜不仅是黎族人民生殖崇拜的具体表现,也是解读黎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纽带,它是体现黎族人民精神情感和历史传统的关键符号,理应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1]黄晶.黎锦工艺技惊世遗[N].海南日报,2009-10-19(B2).

[2]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9.

[3]宋兆麟.民间性巫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60.

[4]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327.

[5]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1.

[6]符和积.海南文史资料:第7辑[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191.

A Study on the Reproduction Worship Complex of the Frog Patterns in Li Brocade

SUN Hai-lan,JIAO Yong-qi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Li brocade is Li people’s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Li brocade patterns are important symbolic language,which record Li social history.Among abundant and colorful Li brocade patterns,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s are the frog patterns.The frog patterns are totem worship manifestations of Li ancient custom of frog worship,which reflects the frog’s great seminal power,and on the other hand reflects obvious ritual feature,so it is typical reproduction worship.

Li brocade;frog patterns;reproduction worship;seminal power;rite

K 892.23

A

1004-1710(2010)02-0006-05

2009-09-28

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Hjsk2009-10)

孙海兰(1977-),女,江苏泰州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责任编辑:张文光]

猜你喜欢

黎锦黎族菱形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胡茜萍、李莉、唐雨军、黎锦作品
黎锦传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海南“黎锦经纬”十年记
黎锦
菱形数独2则
菱形数独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