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再思考

2010-12-21程水栋,胡水华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化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

程水栋,胡水华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命题。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我们党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人民大众头脑,并成为人民大众指导实践和开创未来的理论武器,这就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具备理论前提和实现条件,抓住重点,找到有效路径,苗准切入口,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051-0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纳入人民大众的思想意识和态度体系,并通过融化与化合,成为人民大众意识形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成为人民大众指导实践和开创未来的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和实现条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传统习惯和心理特点相契合,让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42年,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运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1]408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成为人民大众“化”的对象,才有可能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第一,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反应时代课题,回答时代重大问题,人民大众才能喜闻乐见。“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2]681。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其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恩格斯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248人民大众所需要的是“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4]332。第二,马克思主义要为人民群众需要服务。马克思主义,只有立足于中国国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让人民大众得到实惠,才能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11“‘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103。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7]1515第三,马克思主义要以民族形式出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民族形式出现,符合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传统习惯和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60年前的欧洲,其时空境遇、思维习惯、文化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都具有欧洲特点和风格。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和行为表达习惯相结合,使其理论形态、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即是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8]534。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明确要求我们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成为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关键在于:其一,它始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时候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和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发、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二,它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9]10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发展的认识又提高到新的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10]15。

其三,它始终树立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权利、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旨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追求,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诉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四,它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当代中国马克国主义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选择

1.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支柱路径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理想与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当前对人民大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着重从下以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1]110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文化的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度甚嚣尘上,一部分人,甚至包括个别党员、干部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二是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教育。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然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但是,目前仍然有一部人对社会主义没有信心,对社会主义还有所谓的“说不清”和“道不明”之疑。所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务之急。三是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教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进步。尽管党内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曾引起一些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动摇,但瑕不掩瑜,更何况我们党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应对各种危机、抵御各种风险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可是,在人民大眾当中,仍有不少人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因此,加强人民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教育,提高人民对党的信任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2.理论学习与修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

理论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旗帜。一个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一个缺乏理论修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浅薄的民族。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2]285。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是来自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并不一定都玄奥晦涩。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出现,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这就反过来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根据2008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五次国民读书调查情况表明,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传统图书阅读率呈持续走低态势,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降低了14%。不读书的原因,49.4%人归结为“没有时间”,42.8%的人说“没有习惯”[13]。恩格斯指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14]635。“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对职位、牟利,对上司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相反,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12]258。列宁针对当时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内人们对理论兴趣减弱、对理论发展表现出冷淡和无能的状况大声疾呼:决不能贬低理论的意义,决不能丧失对理论的兴趣。他强调,在人们对理论冷漠的情况下,加强理论修养显得更为重要。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5]311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在“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感召下,“学习”正在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时尚和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都得到的普遍提高,也具备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坚持读书学习,注重理论修养,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入口链接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链接路径。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动力、提高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时代标尺,引领风尚,把“八荣”作为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用“八耻”作为一面鉴镜,经常对照、检视和反省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屋建瓴,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让人民群众倍感亲切,自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绿色通道”。

4.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方法路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吃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楚中国的具体实际,把握其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要特别强调两点:其一,有一种错误倾向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是干部、党员和理论工作者,与其他同志并无关系。这显然是一种片面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既是干部、党员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方法,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工作的方法。人民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这一方法。毛泽东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書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16]818-819其二,理论联系实际,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过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创造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显著特征。毛泽东指出: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16]820。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黄冲.中国户均消费图书1.75本传统书阅读率持续走低[N].中国青年报,2009-04-02.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大众化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