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照顾模式在社区服务体系中的嵌入

2010-12-21马贵侠,周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马贵侠,周 军

摘要:源于英美的社区照顾模式由于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群体在社区享受较为专业化和全面的照顾这一特点,成为目前中国探索建立持续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社区服务系统一条可行性的实践路径。立足于“社区照顾”的概念和实践策略,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社区照顾”策略的实践,并提出了培训专职社区工作者,引入专业化社区服务工作机构,继续完善社区志愿者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照顾;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091-03

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 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 600万。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中国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照顾问题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老年人照料问题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开始反思以前那种大型院舍式照顾的问题,并开始支持一种“属地养老”的原则,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障碍或患病的老人,住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照料,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自己社区的、类似“老人之家”的机构中接受照料。在英国等国家,这种照料模式被称为“社区照顾”。近年来,老年人“社区照顾”作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和策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等许多国家的关注和大力提倡。

一、社区照顾的概念

在西方语汇中,“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腾尼斯提出的。社会工作领域从实践层面对社区做了一定较为普适性的界定:社区是指有一群人长期在一起生活,为了他们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他们需要频繁的社会交往互动,渐渐形成了自然的情感维系和心理认同,成为一个人群共同体。从理论上说,社区包括地域性社区和功能性社区。中国所指的社区首先强调其地域性色彩,这是基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照顾”基本上可以从四个不同层面来进行界定:1)行动照顾,如饮食起居的照顾、家庭保洁、代为购物等;2)物质支援,提供生活必需品;3)心理支持,如问候、安慰、情绪辅导等;4)整体关怀,如关心其生活环境、发动社区资源以提供支援等。社区照顾是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的家庭环境下得到照顾,过着正常的生活,加强在社区内的生活能力,达到与社区的融合,并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社区[2]。

在照顾的提供上,西方国家往往使用二分法:即“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正规照顾通常指由政府承担及提供的照顾性服务,而这些正规服务则多由政府人员及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执行照顾。但是,随着民间组织和志愿团体的发展,正规照顾这个慨念往往也包括了由这些正规的非政府组织和团体所提供的照顾。而非正规照顾则是指由家人、亲友或邻舍,通常基于感情和人伦上的因素及动力而提供的无偿照顾。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的区分,虽然从理论上可带来分析上的清晰,并帮助我们了解社会上存在的不同资源,但这并不表示在现实生活中,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是两个毫不相关或互不干涉的范畴,二者往往有许多重叠的地方,而且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二、社区照顾工作策略及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

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就是一项推动社区行政、社区服务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关键性举措与前提性政策。首先,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定位于构建社区行政与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平台,提出了“三大模块、四个不低于、十个有”等建设目标。其次,标准化示范社区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了社区办公服务硬件条件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建设社区行政、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平台奠定了物质基础。再次,标准化示范社区通过“四个不低于”提出了加强社区组织与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設的主要目标,为社区行政、社区服务专业化与规范化平台建设明确了工作重点。由此看来,在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中,社区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体现了专业化社区照顾模式的工作策略与方法,为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施路径。从实践途径的角度,社区照顾可以分为“在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和“对社区照顾”[3]。

1.社区依托自身资源设立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小型机构。“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并向其提供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脆弱人士,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单位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将照顾者放回社区内进行照顾,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庐阳区光明街道大西门社区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或全托养老服务机构。街道设有光明老年公寓,社区与社家老年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小型机构养老服务。义仓社区依托辖区资源松鹤苑老年公寓,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不愿单独生活的老人,帮助申请进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蜀山区汇林阁社区先后投资数万元,改造了社区托老室,分为生活区和娱乐区两大部分,选聘身体健康、热心养老事业的同志担任护理员,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免费提供午餐,让老人在这里吃的健康、玩的舒心。同时,社区托老室还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社区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了家庭、邻里、志愿者、社区的多元化服务体系。“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庐阳区光明街道大西门社区利用社区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志愿者和楼栋长的作用,成立了社区110服务队伍,这支队伍主要为老百姓提供社会事务服务、协助文明创建宣传、对社区空巢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以及开展对社区治安的巡逻,特别是开展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工作者结合两扫和走亲入户访万家活动,给社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开展知识讲座。在“由社区照顾”网络体系的建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是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这类服务较多是以地域社区为基础,在同一社区内动员亲人、邻居、居民组织或志愿者等去关怀区内有需要的人士,藉此建立一个支援系统。

大西门社区社区志愿者经常到老年人家中开展义务服务,逢年过节还为老人们送去精彩的文艺演出和慰问品,有许多老人和志愿者们结成了“忘年交”。对空巢老人进行特别“守望”。对独居、困难的空巢老人,社区成立了社居委主任为组长、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为成员的“守望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制度。社区设专人负责空巢老人定期走访探视,了解老人生活及心理状况,为老人排忧解难,做到“走访有记录、记录成体系”。义仓社区则针对社区9位80岁以上“空巢老人”开展特别服务,由社区聘请下岗失业人员担任专职巡视员,每天上门为他们义务服务。

义仓社区与辖区单位宿州路幼儿园共建了“金宝贝亲子书屋”。每周一、周五下午免费对社区的家长和孩子开放,让他们共同阅读搭建起一座亲子交流的平台。包河区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利用社区志愿者资源建立了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泽田心灵驿站,开设暑期义务辅导班。

二是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是指建立服务对象本身的互助小组,使他们能够以助人自助的方式互相支持。新站万绿园社区实施“居民之家”社区服务模式:老年大学、市民学校、健身俱乐部、社区艺术团、日间照料、四点半课堂、图书室、棋牌室、宝贝寄放处等服务平台均由社区居民自身担任老师、教练、保姆的多重角色,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助和互助。

三是社区紧急支援网络。是帮助个人及家庭预防突发事故或危机而建立的支持网络。如滨湖品阁是滨湖明珠社区的一个居民小区,爱心品阁是滨湖明珠社区贮存爱心的一个空间。社区工作者组织了驻区单位、居民为残疾人及其他生活突然陷入困境的家庭开展捐款活动,满足社区“突发致贫型”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3.初步建立起社区服务的辅助性专业机构,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提供支持性网络系统。“为社区照顾”,英国学者沃克在对社区照顾进行系统划分时,提出除了“在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外,还应包括“为社区照顾”,认为要成功地进行社区照顾,单靠社区及家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不致于使这些照顾者被“耗尽”,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才能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这些社区服务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

大西门社区建立了老年学校,为老人们提供乐器、演唱、舞蹈等文艺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家政、家庭看护、维护维修等服务,满足社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方便老人生活。曙光社区在祖居老人享受退休生活补贴、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又重点打造了惠及辖区所有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中心为老年朋友提供包括公寓服务、日间照料、全托养老、文体康乐及以临终丧事为主的“生命关怀”服务等一系列完善的老年服务。

三、运用专业化社区照顾策略,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的构想

1.将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入社区,同时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今后,应出台政策,扶持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建立,借签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工作模式,以机构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对社区现有专职工作队伍,考虑到其平均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均比以往有很大提升,可以利用我市高校社工专业教师队伍对其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专职社区工作者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的资格,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2.扶持社区服务的专业化组织,构建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如果要进行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要构建扎实有效的社区行政、社区服务专业化与规范化平台,就必须建立专业化的社区社会服务组织,同时推动其专职社会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由社区工作者监管并支持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开展社会服务。同时,能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的社区组织还远不止纯公益的社区社会组织(非赢利组织),还包括提供类似服务的商业赢利性机构,此外还有一些身份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与商业机构(前者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者如小区物业公司等)。我们这里所说提供社区服务的专业组织,主要是指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社区教育、社区康复、社区矫正等非赢利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也可以将那些主要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小区物业公司(老旧小区物业公司)包括在内。

就合肥市社区建设现状来说,选取1~2个典型突出之居民服务需求,每个领域重点培育几个专业化社区社会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会大幅度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水平。以居家养老为例,每个街道成立一个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因地制宜为社区居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养老机构为载体在社区开展以生活照料为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一是以医疗机构为载体在社区开展以长期照顾为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一是以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在社区开展以深度综合服务为中心(由职业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访视深度了解老人的需求动态,通过下设的社区日间照顾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老人提供直接服务,同时积极衔接整合其他社会与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区物业公司、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服务。按照每个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20万元的购买服务额度,合肥市全部覆盖每年总计需要约1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如能充分利用福彩、慈善基金与社会捐助收入,财政负担将更小,完全可实现专业化可持续运作。如经济实力允许,可适当扩展至其他服务领域。

3.整合社区资源,搭建服务平台,逐步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在政府尽可能加大对社区的投资力度的基础上,以共驻共建为纽带,将社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过去“单位办”的服务设施,采取联办、有偿或无偿等形式,纳入社区统一协调使用,发挥其潜在效益,适时向居民开放,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进一步做好社区养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事业的长效机制,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并结合社区其它工作,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社区养老中心,逐步探索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区域特色的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二是继续推进“空巢老人”的服務工作,实现服务的人性化、科技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果和水平。三是利用社区宣传栏、社区报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爱护社区环境的意识,可以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大扫除活动,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

4.推动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发展。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对志愿者的贡献,应当给予适当的嘉许或奖励,嘉许方式可以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进行。如获得荣誉称号、受到某一级表彰,舆论宣传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由于人的需求是多变的,同时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激励方式也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应当不断创新。二是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来。三是可以尝试将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与培训委托给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由其负责社区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等工作。既减轻了社居委的负担,又有利于持续性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办.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

tp://www.gov.cn/jrzg/2010-07/13/content_1652935.htm.

[2]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学泰.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理论与实践[EB/OL].http://www.szmz.sz.gov.cn/guan/uploadFiles/20070927022.doc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智能化构成要素及其演进方向研究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陕西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机制构建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一农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NGO参与震后灾区社会资本重建的路径研究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面向社区的实名制社交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建立社区文化品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