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细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毒力测定

2010-11-27雷玉明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张掖734000西部资源与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734000河西绿洲农业研究所甘肃张掖7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链霉素氏菌亚种

雷玉明 (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 张掖 734000;西部资源与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张掖 734000;河西绿洲农业研究所,甘肃 张掖 734000)

张建朝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 张掖 734000)

邢会琴 (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 张掖 734000)

费永祥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几种杀细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毒力测定

雷玉明
(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 张掖 734000;西部资源与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张掖 734000;河西绿洲农业研究所,甘肃 张掖 734000)

张建朝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 张掖 734000)

邢会琴
(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 张掖 734000)

费永祥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 张掖 734000)

采用室内抑菌圈法测定了6种杀细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sp.atroseptica)的毒力,筛选出2种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90%链霉素·土可溶性粉剂,抑菌效果显著,EC50分别为0.092 1 mg·mL-1和0.097 2 mg·mL-1。

杀细菌剂;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菌圈法;毒力测定

马铃薯黑胫病(Erwiniacarotovorasusp.atroseptica(Vanhall) Dye)又名黑脚病,是一种由种薯传播的细菌病害。据国外资料报道,产量损失率为 3%~68%,平均15%[1]。国内凡有马铃薯种植的地方黑胫病均有发生,东北、西北、华北发生较为严重[2~4]。近几年来,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面积已达66.67万hm2,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品种引进,该病害危害越来越重,在田间常引起烂种和死芽死苗,导致缺苗断垄,发病率高达15%~27.5%[5]。防治此病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芽栽和整薯播种,而芽栽和整薯播种不适于大面积栽培,目前仍然是以切块播种为主,防治的主要方法就是药剂切块种薯处理。而目前农药市场上防治细菌病害的杀细菌剂较多,生产上选择时常常是随意性大,不知何种药剂效果显著。为此,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杀细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有效药剂,以为种薯处理或包衣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NA)从马铃薯黑胫病块茎及病苗根部等组织分离,经致病性及NT培养基纯化培养获得菌株,由河西学院农学系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

1.2 供试药剂

64%氢氧化铜·锌(Copper hydroxide·ziram,商品名:细治,陕西省蒲城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steptomycim sulfate,华北制药集团生产);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Kasugamycin,延边春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cuprichydroxide,商品名:可杀得2000,美国固信公司(Griffin Corporation)开发生产);20%噻菌铜悬浮剂(Thiodiazole-copper,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90%链霉素·土可溶性粉剂(streptomycim+oxyteracykine,商品名:新植霉素,河北省石家庄曙光制药厂生产)。

1.3 药剂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制试验

(1) 菌悬液的配制及含菌培养基制备 将供试菌株在NT平板培养基表面活化,然后接种于NT斜面培养基表面上培养40 h后,在试管中加入5 mL无菌水,用无菌接种环刮下菌苔,制成菌悬液。在无菌培养皿(Ø90 mm)中加入菌液1 mL,倾入融化的NA培养基 (液温40~50 ℃)10 mL,并充分摇均,冷却凝固后备用[6]。

(2) 药剂配制及稀释 将供试5种原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稀释。先用无菌水配制1 mg/mL的母液,依次向低浓度稀释获得0.8、0.4、0.2、0.1 mg/mL的系列梯度药液[6]。

(3) 抑菌圈测定 用已灭菌的打孔器打取滤纸,分别投入配制的供试药剂稀释液中吸附15 s,取出使其靠在烧杯壁上淌落多余的药液后移入凝固的培养基表面,然后将已浸药液的滤纸片接到带菌的NT平板上,以无菌水浸过的滤纸为空白对照(CK)。每一培养皿放3片吸附同一浓度药液的纸碟,每药剂浓度重复3次,培养皿移入27 ℃恒温下培养72 h,采用十字交叉测法测量抑菌圈直径(mm)。根据公式计算菌落生长抑制率(%)=[(处理组抑制圈直径-对照组抑制圈直径)/处理组抑制圈直径]×100[6]。

1.4 药剂毒力测定

将1.3中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选出,按1.3中测定方法,进一步进行药剂的毒力测定。根据浓度梯度下菌落生长抑制率的值,将菌落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抑制机率值 (y),药剂浓度对数(x),按浓度对数与机率值回归法求得不同杀菌剂对应菌株的剂量的回归方程y=a+bx,并由回归方程计算各药剂对相应抑制中浓度EC50值及相关系数r值[7、8]。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细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菌测定

供试的6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从表1可见,0.8~1.0 mg/mL的农用硫酸链霉素、1.0 mg/mL的链霉素·土对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制率达100%,0.2~0.4 mg/mL的农用硫酸链霉素、 0.2~0.8 mg/mL的链霉素·土的抑制率分别为84.7%~95.8%、81.9%~95.8%,效果较为明显。氢氧化铜·锌、氢氧化铜、春雷霉素、噻菌铜等4种药剂在浓度为1.0 mg/mL时对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制率分别达94.4%、91.7%、90.3%、91.7%,效果较好,但在其它浓度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因此,从抑菌圈大小与浓度综合分析,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浓度在0.2~1.0 mg/mL之间随浓度增加抑菌圈增大,抑菌效果明显。氢氧化铜·锌、氢氧化铜、春雷霉素、噻菌铜等4种药剂在浓度高于1.0 mg/mL时才有明显抑菌圈。

表1 供试药剂不同浓度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抑菌测定Table 1 The inhibitiv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esticides to Erwinia carotovora susp. atroseptica

2.2 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毒力测定

对抑菌测定试验筛选出的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进行了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毒力测定。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相关系数较高,均大于0.99,抑制百分率的机率值与浓度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用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的毒力回归方程在供试浓度范围内进行田间药剂试验。毒力检验,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对该菌有较强抑菌效果,EC50为0.092 1、0.097 2,毒力较强。

表2 农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土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毒力测定Table 2 Toxicity determination of steptomycim sulfate and streptomycim+oxyteracykine to Erwinia carotovora susp. atroseptica

3 结论

经对目前市场销售的几种杀细菌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的抑菌测定表明,对该菌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是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90%链霉素·土可溶性粉剂,其它铜制剂对该菌没有明显抑菌作用。目前在马铃薯黑胫病防治中,马铃薯生产企业和农户多使用商品名为细治、可杀得2000、细菌角斑绝等铜制剂的杀细菌剂[9,10],防效甚微。因此,在生产上应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90%链霉素·土可溶性粉剂,对种薯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浸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致谢:河西学院2005届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羊世林、雷志栋参加部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1]杨 松,胡林双,吕文河,等. 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J]. 中国马铃薯,2009,23(1):1~5.

[2]牛志敏.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马铃薯,2002,12(2):25~29.

[3]高 虹,方晓宇,郐作真,等.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4,(3):10~19.

[4]唐立华,黄 华,季敬山,等.马铃薯常见细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 现代化农业,2007,(5):19~30.

[5]雷玉明,张建文,费永祥,等.河西灌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R].张掖:河西学院,张掖市植保植检站,2008.

[6]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4.

[7]游文莉,许文耀.杀细菌剂毒力测定方法的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23(2):62~69.

[8]袁志发,卢恩双,郭满才,等.毒力测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6):32~37.

[9]赵多长,鲁爱军. 天水市马铃薯环腐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8,(4):60~61.

[10]王 华. 陇中地区马铃薯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08,(7):57~58.

2010-01-12

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09B-02);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

雷玉明(1964-),男,甘肃金塔人,农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研究及教学.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3.002

S435.32

A

1673-1409(2010)03-S003-03

猜你喜欢

链霉素氏菌亚种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的快速区分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与探讨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半滑舌鳎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