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者驱动低碳农业发展——食品配销与消费策略之探讨

2010-11-02李皇照

台湾农业探索 2010年4期
关键词:足迹生命周期食物

李皇照

(清云科技大学营销与流通管理系,台湾 桃园 32097)

气候变迁是21世纪广受世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产品碳足迹观念在全球逐渐流行,随着全球暖化,世界各国无不相继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并以碳标签呈现,希望提升人类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各产业厂商生产低碳产品。农产品生产仰赖自然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由于农产品加工制造、运销、配送,以及消费与处置等生命周期全程活动皆须使用能源,每一阶段的作业活动也都会有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农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体系一个不可忽略的产业。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BSI)公布《PAS2050规范》[1],提供进行产品与服务的碳足迹(carbonfootprint)评估之统一标准,计算产品与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配销、使用及废弃处理,各阶段温室气体(GHG)排放量。本文旨在应用碳足迹计算法的生命周期阶段流程概念,探讨运用消费者力量驱动低碳农业发展策略,并将焦点集中于食品配销、消费与处置阶段之策略内容。

1 农产品碳足迹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法

“碳足迹”是描述某种特定活动或实体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提供各组织和个体评价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一种量测方式。以往大家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大多数都将焦点集中于组织内各种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大众关心的重点,则已转移到产品生命周期全阶段之整个供应链体系相关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

《PAS2050规范》提供产品碳足迹计算的一套具体与实用的方法,该套规范由碳基金和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 (Defra)联合发起,是为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而编制的一套公众可获取的规范。产品碳足迹意指某种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全程阶段的各种GHG排放,换言之,从原材料一直到生产 (或提供服务)、配销、使用和处置/再生利用等所有阶段的GHG排放,包括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和氮氧化物(N2O)等温室气体,以及氢氟碳化物 (HFC)和全氟化碳 (PFC)等其它类气体。《PAS2050规范》可提供:(1)对产品生命周期内的GHG排放进行内部评估;(2)在产品GHG排放产生的影响基础下,进行可替代产品配置、经营管理和资源选择决策之分析探讨;(3)作为测量和公告减排量的一项基准;(4)藉助一套通用的、公认的和标准化的方法,提供比较各产品GHS排放之基础。

产品碳足迹的计算程序主要包括5个步骤,依序是:(1)编制产品生命周期流程图,亦即从原材料取用到最终产品处置之全程各阶段活动;(2)确定边界之检查及优先序,系统边界定义产品碳足迹计算范围,即哪些生命周期阶段、输入和输出宜纳入评估;(3)收集资料;(4)计算碳足迹;(5)检查不确定性。《PAS2050规范》描述的方法可应用于B2C(商业到消费者)与B2B(商业到商业)之任何一类产品生命周期内的GHG排放。B2C产品碳足迹计算的典型流程图步骤包括:从原材料取用,经过生产制造、配销和零售,到消费者使用,以及最终处置和/或再生利用,如图1所示。B2B产品是指销售的客户是另一个生产商户,而该商户将该产品作为其自身生产活动的投入因素,因此B2B产品的碳足迹计算,仅局限于该产品被提供给另一个生产制造商的节点上,其生命周期阶段只包括:从原材料经过生产,直到产品到达另一个新组织,包括配销和运输到客户所在地,如图2所示。

依产品碳足迹计算之生命周期法概念,农产品碳足迹与生命周期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可概略如图3所示[2]。《PAS2050规范》使用指南以牛角面包为例,演示碳足迹计算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小麦生产和运输;面粉生产、运输与废弃物处理;牛角面包生产(烘培和包装)与运输;配销与零售;消费者使用(储存、加热);处置等相关活动,如图4所示。

图1 从商业到消费者的商品步骤过程图

图2 从商业到商业的商品步骤过程图

图3 农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与其对环境影响和风险

图4 牛角面包生命周期全程阶段碳足迹相关活动

依据各阶段的材料投入、能源使用,产出和共生产品,与废弃物,再纳入运输相关活动,计算GHG排放类型与数量,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生产 1吨牛角面包碳足迹 CO2e约为1200kg,包括:小麦种植与运输459kg,面粉生产与运输107.4kg,牛角面包生产372kg,配销与零售55.5kg,消费者使用41kg,以及废弃物处置165.4kg,详细计算方法请参阅《PAS2050规范》使用指南。牛角面包产品生命周期阶段CO2 e的组成结构如图5所示。

2 推动低碳农业之食品配销与消费策略

图5 牛角面包产品每吨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组成

由前述牛角面包碳足迹计算的演示例子,可看出产品生命周期的配销/零售、消费与处置阶段之碳排放量约占22%。一般而言,不同类别农产品在其生命周期阶段的CO2e排放量,依其生产区域、季节、产品型式、销售的地域和时间等因素而有差异。消费者可由其食品选择决策的调整,形成市场驱动力量,来改变农产品产销结构,对环境生态作出具体贡献,藉由食品消费变革,促使农业朝向低碳产业的道路前进。例如:英国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产销体系对环境生态永续发展的影响,食品购买朝向有机农产品、当地生产和季节性食物等食品消费行为转变。这种新兴的消费趋势正逐渐扩大其效应,食品连锁零售商为回应消费者关心食品消费与生态环境议题,因而投资大量资金于食品的碳标示,当地的新鲜食品,原产地标签,以及减少或消除不合宜的包装材料与方式[3]。本小节试图从食品配销和消费/处置阶段,探讨发展低碳农业的配销与消费/处置策略。

2.1 食品配销策略

配销活动系指包括促使食品实体移动与提高附加价值而采取的所有活动,其范畴包含由农场到加工厂,由加工厂到批发/零售的阶段。技术的进步协助改善物流和运输效率,提升包装材料和作业效能,以及有效率的贮藏,不仅食品加工业和零售业皆能蒙受其利,亦可减缓食品配销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农企业和食品供应链业者持续研发与运用科技,改进物流效能,采取环境友善的物流方法,已获致显着绩效。

在食物配销制度的变革方面,一种称为小区主导 (Community-led)的配销策略,近年来被提出,希望能有助减缓食品产销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这种计划概念主张的重点强调“在地化”(localization),亦即减少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食物旅程距离,所称的“旅程距离”可直接以空间形式的“公里”来衡量;也可以用产品形态的食品加值形式数目来看,如:减少加工、包装、贮藏。

2.1.1 在地化 食物在地化的目标是藉由生产地邻近消费区域,来缩短供应链距离,以减少食物运送、加工、包装和贮藏等相关活动的能源使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推展食物在地化运动主要是考虑在地食物供应的弹性化,特别是要应付气候变迁和能源价格高涨的双重挑战时期而准备。一般而言,在地食物生产会有环境优势,但仍取决于食物类型、食物是如何生产、加工、包装与贮藏。例如:英国消费者如果选择购买纽西兰采用崁入式低耗能生产的羊肉,会比选购英国在地生产的羊肉,对环境有较低程度的影响[4-5]。惟考虑食物运送里程(Transport-FoodMiles)时须注意,如果消费者上街购物使用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超过生产地和配销阶段的运输排放量,以及如果要购买某些在地的食物,需要额外的汽车旅程,那么可能会得不偿失。

气候变迁、碳排放交易价格和石油供应的制约等因素,将对长程食物供应链带来新挑战,确保在地化生产基本食物的可供应性,在日益高涨的能源价格与重视生态环境的潮流趋势下,将可提升粮食安全供应的调适力与弹性。此外,在地化生产食物也对当地居民健康和地域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效益。

2.1.2 农夫市集和小区支持农业 农夫市集(Farmers'markets)[6]和小区支持农业 (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CSA)[7-8]计划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重新建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连结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运销渠道,以提高生产者销售农产品的分得份额;以及增加消费者获得新鲜和多样化农产品的管道。农夫市集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澳洲[9]等,已推动多年,且逐渐普遍和受到消费者欢迎,这种在地化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方式,对环境的利益包括:减少废弃物和包装,因为产品和包装形式无须符合超级市场统一标准的严格规范;减少食物的旅程距离;提供机会接触更多可持续生产的食物。然而,如果农夫市场的设置不普遍,农民可能须运送其在地生产的产品到更远距离的农夫市场,由于其生产数量不多,可能发生增加其运输排放量的情形。

为改善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着,食物、土地与其生产者和消费者间没有任何联结关系的疏离现象,一种充满前景改变现状的作法就是“小区支持型农业”。小区支持性农业的本质是一群人与一块土地或一片区域土地间的相互承诺。农地喂养人们,而人们支持农地作为回报,并共同承担内在的风险与享有潜在的产品报酬。

小区支持型农业的完美映象是:一个顺利运作的有机或自然动力农场,将其产品分给与农夫共享风险与利益的支持者。耕种的农夫因为能确保产品销路与收入,可以专心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并细心地担任土地守护员;而参与的会员只需费很少心力就得以吃到最新鲜、美味、与营养的食物。藉由随季节性变化的食物提供,这些会员与其家人能学习到有关食物生产知识,并能与特定的土地做更深的有效联结。他们尊崇农事者的农作技术与投入心力,并以友谊、财力支持和协助农事来表达对农民的感恩。会员与农民结合成一个关键、有活力的小区,这个小区庆贺着社会丰富性与生物多样性,并让食物正义与粮食安全成为真实。在地、区域与国际性小区支持型农业网络及其它永续食品企业,整年供应会员环境友善生产的食物与公平贸易食品。

美国、日本及其它国家小区支持型农场的会员表示农地联结、无农药残留食物以及在教育中让孩童了解关于食物如何生长之重要性。许多人反应当他们的小孩亲身到农田帮忙采收蔬菜后,小孩们吃更多的蔬菜。有孩子的会员占小区支持型农场的大多数,许多父母表示他们是为了小孩而加入的[7]。

2.1.3 都市农业 (UrbanAgriculture)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目前居住在都市,许多人愈来愈重视生产食物应该接近这些住在城市的消费者的利益。根据Pearce估计都市地区生产的食物约占全世界食物生产的15%[10]。事实上,如果有其必要,大量的食物生产是可在都市区域,由其居民生产的。例如,为了响应石油短缺,古巴都市地区生产60%他们所需的蔬菜[11];美国胜利公园 (USVictoryGardens)在二次大战期间生产全国食物供给的40%;澳洲在都市食物供应方面也有很长的历史,数据也显示有越来愈多数的都市家庭生产水果和蔬菜。伦敦建筑中心 (TheBuildingCentre),在2009年举办一个展览,如图6所示,这个展览的目标在试图为粮食危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希望把城市的角色由消费者转换为生产者,提供城市中住家、工业区一些生产农产品的操作方法。

都市农业可以减少石油价格变动带来的伤害,减少食物里程和温室气体排放,也可再利用不同的农业投入因素如:雨水、污水和食物的废弃物,以及减少土地在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质燃料间的冲突,有效降低环境冲击,并能增强都市食物供应的弹性。消费者实际开车前往零售点购买食物,可能是食物碳足迹中最重要的运输组成要素,对某些食物更可能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都市居民如能在住家可利用的土地或空间,或在都市邻近的区域生产食物,可能有助于减少食物产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国际上许多研究者一直都在努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传统农法和创新的技术发展,达成增加都市食物生产之目标。

2.2 食品消费与处置策略

图6 伦敦收获:都市农业之展览网页

消费者购买的食物品类、选择购买的食物生产方式 (有机、水耕或传统),与偏好的购物地点(农民市场、超市、宅配),以及关怀环境生态的产品标示重视程度等需求型态,都可以反映出消费者的偏好和价值观。消费需求的价值观改变是推动市场转变的重要驱动力量。现阶段有些消费需求的变化能产生的实质经济影响,也许相对于主流市场而言并不大,这种情形有可能是因为这群消费者的购买力规模不大,也有可能是食物生产者和食品营销公司,尚未查觉这些新的消费趋势变化,没有确认出新的利基区隔市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对环境议题关注程度会日深,这群消费者也会日益增多,汇集的影响力亦将不容忽视。本小节探讨的策略重点是消费者若能改变消费偏好与价值观,转变其食品购买选择行为,就能集结力量趋使农业生产和配销体系发生结构变化,协助发展低碳农业。

2.2.1 符合季节的食物消费 符合季节的食物消费可以简化配销体系之作业活动,而且更能彰显在地食物的可持续性优点。如果在地生产的食物符合季节自然天候条件,那么生产方式可能就没必要采用温室或其它温控设施;也可能较少进行加工、包装和贮藏等后勤作业活动。尽管生产条件在某些地区可能比其它区域更具永续性优势,但是食物生产若能配合季节性生产,则可消除诸多复杂性的生产支持投入。

2.2.2 可持续性的膳食选择 有些人正试图运用其个人食物品类选择的膳食型态改变,达成减少他们食品消费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健康考虑一直是消费者膳食习惯改变的最主要因素,但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久的未来也可能会深深影响消费者的膳食选择决策[12-13]。如果一些人因关心环境生态而调整他们的膳食选择,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危害他们的健康与营养水平,那么这种膳食选择调整的行为就有其重要的意涵。瑞典学者Carlsson-Kanyama指出:“功能和营养质量相似的食物产品,它们生命周期的能源投入可能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在提供家庭足够营养水平下,餐食和膳食选择决策会影响能源效率”[14]。Carlsson-Kanyama也发现:“尽管消费的餐食热能量相近,但温室气体排放却有2~9倍的差异;在瑞典一些肉类产品比其它国家更耗能源;某些蔬菜也是如此”[15]。

许多国际性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联合专家小组和粮农组织 (FAO)[16]和专家[17]提出建议:“更健康的膳食选择,包括低盐、低糖和低饱和脂肪;食用较多的水果、蔬菜和豆类;以及较高食物的比重是植物或原产于海洋的产品,将有利于环境”。Carlsson–Kanyama的研究也强调减少零食、甜食和饮料的消费,可同时达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助消费者个人健康的双重潜在好处[14]。Collins和Fairchild分析许多膳食改变对经济、环境和营养的影响,他们发现经由具等值营养水平的食物替代,可达成实质减少膳食的生态足迹,也能减轻消费者的膳食支出负担[18]。近年来,肉类 (尤其是反刍动物)和奶制品的消费,对环境的高度影响,正受到国际人士愈来愈多的仔细观察[19]。

2.2.3 减少食物浪费 美国农业部调查其国民浪费食物的习惯,1995年美国国民浪费掉4370万 t食物,占食物总量的27.6%,其中2/3是榖类食物、生鲜食物、牛奶和糖类。食物化为垃圾后会释出甲烷之类的温室气体,助长全球暖化。消费者如果能够在家庭里减少食物浪费,一方面可以节省家庭食物的财务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食物废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食物浪费的途径有许多,例如:改变饮食习惯,改善食物的贮藏和再使用技术,以及提供更多有关如何烹饪和使用熟化食物的信息。改善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则可由废弃食物的再利用/回收 (例如:堆肥)来着手,鼓励家庭利用食物废弃物和厨余制作堆肥是可行的途径,如此不仅可避免废弃食物对环境的不利伤害,亦可利用堆肥制成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改良土壤生机。

零售商和批发商要丢弃的仍宜食用食品,如能集结形成一种再分配机制,提供都市拾荒者或有需要的族群,则可食用的食品就有再分配与利用的机会。推展食物回收再利用,减少浪费,嘉惠弱势民众是一举多得的方式。为解决浪费食物的问题,帮助弱势民众,许多国家的大城市民间组织推动食物回收,设置“食物银行” (FoodBank)体系,例如:纽约的城市收获 (CityHarvest)组织与170家商店和机构合作,回收过剩但仍可食用的食物。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回收被浪费掉的食物确实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所需的经费与人力并不多,就算只回收5%,也可以让400万人饱餐1天。

对于不宜食用的多余食物,也有比丢弃更好的处理方式,如:加工制成牲畜饲料或者做成堆肥。美国麻州政府与超商业者合作;旧金山市政府则是鼓励餐饮业者与一般民众配合,回收多余食物来制造堆肥,业者与民众不但减少浪费,也节省一笔垃圾处理费用。

3 结 语

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暖化等气候变迁的影响与挑战日益严峻,异常天候出现的频率更见频繁,这些变化对农业产销的伤害严重性也渐增大,如果气候变迁的情势持续恶化发展,将不利于全球农产品足量与稳定的供应。因此,气候变迁的议题是人类刻不容缓须共同面对处理与解决的问题。为谋人类生存与地球永续发展,全力推展低碳经济产业是可行之道。

本文略述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农产品碳足迹概念,并以配销、消费与处置阶段为重点,探讨运用消费者力量驱动低碳农业的发展策略。有效推动低碳农业,不仅要从生产者端之供给面着手,在农业生产与加工制造阶段,适时有效的运用创新科技知识,改善生产、制造流程,采用低耗能、友善环境与具永续性的农业生产操作技能,以提升技术效率与效益;更要在消费者端努力,藉助消费偏好改变的力量,形塑永续性的低碳膳食消费价值风潮,驱动农产品产销结构质变,加速朝向低碳农业道路前进。

消费者低碳化的膳食消费与处置行为,是最直接且有效参与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方式。低碳膳食不仅有益消费者个人健康,亦有助地球生态环境永续发展。四项低碳膳食消费原则包括:少吃牛肉和干酪;少吃包装加工食品;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多吃当地季节生产供应的蔬菜和水果。消费者日常生活饮食消费选择行为,也许是对地球环境生态友善做出贡献,最最具体明确且简单的个人承诺。

台湾近年来在低碳农业之食品配销、消费与处置阶段,推动的相关措施包括:发展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建构农民市场与周期性市集;于都会区推展小区支持农业活动;积极推展低碳膳食教育;例如:周一蔬食日活动;鼓励家庭回收再利用废弃食物,制作有机肥料;民间团体组织于都会区,建构“食品银行”机制,进行可食用食物有效利用再分配活动。

[1]Carbon Trust,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British Standards.Guide to PAS 2050-How to asses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goods and services[S].London:BSi British Standards,2008.

[2]Larsen K,Ryan C,Abraham A.Sustainable and Secure Food Systems for Victoria:What do we know?What do we need to know?[R].Melbourne:Victorian Eco-Innovation Lab(VEIL),Australian Centre for Science,Innovation and Society,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08.

[3]Foster C,Green K,Bleda M,et al.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A Report to 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R/OL].(2006).http://www.defra.gov.uk/science/project_data/Document Library/EV02007/EV02007_4601_FRP.pdf.

[4]Cowell S J,Parkinson S.Localisation of UK Food Production:An Analysis Using Land Area and Energy as Indicators[J].Agriculture,Ecosy 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94(2):221-236.

[5]Van Hauwermeiren A,Hannelore C,Engelen G,et al.Energy Lifecycle Inputs in Food Systems:A Comparison of Local Versus Mainstream Cas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2007,9(1):31-51.

[6]Coster M,Kennon N.New Generation′Farmers′Markets in Rural Communities[R].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ublication,2005(5):109.

[7]Henderson E,Van En R.Sharing the Harvest:A Citizen′s Guide to Community Sup ported Agriculture[S],Vermont: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2007.

[8]Parker A.Feasibility of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in Australia[R],Bendigo,Vic: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1.

[9]ABS.Home Production of Selected Foodstuffs[R/OL].(1992-04).http://www.abs.gov.au/A USSTATS/abs@.nsf/DetailsPage/7110.0April%201992?OpenDocument.

[10]Pearce F.Ecopolis Now:Forget the Rural Idyll.Urban Living May Be the Best Way to Save the Planet[J].New Scientist,2006,190(2556):36-42.

[11]Institute of Science in Society.Organic Cuba without Fossil Fuels-The Urban Agricultural Miracle[R/OL].(2008).http://www.city farmer.info/organic-cuba-without-fossilfuels-the-urban-agricultural-miracle/#more-87.

[12]Gussow J,Clancy K.Dietary Guidelines for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1986,18(1):1-5.

[13]Lea E.Food,Health,the Environment and Consumers′Dietary Choices[J].Nutrition and Diettics,2005,62(1):21-25.

[14]Carlsson-Kanyama A,Pipping Ekstrom M,Shanahan H.Food and Life Cy cle Energy Inputs:Consequences of Diet and Ways to Increase Efficienc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4:293-307.

[15]Carlsson-Kanayma A.Climate Change and Dietary Choices:How Ca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from Food Consumption Be Reduced[J].Food Policy,1998,23(3-4):277-293.

[16]WHO/FAO.Diet,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Report of the Joint WHO/FAO Expert Consultation(No.916)[R/OL].(2003).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publications/trs916/summary/en/index.html.

[17]Duchin F.Sustainable Consumption of Food: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enarios About Changes in Diet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5,9(1-2):99-114.

[18]Collins A,Fairchild R.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at a Sub-Nationa Level:An Ecological Footprint,Nutritional and Economic Analysi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2007,9(1):5-30.

[19]Boron S.Building Resilience for an Unpredictable Future:How Organic Agriculture Can Help Farmers Adap t to Climate Change[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6.

猜你喜欢

足迹生命周期食物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成长足迹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足迹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春的足迹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