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三大问题及治理策略
——基于湖南163个乡村的调查

2010-09-23彭永群

关键词:体育场地指导员湖南

彭永群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11)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三大问题及治理策略
——基于湖南163个乡村的调查

彭永群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11)

湖南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体育场地设施落后、使用率不高、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与农村居民体育健身对体育场馆日益增长的需求构成当前乡镇社区体育的一对基本矛盾。因此,应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大力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因地因时制宜,开展特色项目,开放各类体育场地,培养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加大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福利待遇;加强农村体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农村体育;体育场地;体育指导员;治理策略;湖南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 in rural communities is contradicted with the need of rural citizens, which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poor quality of sporting fields and facilities, low utilization and the inadequate of sports instructors. To solve these thre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aise fund from multi channels to construct more sports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to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sports instructors and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rural sport culture; sports field; sports instructor; countermeasure; Hunan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体育是一定区域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体育行为方式、社会体育习俗、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思维定向、体育地域心态等体育现象的总和[1]。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略的实施、作为群众体育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区体育逐渐得到人们重视。学界关于农村社区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方面,如任保国、袁吉、马新民等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2,3]。李留东、张文革、潘裕、胡科等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策略[4,5]。以上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从理论上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作阐释,缺乏微观层面的调查调查。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试图用较为翔实的数据分析湖南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问卷发放时,先对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籍农村学生进行取样,根据每个学生籍贯布局特点(湖南省14个地方州市),抽选200名学生(尽量选择班干部,调查之前进行培训),使其在暑假期间将问卷带回家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7份,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为81.5%。调查对象涉及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163个乡村(每一个调查人就代表一个乡村)。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农村社区进行走访,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

1. 体育场地设施落后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农村体育基础建设长期处于薄弱环节。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由国家拨款投资,而农村则由县、乡(镇)财政负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平等、不均衡。据湖南省体育局《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统计,截至2005年底,湖南全省农村拥有各类体育场地总计 2 593个,占全省总数的8.9%,其中运动场6个,篮球场2419个。平均每个乡镇拥有200米跑道以上的田径场仅为0.83个,8个山区县(共辖247个乡镇)均无200米跑道以上的田径场。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篮球场3.7个,平均每万人1.4个,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0%。[6]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包括了乡镇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但很多学校的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由此算来,真正供农民群众使用的体育场地少而又少。2005年后,尽管湖南加快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进行全民健身广场建设,但离“村村有健身场地”的目标还相距甚远。此次对湖南 14个地州市163个村庄的问卷调查也显示,80.98%的调查对象在“村里有何体育设施”中填“无”,填写“篮球场”、“乒乓球台”占5.52%,且多为学校体育设施,13.5%填写的是“晒谷坪”。可见,湖南农村体育场馆设施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场地管理滞后和设备落后。调查发现:163个乡村中,77.9%的农村体育设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村委会有专人或兼职管理为12.9%,9.2%是村民自己组织管理。且这种管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称不上管理,因为村民所谓的管理就是当有体育活动时进行垃圾清扫和场地布置。通过对场地配备的调查发现,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备还是以简单的操坪(其实就是一块稍大一点的水泥坪或煤渣坪)、篮球场为主,分别占 71.8%、50.9%。其次为乒乓球台(大部分为水泥球台)、羽毛球场、室内运动场和健身路径,分别占19.6%、9.2%、4.9%、3.1%。实地考察中,调查组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形:几个农村小孩拿着父母为他们做的乒乓球拍(用木板据成球拍状)打球;拿着稻草拧成的绳子当跳绳;还有纸张剪成的毽子等。

2. 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

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村民体育锻炼时对社区体育场地的选择率不高和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两个方面。

(1)据调查,42.3%的居民选择在自家庭院进行体育锻炼,47.3%的居民选择在附近学校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在公共体育场所进行锻炼的居民仅占9.2%,1.2%的村民选择在树林田间进行体育锻炼。村民选择自家庭院和附近学校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因为在自己庭院进行体育锻炼比较方便,不用出门就能进行;而选择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是因为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相对要比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好、且比较齐全。需要说明的,这里的学校是指小学,而非中学。村民主要是在自家附近的小学运动场上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这些小学运动场一般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村民可以自由进出。中学运动场一般有院墙,不对外开放。所以,村民倾向于选择小学运动场作为体育活动场所。进一步分析发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村民群体主要为青年农民,他们平时在外务工,只是在春节返乡时到小学运动场上打打篮球等[7,8]。这是农村体育场地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2)调查还显示: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情况相当严峻,有92%的体育场地被全部或部分占用,致使体育场地使用率不高。这主要是村民用于堆放煤炭、沙子及红砖等。调查发现,只要在体育场地附近有农田和建设(如村民收割稻谷、建房子),村民就会利用体育场地堆放农具、稻谷和建筑材料,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场地的正常使用。

3. 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

湖南省体育局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6年,湖南全省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26 333人,居民平均每3 911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十分之一,平均数万农民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显然不能满足要求[9]。这与笔者对湖南农村社区居民自己所在社区配备体育指导员的熟知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一致:73.0%的居民认为没有体育指导员,23.3%的居民认为有兼职体育指导员,认为有专门的体育指导员的只占3.7%。此种现状与农村居民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形成很大的反差:高达91.4%的社区居民认为有必要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指导。

即使是长沙四县农村,体育指导员配备的情况也不能尽如人意。表1显示,长沙四县乡镇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指导员人事配置量与居民人口比分别是4 037∶1和4 790∶1,比例明显偏低。管理人员和体育指导员中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只有5人,同时学历层次较低,尤其是体育指导员,其专科以下学历占到了50%以上。就湖南全省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比例失调。据湖南省体育局统计,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布为:国家级96名,占0.36%,低于全国水平的1.38%;一级1 632名,占6.20%,低于全国水平的18.64%;二级7 757名,占29.45%,高于全国水平的21.26%;三级16 848名,占63.98%,高于全国水平的58.04%。这说明,湖南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较低,等级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10]。

表1 2006年长沙部分乡镇社区体育管理人员与体育指导员配置情况统计表/人

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指导的项目也相对单一。调查显示: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的指导项目主要集中在武术(20.2%)、健身操(18.3%)、球类(13.0%)、交谊舞(10.7%)、象棋(7.5%)、腰鼓(5.8%)、水上项目(5.7%)、舞龙舞狮(4.1%)等项目,其中武术、健身操、球类和交谊舞占主导。对于村民相对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湘西的高脚马、湘南的板鞋竞速和秋千等,缺乏相应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此外,体育信息化管理滞后。调查表明,湖南农村社区的体育管理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更谈不上信息化管理:只有 8%的社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5.7%的社区实现了体育网络服务体系。高达86.3%的社区处于无信息化管理状态。这突出体现在体育信息化管理设施的欠缺方面。163个乡村中,拥有电脑的村庄为61个,占37.4%;安装网络设备的村庄为33个,占20.2%;相关管理人员为27个,占10.4%。而且,少数拥有体育信息化设施的农村社区其设备老化,无法得到及时修复和更换。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经费、领导意识及技术等三个方面,分别占81.5%,65.6%和71.2%,其次是村民的意识和相关政策的滞后。

三、农村社区体育问题的治理策略

湖南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治理:

一是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大力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依靠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社区体育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潜在的能量,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11]。对于投资办体育的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来投资。唯有如此,才能修建更多的农村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配备、充实体育器材。特别对农村社区居民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方面配置的不断加强,将会吸引更多村民到社区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是因地因时制宜,开展特色项目。针对农村客观上存在的场地设施少、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实际困难,应利用节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墟日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活动和比赛项目也应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为主,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等等,在软硬条件较好的乡镇,可以逐步推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此外,还可尝试建立农村体育类协会,发挥示范功能。以一个村或相邻的若干村为单位建立体育协会,如龙灯会、狮子灯会、武术会、龙舟会等,培养和训练骨干,通过骨干带动其他村民。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农村参加,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强化其体育锻炼的行为。

同时,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进行清理,严格制止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被占用现象,给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一个固定、舒适的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场地,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不能仅限于本校、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应全面向村民开放。

三是加大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福利待遇。首先,要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特别是针对基层的体育指导培训,争取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指导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其次,要对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跟踪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等级;并在培训项目上进行针对性引导,必要时候可以采用委托培训方式,即针对指定地方、指定项目进行培训;再次,要逐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福利待遇,提供平等的职称晋升机会,用待遇留人。

四是加强农村体育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加强体育信息化管理设备的配置,尽量做到每村一台电脑、一个网络、一个服务器的基本配置,逐步建立农村社区体育信息网络平台,将村民的家庭人员状况、家庭收支水平、受教育水平、身体体质健康水平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其次,加强现有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专业人员的培训,逐步将既懂技术,又懂体育专业知识和管理的高级信息人才充实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队伍中来,力争实现湖南农村社区体育信息的共享。

[1] 彭永群.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3):96.

[2] 任保国,袁 吉.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49.

[3] 马新民,任保国.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7(3):54.

[4] 李留东,张文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96.

[5] 潘 裕,胡 科.论当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因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3):92.

[6] 湖南省体育局.湖南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EB/OL].中国体育设施网,2010-03-12.

[7] 彭永群,陈小虎.构建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0(2):85.

[8] 肖莲花.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9] 黎 明,孙 强,杨 思.网络环境下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3):67.

[10] 王冬冬,李泽群.长沙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的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44-47.

[11] 曹庆荣.农村体育及其投入机制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44-47.

责任编辑:陈向科

Three problems of the countryside communities sport culture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163 towns in Hunan

PENG Yong-qun
(Sports Institute, Hunan Industrial University, Zhuzhou 412011, China)

D422.7

A

1009-2013(2010)06-0054-04

2010-10-2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科研究项目(1512 SS10066);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课题(KT10-91)

彭永群(1977—),女,湖南双峰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指导员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石狮市城市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的研究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