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曲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9-22王世泰李秉诚执笔任锦帅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玛曲牧户草场

王世泰,李秉诚*(执笔),任锦帅,高 静

(1.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全省纯牧业县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102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万hm2。年平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615.5 mm,无绝对无霜期。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畜牧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截止2008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106.32万头(只、匹),其中牛53.90万头、羊50.26万只、马 2.15万匹。牦牛饲养在全县草地畜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占牲畜总饲养量的50.7%。

牦牛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环境中将野牦牛饲养驯化而成的特有牛种,它生活在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原上,对高寒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利用其它家畜无法利用的高山草地资源。牦牛肉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27.6%),脂肪含量低(6.1%),胆固醇含量低,含热能低,氨基酸种类丰富,矿物质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好、现代人所祟尚的天然绿色食品。

1 牦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牦牛生存环境日渐恶劣

在上世纪全县草场植被覆盖良好,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牛肥马壮,玛曲草场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草场”。随着牧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口的增加和牲畜数量的巨增(1953年以来全县人口和牲畜发展状况见下表),玛曲天然草原超载过牧严重(2008年底牲畜超载达171.69万个羊单位),草场退化、沙化日趋严重,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黄河水源涵养功能不断降低,许多黄河支流干涸,“黑土滩”面积逐年增大,草场退化不断扩大,草场产草量由80年代的378.7 kg/亩下降到现在的 196 kg/亩,草层高度由80年代的平均 40 cm下降到现在约10 cm左右,植被盖度由9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70%左右,毒杂草比重逐年上升。

表1 全县人口和牲畜发展状况

1.2 牦牛群体数量不断增长

随着牲畜归户饲养政策的推行,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全县牲畜数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1984年牲畜承包到户到2008年的24年间牲畜增长44.85万头(只、匹),年均增长1.87万头(只、匹),其中牦牛增长 26.7万头,年均增长1.11万头。

1.3 牦牛生产性能下降严重

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导致畜种和草场“两退化”,牦牛个体比上世纪70年代平均变小21.8%,产肉量、产奶量、繁殖率等生产性能直线下降。牦牛产肉量平均下降31.2%,产奶量下降17.8%,一年一胎的几率下降了约40%。

1.4 牦牛选种选配工作严重滞后,犊牛培育不力

随着牧村草畜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草场承包到户,一家一户之间被围栏隔离之后,几乎就断绝了户与户之间种公畜的往来,加之牧户自己不注意有计划地调换种公畜,自繁自留自用,养“长寿”种公畜,种畜老化等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畜种退化。同时缺乏牦牛选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科学选育,牧民与牛犊争奶吃,牧户不注重犊牛选育工作,只要是牛犊都统统饲养,惜售思想严重,再加畜群结构不合理、畜种比例失调,家家户户马牛羊、少而全,适龄母畜比例低(一般不超过40%),这种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导致的是牲畜数量增加而品质退化,必然后果就是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

2 对策

2.1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牦牛品种改良与畜群周转

一是联合州牧研所、甘农大畜牧工程学院、中科院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处等科研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适应性较强的半血野牦牛,坚持“导入野血和选育相结合,本交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点示范和面推广结合”的原则,对当地牦牛进行改良和提高。

2.2 组建成立玛曲县牦牛良种繁育协会

成立玛曲县牦牛良种繁育协会,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牦牛养殖大户吸纳入会,由他们的牛群组成基础选育群。由协会开展服务、协调、培训、交流等工作,聘请省内外牦牛专家、相关科研单位负责人和养牛能手为协会顾问,指导玛曲牦牛良种繁育。

2.3 由州、县统一安排,实施种公牦牛交换和配送工作

将玛曲县牦牛良种繁育协会会员单位所培育的优良种公牦牛依据一定的规则向周边牦牛养殖户配送,与配送牧户签定《种公畜管理合同》,对各大户中所饲养的优良种公牦牛健全种公畜档案后由协会统一协调,在牧户间进行交换使用。通过交换和配送种公畜,在畜群中尽量多的引入外血,降低基因纯合度,扩大优良种公牦牛的影响范围,以此逐步提高畜群整体质量。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教育提高牧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环保意识,逐步减少因各类垃圾对草场和饮用水污染而导致的病疾;严格控制各类狩猎活动,恢复生物链的调节作用,在生物灭鼠的同时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灭鼠药,控制因鼠害日益严重而造成的草地生产力下降,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5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优化群体结构

在坚持环境保护与牦牛发展相协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引导牧户优化畜群结构,大幅度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缩短牦牛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减轻草场压力,恢复生态植被,使玛曲畜牧业逐步走向良性化循环。

猜你喜欢

玛曲牧户草场
祁连草场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草场有多远
玛曲:美丽的黄河首曲大草原
科尔沁沙地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研究
草原牧户游升级记
我国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玛曲行吟
雪峰下的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