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顺应论动态观与不同文本译文顺应语境程度探析

2010-09-14何传春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原语译者译文

何传春

(广州行政学院语文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语言顺应论动态观与不同文本译文顺应语境程度探析

何传春

(广州行政学院语文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回顾语言顺应论应用于翻译方面的研究,前人的研究确有不足之处。从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可以审视译文对各种语境的顺应程度。不同的文本顺应各种语境的程度有强弱之分,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先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境差异程度进行权衡,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顺应。

语言顺应论;动态观;不同文本;顺应程度

一、前言

语用学各种理论用于翻译研究在我国已取得很大的发展。近年来,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也用于翻译研究,被认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宋志平[1](p55)认为借助语言顺应论的选择观,可使人们全面认识翻译过程的本质和复杂性。他认为翻译过程的选择体现在:选择当译文本、选择文化立场、选择文本的意义、文本意义再表达的选择和信息加工的选择,所有阶段的选择都服从于(即顺应于)其自身的目的。语言选择的动态性体现在:时间顺应、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并给出了顺应性翻译活动的过程及模式:解读原语文本,选择意义——对所选择意义用目的语表述时,面临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顺应的对象或层面——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实现相应的顺应。戈玲玲[2](p27-29)讨论了语境顺应对词义的影响。认为语境关系顺应限制了词语的词典义;语境关系顺应补充了词语的省略义;语境关系顺应增添了词语的文化含义。戈玲玲[3]p7-11)又进一步认为译文语言的选择也应该是动态的顺应过程,目的语的重构是译者对原语的语境、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袁斌业、[4](p111-113)王建国[5](p55-59)从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和方法。袁文认为语言顺应论解决了各种翻译策略之争。译文只要顺应了译语语境的各种需要,都有其存在和应用价值。王文把动态顺应看作是翻译的策略,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都是动态顺应或被动顺应时表现出的一些具体方法。也有很多学者把顺应论应用于具体的文本类型,如曾文雄[6](p133-137)研究顺应论与口译翻译,王玲娜用顺应论阐释文学作品的翻译。还有学者用顺应论解释具体的某些语言现象,如陈琳霞用顺应论解释模糊数字的英译原则,严敏芬认为顺应论可以灵活地转译诗歌中的隐喻。

但我们认为前述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宋文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语言顺应论对翻译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但我们认为宋文与戈文所谈语境顺应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和系统。比如用语言顺应论解释翻译过程时,有无必要区分文本类型和文本的功能;不同文本对各种语境顺应程度有无偏重等问题,并未给出解答。袁文与王文的探讨有异曲同工之处。王建国虽然涉及了具体的翻译方法,他把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看作是动态顺应策略的具体方法,但还是没有解决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

二、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与翻译理论中的争议问题

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是语言顺应论描述语言运用的三个重要概念。变异性界定语言选择的范围;协商性是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根据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为了达到交际需求,取得交际成功,我们在作出语言选择的时候,需要顺应各种语境,即Verschueren的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其中非语言语境包括发话人和受话人以及旁听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语言语境包括语言各个层次的结构形式和篇内篇际衔接。

从语言顺应论本身来看,它对一切语言使用现象的解释持动态的观点。语言的选择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交际中任何时刻,一种选择可能排除其他选择或为了交际的目的而创造出新的选择。语言的选择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表明了选择的不确定性。而且选择一经作出,不论是语言产出还是语言理解的选择,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永久性地重新协商的。顺应所带来的交际成功也只是相对的。由此看来,语言顺应论未对任何语言使用现象划定严格的界限,它所界定的只是一个连续体上的相对程度之分。

从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来看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它们之间的争论也就容易解决了。正如威尔斯引用霍基特和赵元任的话所说:“因此,‘直’和‘意’这两个词并不真正构成一个明显的两分法对比。与一个句子的松散翻译相比,逐词翻译就是直译;而如果与一个词素对词素的翻译相比,便是意译了。可以这么说,就任何一段文字而言,有多少等级结构层次,便可能有多少程度的直译和意译。”[7]p73)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没严格的划分界限,只是相对程度而言。

还有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虽然穆南和奈达从文化共相universaux culturels)和语言共相(universaux de langage)的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也可以很好地解答这一问题。在顺应的基础上,选择灵活的策略使不可译成为相对程度的可译。

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也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同一作品的译者要顺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群体,就要不同程度地顺应各种语境。

三、语言顺应论与奈达的动态对等观和纽马克的翻译方法和原则

语言顺应论是二者的元理论。动态对等观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方面,他认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要为接受者服务,并使译文接受者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这就要求译文尽量使用译文接受者喜闻乐见的、符合译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动态对等要求译文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

纽马克根据语言的重要程度,提出了选择翻译方法的原则:1.文本的语言越是重要,翻译越是要贴近(close)。2.相反,文本或文本的某一单位语言越是不重要,翻译越不必贴近,可以用恰当的、规范的、社会化的语言来翻译。3.文本中某一语言单位写得越好,不论其重要程度如何,翻译也应越贴近。7](p2-3)

奈达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尽量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和纽马克的贴近翻译原则所界定的也只是相对程度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言顺应论的思想。即语言顺应论为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原则提供了很好的理据。

语言顺应论的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的划分,使得等效更加具体和系统。译文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等效,或等效由什么标准来决定,奈达把功能对等看作等效的标准。我们认为功能对等是译文的最终结果。而维索尔伦(Verschueren)对语境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只有动态地顺应了这些语境,才能达到等效。而顺应是过程。我们对翻译活动的研究,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得多。

四、不同文本对各种语境的顺应程度

纽马克曾提出,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我们认为在用语言顺应论解释翻译活动时,不能忽略文本类型的划分。首先,语言顺应论的顺应是相互的。用于解释翻译过程时,不仅译者要使原语顺应目的语的语境,译者也要顺应原语的要求,如翻译文学文本的译者和翻译诗歌文本的译者必须既精通原语语言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作诗的才华;科技文本的译者必须精通原语语言又熟知相关的科技知识。其次,不同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翻译时,对顺应程度的要求不同。纽马克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表达功能的文本,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其核心是表情达意;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包括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等,其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如通知、指示、宣传广告等,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因此,只有区分了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对交际的目的才能更明确,从而作出更好的选择与顺应。

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文本的译者比较原语与目的语各种语境之差异程度和不同的读者群体,然后作出适当的顺应。翻译顺应过程见表1:

非语言语境中,原语与目的语的物理世界的差异是客观差异,包括时间与空间因素。时间上表现为原语在译为目的语过程中,译者对时代表现出很强的意识程度,顺应不同时代的读者语境,从历时的时间来看,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相比较而言,往往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因此,相同的作品在不同时代的翻译过程中,在非语言语境的顺应程度上应该有比较大的变化。而不同的文本类型对非语言语境的顺应程度也有不同。如科技文本受年代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甚至不受影响。除了译者本身因素外(如以前的译者对原语的语言知识不太精通或对相关的科技知识不很熟悉等等),重译的必要性不大。空间上的顺应多是客观顺应,在译为目的语时,往往无需变动。如原语中的地名翻译。但有的文本有时为顺应读者的文化或心理需求,而采用取悦目的语读者喜欢的形式,如:一个饭店名Sheri-ton翻译成中文“喜来登大饭店”。可以这样灵活翻译的往往是一些饭店、酒店和商业公司等的名称,不涉及地理名称。

非语言语境中,原语与目的语的社交世界的差异是外在差异,具体表现在物质形态、行为习俗、规约机构等等,被称为文化差异,这些外在的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不同的感知、认知、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后者都属于心理世界的范畴,许多学者称之为文化心理。所以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反映到文本中,原语与目的语的社交世界差异程度最大的是独具文化特色的文本,如饮食、旅游和文化特色浓厚的文学文本,译者对原语的文化语境有着很强的意识程度和高度的敏感性。这类文本词汇间的语义冲突甚至空缺现象十分突出,翻译难度很大。译者要在使译文最大限度地顺应原文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这时,释译是译者常常使用的手段,用以诠释原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核。如鲁迅小说中的“豆腐西施”译为“Bean curd XiShi”,然后加上脚注:the name of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不少学者对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原则进行了研究。另外,具有文化特色的文本的读者群体往往比较广泛,译文还应考虑顺应不同的读者群体,取舍顺应的程度。原语与目的语的心理世界差异程度比较大的文本包括一些论说文本和广告文本。具体反映在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等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高程度地意识到并顺应读者的各种心理,以达到其呼唤功能的目的。原语与目的语的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差异比较大的文本不仅在顺应非语言语境时有很强的意识程度,有时对语言语境的顺应也有着很强的意识程度。如有些文学文本和一些广告文本除了顺应原语文化和读者(消费者)的心理语境外,还要考虑原语的语言的韵美、修辞等等,即顺应原语的语言语境。

对语言语境的顺应意识程度最强的文本表现在科技体裁的文本中。在科技文本中,非语言语境的差异非常弱,甚至趋近于零,而且读者群体比较单一。这时,译者顺应语言语境就变得突出了。科技文本翻译原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以理解语言意义为主,语言结构上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使译语的读者容易理解。

五、结论

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观审视了译文对各种语境的顺应程度。不同的文本顺应各种语境的程度有强弱之分。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先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境差异程度进行权衡,以此为指导,然后在翻译过程中作出适当的顺应。

[1]宋志平.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4.

[2]戈玲玲.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J].中国科技翻译,2001,(4).

[3]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外语学刊,2002,(3).

[4]袁斌业.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5).

[5]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4).

[6]曾文雄.从顺应论角度看口译语体的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邓年

H059

A

1003-8477(2010)08-0149-03

何传春(1957—),女,广州行政学院语文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原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I Like Thinking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