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2010-09-14宋江飞张劲松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集群经济企业

宋江飞,张劲松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宋江飞1,张劲松2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理论创新、政府的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外部规模经济;知识溢出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并且研究的视角不断得到扩展。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ell)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的产业区理论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企业组织间的劳动力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并且进一步阐述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区域内企业的经济持续增长,促进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如马歇尔所指出:“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似乎是公开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1]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1909年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简单地通过企业扩张使工业集中化”[2],即通过企业自身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这是集聚的低级阶段。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即每个大企业以其完善的组织而地方集中化,并吸引更多同类的企业在具有完善的组织的空间上的集中。产业集聚不论是仅仅通过工厂规模扩张的集中化倾向而集聚,还是这种倾向的深化影响而产生的集聚,都依赖若干工厂紧密地与地方联合产生优势大小。若干企业的空间地理上的集聚易于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和集群效应。韦伯称之为“高级阶段的社会集聚”[2]亦即产业集群。在此阶段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也倾向于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的工业产生了一类大统一的产品市场,这类集聚经济不仅带来单个企业的节约,而且会带来区域的社会节约,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对一般经济环境的良好适用性,在高水平技术发展和有效利用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从区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并且提出集聚创造的社会集中化和简单的企业规模扩大产生的集聚倾向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理论虽然在马歇尔和韦伯时期就已经产生,但是由于他们的理论长期受到主流经济学的排斥,并没有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波特(Michael E.Porter)的钻石理论和以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产生,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的初步形成。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著名的“钻石体系”。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非来自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是由各种产业集群所组成,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或由此而造成的竞争劣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因而,评价竞争力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产业集群与创新的理论指出,创新体系下的产业集群能够使集群内的企业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客户需求,可以共享集群内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专业化的信息;为区域内的企业在新科技、经营及送货方式方面提供优势;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能够降低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服务的开发成本、研制费用。

80年代末,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打破原有的地理、地域、城市、环境的状况给定的约束条件进行静态分析,将经济产业集聚与地理区域集聚的相互促进,城市化与生产、贸易的扩张过程用一种动态思想理论来解释,即把空间问题引入经济分析之中。克鲁格曼动态地研究地理空间集聚程度的变化,总结出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的核心线索:报酬递增、空间聚集和路径依赖。新经济地理学坚持借鉴经济学的主流方法,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大量采用了数学分析工具。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中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中心——外围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即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经济的演化可能导致中心——外围格局,即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外围。而当运输成本足够小、当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足够多、当制造业份额足够大时,关键的系数发生微小的变化时会使经济发生波动,打破原有的对称均衡,最终产生新的产业集聚。城市体系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国”为起点,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城市制造业集聚地,由于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会发生迁移,导致新的城市形成,随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经济人口相应增加。一旦城市数量足够多,城市的规模和城市间的距离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下将在某一水平上固定,从而形成城市的层级结构。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经济地理的影响。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可以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但同时又带来其他产业集聚。

二、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分布类型

波特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3]惠宁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是在一定区域内大量相关企业、支撑机构和服务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形态。[4]顾强、王辑慈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5]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

倪鹏飞领导的团队对全国2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发现,有160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其中“从东北特别是辽中南城市的装备制造和京津的高新技术,经山东和江苏城市的加工制造、上海服务和装备制造、浙江和福建城市的加工制造,到广东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导致地区经济隆起带的万里连绵,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已经浮现了一个产业集群的龙脉。中西部由产业集群所导致的从点状到带状经济的隆起,也越来越清晰,包括,长沙、武汉、郑州、西安、成渝等城市和地区”。[6]我国当前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四省。(由于当前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数据主要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统计)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四个省约占全国制造业产业集群总数的54.5%。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尚处于培育期,其中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和西部地区的四川所分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相对也较多。如:江苏苏州的计算机产业集群,浙江宁波的服装业、浙江温州打火机制造业、广东东莞的信息技术制造业、河北唐山的钢铁业、福建省晋江的鞋业、重庆的摩托车制造业、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加工业、文安县的木材加工业、河南省堰师市翟县的针织业、江西省万载县、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造业等。

表1: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制造业)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呈现几个特点。第一,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发展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东部地区,湖北、安徽、河北、河南等中部地区也在部分领域有较大的聚集,西部地区只有较少分布;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上海、重庆、吉林、广东、浙江、湖南、山东等地区,东、中、西部都有较大的集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等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第二,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为主。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门类非常丰富,既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家具制造等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也有各种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计算机及各种电子仪器仪表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中西部地区主要为资源初加工的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金属与非金属矿物。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出口率和创新率都比较高,其中出口率是中、西部地区的2-3倍,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说明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市场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重大。中部地区优质产业集群的利润水平较高、增速也较快,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有很大潜力;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利润率较低,增速也较慢,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培育期,仍以资源的初加工为主。第三,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我国产业集群分布在第一、二、三各个产业中。第二产业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绝大部分为制造业产业集群,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端的生活消费品,如纺织、服装、鞋业、标牌、玩具、家具、机电、不锈钢器具等,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第四,我国产业集群主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企业在引领产业集群演化发展。从集群发展历程来看,从计划经济时代起,我国国有工业经济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而产业集群却发端于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由于其资本稀缺、规模小、起点低,使得该地区中小企业密集,这也是我国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家具、家电等行业,企业进入门槛低,规模效应不显著,且企业规模小、运行灵活等特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还是一大优势,大规模生产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

在不同时期,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关于产业集群的类型,目前没有统一的观点。根据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本文对我国产业集群做以下分类:第一类,内生型产业集群;第二类,外生型产业集群;第三类,网络组织型产业集群;第四类,政策导向型产业集群。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特征及生产方式等产业集群可再细分(见下表)。

三、我国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有着很高的规模要求,如果企业分布过于松散,将难以共同利用有限的基础设施,在有限的财政支出约束下,将导致一对矛盾现象,即有些区域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致使企业发展受限,而有些区域则可能是企业需求不足,基础设施使用效率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大量的企业能够在某一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聚集协同发展,就不仅能够提高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也使得地方政府的集中性投资成为可能。在产业集群区,企业之间本身就存在较多的供需关系,产品交易频繁而且稳定,在企业间往往会互相沟通信息,共同商讨对策,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不仅增加了信息的有效性,而且信息的针对性也较强,这是有关市场信息的互通机制。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互相靠近,大大便利了市场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一家企业的新举动和新方法,很容易被就近的企业模仿、学习甚至改进创新,信息的分享是高效率的,这是有关市场信息的共享机制。显然,企业聚集得越多,市场信息共享的效率也就越高。在产业集群区内,由于以上这些有关市场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无疑大大提高了集群企业的市场信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区域企业空间聚集发展,意味着企业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能够降低因距离而产生的外生交易费用,包括直接的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运输和远距离联系的时间成本等。距离的缩短对运输费用的节约是显而易见的。产成品占原材料的比重较低的产业,如各种矿石冶炼业、制陶业、建材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产业,距离对运输费用的影响特别明显。这是那些以原料产地为中心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原因。

另外,集群内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要增加的额外投资,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同类企业整体规模增大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这一自我增强机制促进集聚体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提高,也就意味着企业间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密切。企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企业专精属性更加明显,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而能在区域内得到其他企业的优势领域的支持,这一动态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显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使得产业集聚具有其他产业布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和整体竞争优势。

从外部经济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应。集群内企业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缩短原料和产品运输距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

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思想、观念和知识的传播,由此而形成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对产业集群产生不同的作用。第一种类型是根植于实物资本中的知识技能,这种类型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种类型是根植于人力资本中的知识技能。由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力资本流动性加强,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其根植性人力资本存在于集群内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中,是人力资本只能在集群内流动,因此,这类知识技能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持续提高。第三类是根植于社会资本中的知识技能,由于该类知识技能与地方制度密切相关,并不能通过贸易、投资、迁移在集群内传播,具有不可复制性和模仿性,是各类产业集群形成创新优势的重要因素。知识技能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这种知识的扩散。知识技能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取决于由知识技能形成的创新成果在整个系统中的扩散效果。知识技能扩散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知识技能在集群内部的扩散作用是快速的,集群之间的扩散却是缓慢的,根植于产业集群中知识技能将有助于创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溢出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两种经济效应。一种是正的经济效应,由于知识效应的存在,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技术开发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加快知识的扩散,促使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另一种是负的经济效应。集群内大量供求、成本、价格、技术等因素集聚,使每个企业分享信息的外在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使一部分企业可以“免费搭车”,正是这种知识的共享,使得更多的企业在已有的公共知识基础上,只模仿现有技术模式,利用成本优势进行降价竞争,这种竞争使得创新企业获取的利益还低于模仿企业,当创新利益小于创新成本的时候,从事创新的动机就会消失,直至另有企业出现创新动机。企业间博弈纳什均衡必然将是无人愿意进行创新知识开发。所以,知识的溢出会抑制集群内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继而影响社会福利的增长。

四、结语

我国的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从产业技术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是我国各行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最大瓶颈。现阶段,尽管我国产业集群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和国外成熟产业集群相比,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单位面积产出较低,还属于走低端道路的成本型产业集群,其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由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竞争优势是不稳定、不持久的,正如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的:“当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和一般生产要素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阶梯,也就是该国竞争优势结束之时”。产业集群的空间意义在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和所在区位空间结构的不可分割性,产业集群具有不断创新的本质。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这种集聚是有效率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溢出效应,共享信息、技术的“免费搭车”行为造成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中国制造”的信誉受到巨大冲击。因此,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学术界的理论创新、政府针对产业集群规划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刚剑等,译,1997.

[3]迈克·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高登第等,译,2003

[4]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顾强.王缉慈.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新型工业化研究报告之六——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2003.

[6]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报告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郁之行

F062.9

A

1003-8477(2010)08-0081-04

宋江飞:(1968—),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讲师。张劲松(1969—),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软科学研究院教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大项目“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UF09012Y

猜你喜欢

集群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