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初发II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2010-09-13余丽君杨雅比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边缘系统心身疾病评量

余丽君 杨雅比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心身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共识,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笔者对我院 2008年 6月至 2009年 6月门诊收治的初发 I 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并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6月至 2009年 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初发 I I型糖尿病患者 54例,入选标准:符合 1999年 WH 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他心身疾病,目前未服用精神科药物,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根据单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患者初发确诊后,所有病例均采用 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及空腹血糖的测定。两组患者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只作一般健康教育,则观察组根据全面评估后,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了为期 6周的心理干预护理。6周期间每周以电话交流及面对面交谈交替使用,每次时间 20~30 m i n。6周后两组患者情况再行比较,并评价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收集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表 2、3)。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焦虑人数的比较(例)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抑郁人数的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对 54例初发T2DM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应用为期 6周的心理上干预护理,发现其焦虑、抑郁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而且血糖也明显降低(P<0.05),表明心理上干预护理能有效辅助DM的治疗。

T2DM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3]。发病原因复杂,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心理因素是其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不良心理反应会影响血糖波动,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的功能,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最终血糖升高[4]。因此,干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已逐渐成为糖尿病第三级预防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因此,对初发T2DM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使患者提高了糖尿病知识水平,坚定了信心,消除疑虑及担忧,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1] 李凤云.糖尿病教育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735.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俞用芳.积极心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现代护理,2008,5(10):126-127.

[4] 李梦倩,袁也丰,王星,等.心理干预对首诊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应用现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0(1):118-119.

猜你喜欢

边缘系统心身疾病评量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作评量工具开发与应用
边缘系统参与耳鸣相关负性情绪发生的研究进展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您了解心身疾病吗?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
现阶段心身疾病诊断及防治研究
飞行人员心身疾病的调查
早期认知功能发育与婴儿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