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临床应用概述

2010-08-15闭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鼻出血鼻孔鼻咽

闭旭

鼻内窥镜手术能彻底清除病变,并且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的功能性手术。由于鼻内窥镜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可直接窥视到鼻腔内的许多重要部位及鼻咽部的细微病变,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回顾性分析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于我科就诊,并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559例,对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进行概括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于我科就诊,并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 559例。其中男 371例,女 188例;年龄 11~83岁,平均 57.2岁;单侧发病 517例,双侧发病42例;慢性鼻窦炎 193例,鼻息肉 68例,慢性泪囊炎 51例,顽固性鼻出血 127例,变异性鼻炎 16例,腺样体肥大 28例,后鼻孔膜性闭锁 17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25例,眶壁骨折 34例。均结合临床经 CT及鼻内镜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12月于我科就诊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 559例的临床资料,对鼻内窥镜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

2 结果

经鼻内窥镜治疗 559例患者,随访 1~3个月,痊愈 483例,好转 68例,8例患者因未复诊而无法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无眶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3 总结

3.1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 鼻内镜手术实质上是筛窦手术,为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应在彻底清除鼻腔息肉的同时,充分开放鼻窦开口,使其引流通畅,保留窦腔黏膜。对于鼻息肉病患者,反复多次手术导致鼻窦黏膜永久性纤毛功能障碍,窦腔黏膜往往很难保留。操作时要注意保留中鼻甲,在中鼻甲及眶纸板之间操作时,要清楚的分辨出眶纸板、筛板、泪骨等重要结构,彻底清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恢复鼻窦生理功能[1]。

3.2 顽固性鼻出血 耳鼻咽喉科传统的常用检查工具对位于鼻腔前部、病情较轻的鼻出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出血部位,但很难发现深部及隐蔽部位出血。顽固性鼻出血以往常采用局部压迫、鼻孔填塞、动脉结扎等方法治疗,此类方法容易引起继发出血、水肿、感染等诸多并发症,临床疗效欠佳。鼻内窥镜可与电视显示屏连接,通过专用光纤,直观显示鼻腔、鼻咽部所有部位情况,便于查找出血部位及原因。在吸引器的辅助下,配合电凝及微波治疗止血,局部治疗精准性高、创伤性小。对于重度偏曲鼻中隔、鼻中隔较大嵴突、矩状突,常规行鼻中隔矫正术,建立鼻腔通道,保证了术中视野清晰,避免偏曲造成的视野死角,是明确出血部位的先决条件[2]。

3.3 变异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其发病机制除抗原抗体反应外,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也是重要原因。鼻腔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于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在鼻内窥镜下配合射频治疗,破坏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进而阻断副交感神经纤维,使鼻黏膜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使黏膜内小血管收缩,浆液腺和黏液腺分泌减少。

3.4 腺样体肥大 应用鼻内窥镜结合切割吸引器技术,可切除残留在后鼻孔、鼻咽顶部、噜鼓管咽口圆枕周围的腺样体组织及肥大的咽鼓管周围组织,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下鼻甲后端及鼻中隔后缘等结构无损伤,手术后鼻内窥镜下检查术腔,彻底止血,避免了术后各种并发症。

3.5 后鼻孔膜性闭锁 鼻内窥镜下可见致密结缔组织将鼻咽部与后鼻孔封闭,中隔后端与鼻咽部粘连,用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术后填塞凡士林油纱条防治出血,48 h后撤除改用硅胶管置于双鼻腔以扩张后鼻孔防止挛缩[3]。

3.6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易恶变(7.0%~27.0%)和转移性的临床特点[4]。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鼻内窥镜手术能全面了解窦内病变程度、范围和各窦壁的情况,以确定手术范围,有助于彻底切除肿瘤。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减少了术中出血,使手术视野清楚。手术能保留鼻腔鼻窦功能正常的结构和黏膜,有利于术后鼻腔功能恢复。面部不留手术瘢痕,患者更易接。

3.7 慢性泪囊炎 近来也有采用泪道激光、鼻泪道硅胶插管、气囊导管扩张泪道成型等技术,但复发率较高。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根据患者可根据挤压泪囊区分泌物反流的多少,大致估计泪囊的大小,进而评定造孔口大小,此方法清除病变更彻底,增加手术成功率,且术后无瘢痕形成。

3.8 眶壁骨折 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消除复视及矫正眼球内陷。在鼻窥镜直视下,可清晰地看到骨折的部位和眶组织损伤情况,对眶内容物脱出的复位比较容易。术中脱入筛窦的眶内脂肪要小心还纳回眶内,不要剪除,以防损伤内直肌或加重术后眼球内陷。对仍有与骨膜相连的眶内壁(筛骨纸板)骨折片不要强行去除,可通过筛窦术腔使骨折片与周围组织粘连愈合,还能增加眶内壁抗眶内压的支撑力[5]。

[1]徐文庆.160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33-34.

[2]杨军,李辉,洪俊,等.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体会.实用临床医学,2008,9(2):91-92.

[3]关欣,刘霞.浅谈鼻窦镜下手术治疗后鼻孔闭锁.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9.

[4]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6-237.

[5]王越茹.鼻内镜下行爆裂性眶内壁骨折整复术 42例报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5):359-360.

猜你喜欢

鼻出血鼻孔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动物鼻孔照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不通气的鼻孔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喜欢抠鼻孔的人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