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5例急诊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2010-09-12于晓燕李会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弃婴高血压病季节

于晓燕 李会玲

随着急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急救意识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院前死亡的人数生活并没有随之减少的趋势。近一年来,通过对我科在出诊中遇到的 115例院前死亡患者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研究其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规律,以便对高危人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导。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系我科 2008年 7月至 2009年 7月期间院前死亡 115例患者,数据真实可靠,资料齐全。

2 结果分析

2.1 院前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与病因,见表 1。

表1 院前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

115例院前死亡病例中,其中车祸致死 7人,猝死 101人,新生儿窒息死亡 2人,弃婴死亡 1人,心肌梗死死亡 2人,醉酒死亡 1人,肝癌死亡 1人。在 101例猝死患者中,95%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其中,50岁以上猝死 92人,占80%。由此看来,猝死多发生在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当中。

2.2 院前死亡病例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本组 115例院前死亡病例中,其中男性患者 79人;女性 36人。男女比例为 2.1:1。男性占 68%,女性占 32%,而死亡的高发年龄在 70~90岁。

2.3 院前死亡的时间与季节分布

表2 院前死亡的时间与季节分布

由此可见,发生死亡较多的季节在 1月份至 3月份和 7月份至 9月份;死亡发生较多的时间点在 23点至 7点。

3 讨论

3.1 院前死亡的101例猝死患者中,95%以上的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由此看来,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仍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要对老年患者及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健康宣教,并对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人工干预。告知他们要戒烟酒,清淡饮食,及时正确服用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规律,定期体检。其次,还要经常开展家庭急救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以节省急救时间,争取抢救成功机会,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3.2 青壮年男性首发的致死原因是外伤 本组车祸死亡 7人中,其中脑外伤 4例,复合伤 2例,内脏损伤 1例,本组 7人均为男性。因醉酒,酒后驾车致死他人共 5例。其余 2人为行动不便,无交通安全意识,横穿马路者。因此得出结论:对常饮酒及驾驶员要经常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行动不便者外出要有人陪伴。

3.3 从死亡的时间和季节上看,7月、8月、9月和 1月、2月、3月这几个月为一年当中猝死的发生几率较高的季节。因此看来,一年当中较热和较冷的季节是猝死高发季节。在此时间段内,要加强高危人群的保健工作。此外,死亡大多发生在23点至凌晨 6点之间。由此提醒夜班值班护士在高发病季节,高危时间段内值班,要加强高危患者的巡视,严格交接班,并加强对本病区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本班内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保证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由此建议:护士长在排班时,对处于死亡高峰期及危重患者较多时,要加强夜间值班力量。平时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以确保患者安全。

其次,还要建议患者及家属。在高发病季节内,特别是在气温发生骤变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保持生活环境舒适,避免由于天气变化而致发病或病情加重。同时,生活中还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的变化,并保持其稳定。

3.4 从 2例新生儿窒息死亡和 1例弃婴死亡病例来看,均发生在农村。因此,要加强农村育龄妇女的妇幼保健知识的教育和男女平等观念的培养,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死亡率和弃婴的发生率。

小结:健康宣教的普及,定期健康体检,加强个人安全意识,提高保健水平,对于延长国民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弃婴高血压病季节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花的季节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
“弃婴安全岛”为何被“弃”?
“弃婴岛”之困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