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咯虫尽气相色谱分析

2010-09-11

河南化工 2010年18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标样气相

闫 琦

(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9)

咯虫尽气相色谱分析

闫 琦

(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9)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咯虫尽的含量,以磷酸三苯酯(三氯甲烷溶液)为内标物,使用5%OV-17/ChromosorbW-HP为填充物的玻璃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咯虫尽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73,变异系数为0.80%,平均回收率为100.09%,线性相关系数为1.0。

气相色谱;咯虫尽

咯虫尽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以昆虫细胞内线粒体为作用靶标的新颖杀虫杀螨剂。通用名称:溴虫腈,商品名称:杀螨腈、除尽、咯虫尽、溴虫腈、氟唑虫腈,化学名称:4-溴基-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结构简式:

它具有用量低、杀虫普广、见效快、残效期长、毒性低、对天敌安全等优点。咯虫尽的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分析要求。

1 试验

1.1 试剂和溶液

标样:已知含量≥98%(质量分数);内标物:磷酸三苯酯(不应含有干扰色谱分析的杂质);固定液:OV-17;载体:Chromosorb W-HP 150~180 μm(80~100目);内标溶液:10 g/L磷酸三苯酯三氯甲烷溶液。

1.2 仪器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柱:1.5 m×3 mm(id)玻璃柱;柱填充物:5%OV-1 7/ChromosorbW-HP150~180μm(80~100目);微量进样器:10μL。

1.3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温度:柱室为230℃,汽化室为240℃,检测室为240℃;气体流速载气(N2)100 kPa,氢气50 kPa,空气50 kPa;进样量:1μL;保留时间:咯虫尽6 min,磷酸三苯酯11 min。

1.4 测定步骤

1.4.1 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含咯虫尽0.05 g标样(精确至0.000 1 g)置于10 mL具塞容量瓶中,再用移液管准确移入5 mL内标溶液,摇匀。

1.4.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含咯虫尽0.05 g试样(精确至0.000 1 g)置于10 mL具塞容量瓶中,再用移液管准确移入5 mL内标溶液,摇匀。

1.4.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5%,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气相色谱分析:a.标样溶液;b.试样溶液;c.试样溶液;d.标样溶液。

1.4.4 计算

将测得的a、d和b、c咯虫尽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分别进行平均。咯虫尽质量百分含量X1计算:

m1,标样的质量,g;m2,试样的质量,g;P,标样的纯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我们曾用OV-101,OV-17和SE-30等不同的固定液进行分离测定,其效果与线性均不理想,本文采用OV-17固定液,分离效果较好。

2.2 内标物的选择

我们曾用十五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苯酯等做内标物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磷酸三苯酯效果较好。

2.3 精密度的测定

对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6次平行测定,数据分别为91.01%、91.24%、92.15%、91.41%、92.72%、90.82%,平均值为91.56%,标准偏差为0.73,变异系数为0.80%。

2.4 准确度的测定

将含量为98%的咯虫尽标准品定量加入已知准确测定含量为91.56%的样品中,测定其回收率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知,咯虫尽的回收率为99.08%~101.55%,平均回收率为100.09%。

表1 回收率的试验测定结果

2.5 线性关系的测定

分别配制不同质量比的标样和内标物溶液,在上述所选择的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以质量比为横坐标,面积比为纵坐标作图,结果见图1。

图1 线性关系

从图1可看出,其线性关系较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方法线性范围广,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控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O657.3

B

1003-3467(2010)18-0046-02

2010-05-21

闫 琦(1974-),女,工程师,从事分析检验工作,电话:13653712958。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标样气相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35%精广虎复配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预缩聚反应器气相管“鼓泡”的成因探讨
一种实现“外标法”绝缘油色谱分析自我诊断的新方法
气相防锈技术在电器设备防腐中的应用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