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丰县滁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的研究

2010-09-10葛子辉

治淮 2010年3期
关键词:渠系末级水费

葛子辉

长丰县滁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的研究

葛子辉

一、概述

滁河灌区位于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末端,设计灌溉面积2.29×104hm2,现有实灌面积1.93×104hm2,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灌区改造投入不足,特别是末级渠系改造投入不足,管护主体缺位,导致灌区工程配套率低、工程完好率低,农业用水保证程度不高,工程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滁河灌区执行的水价为0.056元/m3,远小于供水成本,水价过低造成灌区工程管护经费严重不足,工程损毁严重,用水效率低下。因此,开展农业水价改革两项政策试点,既是促进灌区本身良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二、工作思路及建设任务

(一)工作思路

在滁河灌区选择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两项政策的试点区。

1.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农民用水自治。

2.以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技术改造奖补机制为激励,建立完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3.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农业水权制度,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行终端水价制度。

4.按照促进节约用水和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两兼顾”的原则,实行定额内用水财政补贴,节约定额转让,超定额用水加价。

5.终端水价改革一步到位,定额内用水财政补贴,根据农民水费承受能力的逐年提高,相应减少财政补贴。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形成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奖补机制和农业水费财政补贴机制,进而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轻农民负担、工程良性运行、促进农业节水的改革目标。

(二)建设任务

1.组织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培育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自治组织,承担末级渠系改造、维护和管理职责。

(1)开展农业用水管理组织现状调查

滁河灌区地跨合肥市肥西县、庐阳区长丰县、新站区共9个乡镇,实灌面积1.93×104hm2,目前灌区内成立均以村委会结合水系划分的用水户协会,不是很规范。

(2)编制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规划

由合肥市政府牵头,灌区管理单位组织编制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规划,包括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布局、管理范围、管理内容、能力建设及运作管理机制等。在试点区规范化建设1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3)引导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社团登记

灌区管理单位要引导用水户协会到县民政局依法进行社团登记,制定协会章程,明确用水户协会的权利和义务,健全用水管理、工程管理、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

(4)支持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管理

灌区管理单位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农业用水管理,对管理好的用水户协会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管理不好的用水户协会要根据社团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管理,直至取消法人资格。

2.工程建设——末级渠系节水技术改造。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奖、民办公助”的办法进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建设完善的末级灌溉工程体系。

(1)开展灌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调查

采取收集资料、查阅年鉴、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滁河灌区骨干和末级渠系工程现状调查。

滁河灌区始建于1958年,至今运行已有51年。现建有52.4km长的干渠,沿干渠兴建有大官塘、蔡塘、张桥、三十头等4座中小型反调节水库,总库容4436×104m3;116 座放水涵,支、斗、农、毛等渠道116条,总长950km;7座泄洪闸、2座节制闸;安装机电设备123台(套),总装机容量8137kW。

滁河干渠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作始于1996年,从1996年至2007年,通过规划项目建设,已完成2座节制闸改建;放水涵84座;2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6座泄洪闸改建加固;3处滑坡及渗透段治理等。

(2)编制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

由灌区管理单位组织编制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试点区末级渠系工程规划到斗、农渠及其配套建筑物。具体工程包括:16.6km的斗渠;衬砌12.3km长的农渠;7.5km长的毛渠;重建斗渠口8座;农渠放水口89座;直灌农涵口69座;农用桥30座;过路涵58座;节制闸13座;测水断面19座,规划总投资498.5万元。

(3)加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投入管理

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50%)和省级财政(20%)承担,剩余部分由地方财政及农民投工投劳承担。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奖、民办公助”的形式进行投资,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通过试点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由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建设主体,由财政部门、灌区管理单位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和技术指导,经验收合格后给予工程材料和机械台班费用的补助。

(4)加强末级渠系工程的产权管理

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完工后,应明确工程产权归农民用水户协会所有,由市政府授权的单位发给产权证书。并制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管理办法,明确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激励机制。

3.机制建设——末级渠系水价改革。积极推进以终端水价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形成灌区良性发展机制。

(1)开展灌区农业供水价格现状调查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02〕38号文件精神,自2002年6月起,滁河灌区水费执行价格标准为0.056 元 /m3。

由于没有安装量水设施,目前整个滁河灌区仍有农民二轮承包的耕地面积收取农业水费,每亩水田灌溉水量为500m3,自流田每亩收取水费28元,提水按自流的70%计收,即每亩收取19.6元。

2003年以前,滁河灌区水费收缴以灌区各乡镇代收,搭车、挤占、挪用情况较为严重,为加强水费管理,提高水费的收缴率,2003年滁河灌区水管单位与用水户供需双方以合同方式,明确责、权、利,按照市场规律,先缴费后供水,水费收缴率明显提高,改革前水费入库率最高仅为70%,而2003年则已达到95%,2004~2007年收缴率达到100%。

(2)编制灌区末级渠系水价改革规划

由灌区管理单位组织编制末级渠系水价改革规划,测算灌区供水成本,包括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成本P1和末级渠系工程供水成本P2;实行终端水价,P=(P1W1+P2W2)/W2;制定水价调整计划,并测算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

(3)推行终端水价制度

以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为例,初步测算终端水价。在核定国管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与末级渠系水价后,测算终端水价。终端水价等于国管水利工程供水价与末级水价之和除以终端计量的水量。以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为例,测算终端水价,计算公式如下:

P1取值根据灌区实际成本价格,以滁河灌区国管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计,即P1=0.119元/m3。

式中:

W1=W2÷η=255÷0.85=3×106m3(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计量点总水量)

W2=260×0.98=255m3(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终端计量点总水量)

P1——灌区农业供水成本价格,为0.119 元 /m3;

P2——末级渠系水价;

P——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终端水价;

注:以安徽省政策核定价格计,即P1=0.056 元 /m3。

式中:W1——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计量点总水量;

W2——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终端计量点总水量;

P1——省政府政策核定供水价格,为0.056元/m3;

P2——末级渠系水价;

P——三十岗末级渠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终端水价。

三、建议与措施

(一)组织措施

成立滁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由物价局、发改委、水务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

(二)资金保障

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投资主体为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地方农民投工投劳。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来保证农民投工投劳,在农民投工投劳积极的地方首先开展末级渠系改造,然后在全灌区进行推广。

(三)政策建议

明确末级渠系产权,建立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实现灌区良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专栏编辑:张 帆)

安徽省长丰县水务局 231100)

猜你喜欢

渠系末级水费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管爆管分析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
基于无人机DEM的灌区渠系提取方法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