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0-08-07马洪山陈海军郭景涛

治淮 2010年3期
关键词:亳州市供水量用水量

马洪山 陈海军 申 杰 郭景涛

一、基本情况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人口576.38万,面积8374km2,属淮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市耕地60.19×104hm2,有效灌溉面积 27.79×104hm2,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市,已初步建立起农业灌溉框架体系。近年,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亳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水资源现状

(一)多年平均水资源

亳州市区域多年平均降水深857.3mm,降水量 71.79×108m3。境内拥有涡河、西淝河、芡河、茨淮新河、包河等大中型河道149条,均为平原型。该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2.91×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4.1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 m3/人,不到全省平均数的1/2。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

该市境内现有大中型水闸378座,固定机电排灌站2818处7.0kW,机电井5.83万眼,万亩以上灌区19处,节水灌溉工程410处5.47×104hm2,农村饮水供水工程240处。

现状年2007年亳州市总供水量7.41×108m3,其中地表水 3.79×108m3,地下水3.62×108m3。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2.48×108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65.4%;提水工程供水1.09×108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28.8%。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为2.78×108m3,占地下水供水量的76.8%;深层地下水供水量为0.84×108m3,占地下水供水量的23.2%。用水量主要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43.9%、工业用水占28.5%、生活用水占17.4%,林牧渔和绿化等用水量占10.2%。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时空分布不均衡

该市降雨季节集中在夏季6~8月间,占年降水的70%以上。地表水资源量年际间变幅大,最大年地表水资源量是2005年33.91×108m3,最小是1994年1.29×108m3,最大与最小年地表水资源量相差25倍之多。

(二)水污染日益严重

该市人口密集、传统工业集中,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加之上游外来污水,致使全市几乎所有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尤其是涡河、包河、亳宋河等河道严重污染,有时竟达劣V类,地下水同时被污染,尤其是城区,受污范围已扩大到郊区及周边农村。

(三)供需矛盾逐步加剧

该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m3,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步加大,现有77条大中沟缺少涵闸控制,不能蓄水保水,加之缺少大型平原水库等蓄水工程,无法实现蓄丰济枯、平衡采补,且亳州原有供水主水源大多多年未经治理,河道淤积,蓄水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加剧了该水资源供需矛盾。

(四)水资源浪费普遍严重存在

一是水资源的高耗低效。该市农业生产灌溉采用大水漫灌或手持管带简易喷灌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仅有30%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价格杠杆失灵,难以实现计划和节约用水。长期以来,该市城镇自来水水价过低,仅1.6元/m3,而农村基本就没有实行水费征收,纵容了水资源的高消费。三是供水设施落后,输水损耗严重。该市供水管道、灌溉渠系等许多工程年久失修,爆管跑水、渠系渗漏频频发生,加之隐性和恶性的破坏等输水损耗数量惊人。

(五)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完善

目前,该市供水、节水、排水及水质监测分别由不同单位和机构来管理,职能交叉,无法形成执法合力,造成规划与开发脱节,取用与保护分离,责任与权利错位,出现管理盲点,对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保护十分不利。

四、水资源供需预测

(一)需水量预测

亳州市实际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现状年为100L/(人·日),规划年2010年城市人均生活用水指标取120L/(人·日),规划年2020年取150L/(人·日);农村实际人均生活用水量现状年为65L/(人·日),规划年2010年取70L/(人·日),规划年2020年取80L/(人·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提高,农业灌溉用水量逐渐减少,但灌溉亩数将稍有增加,因此灌溉用水量不会有大的增加,预测农业灌溉用水量规划年与现状年持平;工业用水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将较现状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规划年2010年工业用水量按现状年的1.2倍计算,规划年2020年工业用水量按2010年的1.5倍计算;建设、公共绿化、环境等其他用水量规划年2010年按现状年的1.2倍计算,规划年2020年按2010年的1.5倍计算。经计算,亳州市保证率75%的年份,现状年2007年、规划年2010和2020年需水量分别为8.22×108m3、9.221×108m3和 11.64×108m3。

(二)供水量分析

根据亳州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和现状年2007年地表径流量和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推得亳州市保证率为75%的年份地表径流量为3.526×108m3;根据《安徽省亳州市第三水厂水源地勘察评价简报》及《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综合考虑,取可开采模数4.6×104m3/km2·a计算,亳州市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3.852×108m3,合计保证率为75%的年份,供水量仅为7.378×108m3。

(三)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需水量和供水量计算,亳州市保证率75%的年份,现状年2007年、规划年2010年和2020年需水量分别为 8.22×108m3、9.221×108m3和11.64×108m3,供水量为 7.378×108m3,供需差分别为 0.842×108m3、1.843×108m3和 4.262×108m3,缺水率分别为10.2%、20.0%和36.6%。由此可以看出,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相当严重。

五、基本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全社会掀起宣传水资源方针政策和法规的热潮,使人们逐步认识水的重要性、缺水的严重性,调动人们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秩序、爱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环境。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亳州市正在加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从需水量和根本改变水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考虑,需要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特别是节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先行。要合理利用国家及各级政府设立的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与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用水户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广泛鼓励用水户投资投劳,引导、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实现投资多元化,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

(三)加快推进管理体制转型

当前,该市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过渡的关键阶段,必须把需水管理的理念体现在实现水资源价值的各个环节,依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合理划分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事权和职责范围,大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资源管理体制转型完善,加强行政区域内涉水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尽快建立“一龙管水、合力治水”的管理体制。

(四)积极打造“四个水利”保可持续发展

一是打造工程水利,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洼地治理、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等治淮工程,加快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节水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以及农艺措施,有效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二是打造资源水利,根据《亳州市水功能区划》,尽快启动《亳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快推进跨流域调水和平原水库建设,积极推行水资源开源、节流和优化配置,实施阶梯水价改制,运用价格杠杆等手段强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打造民生水利,积极发展城乡供水,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给排水设施建设,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进行封闭,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尽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打造生态水利,按照《安徽省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要求,切实保护水环境,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污水处理,逐步建立人水和谐、河川秀美的水生态文明。

(五)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要想更好地节约保护水资源,就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前,迫切需要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贯彻落实“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管理,即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六、结语

亳州依水而兴,因水而盛,要想更好地建设亳州,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理念,进一步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依法治水,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和工业的持续增长

猜你喜欢

亳州市供水量用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文旅强市步铿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松鹤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