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射阳县“次高地”排涝降渍

2010-08-07唐良禾

治淮 2010年3期
关键词:射阳县洪涝高地

唐良禾

一、概述

射阳县地理位置特殊,里下河地区泄洪入海的四条主要河道中有三条(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横穿境内,东临黄海,地势低洼,属苏北沿海垦区。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涝、降渍、灌溉等一整套的水利工程体系。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处入海尾闾的射阳县水情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以射阳县特庸水利站汛期实测新洋港水位记录为例,1990~1999年,该站汛期水位超过+1.60m(废黄河基准)以上的有1990年和1991年;2000~2009年,该站汛期水位超过+1.60m以上的有5年,分别是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其中2007年汛期先后发生两次洪涝灾害。其次,洪涝滞留时间延长,1990~1999年间的2次洪涝,水位从+1.6m上涨至下降到+1.6m以下只有6d,而2003年长达 22d,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都维持在13~16d之间。再次,洪涝发生时水位上涨快,通常达到警戒水位后,在1~2d内就会成涝成灾,2006年汛期甚至一夜成灾,水位在8h内上涨1.2m。

由于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洪涝来势猛,原来凭借高地优势,通过境内河道(运棉河、利民河)自排入海的“次高地”已不能再按“次高地”对待,需全部按圩区规划治理。近年来,射阳县投入60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东移、三凤、两张一合、长东等地区二十万亩次高地的治理。但目前仍有近四十万亩的次高地仍处于无设防状态。汛期水位超过+1.6m时,成片的田块浸渍在水中。

二、次高地匡圩的规划和实践

射阳县次高地一般高程在+1.6m~+2.1m之间,周边乡镇通常种植棉旱作物为主,农田沟系主要作用是排涝降渍。农田规划的典型布局南北向布以大沟,大沟间距900m,东西向布以中沟,中沟间距500m,田块地势较平整,大中沟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开挖,所开挖的积土分布在河道两侧30m范围内,自然形成了四周高于田块的格局,居民点沿大中沟边布设,河道两侧30m范围内河道开挖积土的顶高程通常在+2.5m左右,田块高程在+1.6m~2.1m之间。在自排入海不畅的情况下,汛期大中沟成了滞洪和积涝河道,田块常浸泡在洪涝水中十数日,甚至数十日,农作物失收严重。

针对此状况,规划小匡圩以大中沟定匡圩,典型小匡圩面积0.45km2。在每匡圩内建设固定排涝机口两个,每个机口在洪涝发生时,架设14英寸抢排泵两台套,每台套14英寸抢排泵排量为0.20m3/s,这样排涝模数约为0.89,满足了排涝的要求。通过射阳县特庸等乡镇次高地的治理实践,证明临时抢排较成功。

射阳县境内的次高地地区大中沟匡格田块布局通常垂直于中沟每50m间隔布设条沟,每匡田条沟17条,每匡田中间一条条沟开挖成沟口6~8m的骨干沟,骨干沟的作用是集中排除条沟经田头沟汇聚的雨水(如图1)。固定机口布置在骨干沟两端入中沟处(图示1、2位置)比较恰当。固定机口以简易的洞站结合模式布局,涵洞上方建固定机口,在排涝期间关闭涵洞,将14英寸抢排泵架设在固定机口上,日常情况下抽开涵洞闸门,作排水使用。水泵采用电动机或柴油机带动,固定机口附近有三相电源的可采用10kW电动机,因露天使用电动机,要注意用电安全,包裹好缆线接头和接线盒,没有电源的地方,可采用18马力的柴油机带动,18马力柴油机在农村中较常见,可临时租用。排涝后,抢排泵、电动机或柴油机经保养后放置在室内由专人保管,以防锈蚀和人为破坏。

如果骨干沟沟口8m以上,骨干沟两侧积土的顶高程又在+2.5m左右,适宜在图示中 3(或 4)、5(或 6)位置建固定机口,造价相对较省。

每匡圩投入两台套抢排泵和电动机(或柴油机),建设两座固定机口,投入相对较小,管护费用等也较少,比较经济。

三、结语

改变次高地受涝受渍的状况,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规划建设小匡圩,以应对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从长远来看,由于水情的不断变化,将次高地完全作为圩区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防洪排涝问题才是长久大计

猜你喜欢

射阳县洪涝高地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近54 年贵州省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燕晗高地
高地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Bike-to-Work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