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2010-09-04肖春芳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华容县籽棉单株

肖春芳

(华容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南 华容 414200)

科学合理施肥,平衡农田土壤养分,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华容县属长江流域高产棉区,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在2.13万hm2左右,棉花不仅是华容县的主要经济作物,而且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必须在提高棉田土壤肥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以确保棉花稳产高产,改善纤维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华容县棉田土壤主要为紫潮泥土和紫潮沙土及红泥土,其棉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丰缺不一,导致棉花产量差异较大,已成为限制棉花持续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

平衡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的适当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通过施肥手段来调节土壤供肥与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供需平衡,找出最佳用量与适宜比例,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定量化。为此,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结合华容县棉花施肥的实际,进行了棉花“3415”测土配方田间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设计与试验经过

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方法

试验选择在华容县农科所李兴邦农户承包的棉田进行,地理位置为 N 112°31'55.6",E 29°31'22.7"。供试土种为红泥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9 g/kg,碱解 N 213 mg/kg,速效磷 20.1 mg/kg,速效钾136 mg/kg,缓效钾 300 mg/kg,pH 5.5(水土比为2.5∶1),土壤肥力中等。前作油菜,采用棉花//油菜种植模式。常年棉花籽棉产量280 kg/667m2,油菜籽产量110 kg/667m2。供试肥料:有机肥为菜饼,施用量为25 kg/667m2,商品肥氮肥为碳铵和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供试棉种为鄂杂18。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5”设计,在施用有机肥菜饼的基础上,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共15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0 m2,施肥处理设计见表1。

1.3 田间管理

棉花于2009年4月9日播种,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15,营养钵地膜覆盖育苗,用种量为0.35 kg/667m2。5月18日移栽棉花,棉花行株距为1 m×0.6 m,密度为1 111株/667m2,每小区移栽4行,每行12株,每区共计48株。5月19日施用基肥,40%的氮肥、70%的钾肥、菜饼和磷肥全部及1 kg/667m2硼肥作基肥,在棉花株距间打洞埋施(洞深10 cm),7月13日40%氮肥和30%钾肥作花铃肥,在棉花行距间打洞埋施(洞深14 cm),8月12日20%的氮作盖顶肥在棉花行距间打洞埋施(洞深8 cm),分别在蕾期和盛花期喷施助壮素,对棉株进行化控。棉花于4月16日出苗,6月28日现蕾,7月12日进入花铃期,8月18日吐絮。棉花全生育期内共防治病虫草害11次。

表1 棉花施肥处理设计 (kg/667m2)

2 主要结果及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的棉花产量及经济性状见表2。从表2中可知,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显著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增加单株果枝数、成铃数和单铃重,增加产量。MN2P2K2与 M0N0P0K0、MN0P0K0对照相比,单株果枝数分别增加36.5%和30.3%,单株成铃数分别增加53.2%和45.7%,单铃重增加11.5%和9.7%。MN2P2K2与低 N 处理(MN1P2K2、MN1P1K2、MN1P2K1)相比,单株成铃数分别增加13.5%、7.2%和13.8%。MN2P2K2与高N处理(MN3P2K2)相比,单株果枝数、成铃数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MN2P2K2与 低 P 处 理(MN2P1K2、MN1P1K2、MN2P1K1)相比,单株成铃数分别增加1.5%、7.2%和9.1%。MN2P2K2与高P处理(MN2P3K2)相比,单株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差异不显著。MN2P2K2与低K处理(MN2P2K1、MN1P2K1、MN2P1K1)相比,单株成铃数分别增加0.4%、13.8%和9.1% 。MN2P2K2与高K处理(MN2P2K3)相比,单株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N、P、K施用比例协调是棉花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调节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和改善棉花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

表2 棉花“3415”试验产量及经济性状

2.2 不同施肥处理棉花产量分析

表2显示,在施用菜饼25 kg/667m2的基础上,不同施肥处理下,籽棉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施肥处理对棉花的增产效果顺序为MN3P2K2>MN2P2K2>MN2P3K2>N2P1K2>MN2P1K1>MN1P2K2>MMN2P2K1>MN2P2K3>MN1P1K2>MN1P2K1>MN2P0K2>MN0P2K2>MN2P2K0>MN0P0K0>M0N0P0K0。从各处理中可以看出,采用有机肥与氮、磷、钾配合施用,籽棉产量显著大于缺氮处理(M0N0P0K0、MN0P0K0、MN0P2K2)和缺磷及缺钾处理。其中氮、磷、钾配合施用以MN3P2K2籽棉产量最高,比对照(M0N0P0K0)增产 72.4%;不施用氮肥(MN0P2K2)、磷肥(MN2P0K2)、钾肥(MN2P2K0)处理,籽棉产量较正常施肥量(MN2P2K2)分别减产27.5%、26.2%和28.6%。

2.3 棉花产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运用三元二次产量回归模型对不同施肥处理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将试验所测得籽棉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如下:Y=206.1+2.89 N+1.67 P+8.61 K+0.45 NP+0.02 NK+0.99 PK-0.09 N2-1.61 P2-0.65 K2(R=0.977,F=19.11)。

式中,Y为籽棉产量,N为纯氮数量,P为P2O5数量,K为K2O数量。该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指导长江流域红泥土棉田推荐施肥用。

实践证明,在棉花生产中,棉花的产量不只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常与多个因素影响有关。棉花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采用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棉花的籽棉产量。在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以钾肥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氮肥,第三为磷肥。与此同时,钾肥的施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对棉花的增产效果有一定的限度,MN2P2K3的籽棉产量反而减产14.1%;磷肥施用的效果亦与钾肥的施用效果呈同一趋势;氮肥超量施肥MN3P2K2虽未减产,但产量与MN2P2K2无显著差异,在生产上以适量施氮为宜。

2.4 边际产量与效益分析

通过对边际产量分析,设边际产量为0,则可求出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将其代入理论最高产量时的施用量:利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N=26.68 kg/667m2, 最大产量 Y=335.52 kg/667m2;P2O5=6.3 kg/667m2, 最大产量 Y=326.01 kg/667m2;K2O=11.36 kg/667m2,最大产量 Y=318.84 kg/667m2。

边际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利用求出的边际产量乘以肥料、籽棉价格比得到边际产值方程,设边际产值方程等于1,即可求出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根据市场价格,碳酸氢铵0.6元/kg、尿素1.8元/kg、过磷酸钙0.5元/kg、氯化钾3.3元/kg、籽棉6元/kg。求解得出最佳经济效益肥料施用量:利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计算N=24.3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Y=319.44 kg/667m2;P2O5=6.14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Y=321.69 kg/667m2;K2O=10.6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Y=308.7 kg/667m2。由此可以看出,棉花施肥是争取高产的基础,施肥时,除了考虑对棉花的增产外,同时还要考虑成本与效益,应选择最佳经济效益肥料施用量。

2.5 肥料利用率与土壤养分贡献率分析

肥料利用率较低亦与养分配比不合理,易挥发性氮肥品种比重过大,高浓度磷肥过多及施肥方法不当有关。本试验中,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施用肥料中的养分含量)×100%。通过计算,该试验的肥料利用率,N为25.3%,P2O5为20%,K2O为31.8%。其肥料利用率偏低,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

土壤养分作为作物生长重要的营养来源,是养分管理的重点之一。从土壤的贡献率分析,以空白区产量乘以养分系数即可得到土壤贡献率,即土壤供肥量。本试验土壤供肥量N=10 kg/667m2,P2O5=3.6 kg/667m2,K2O=8 kg/667m2,因此必须在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环境养分的基础上,做到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的损失和向环境的排放,才能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

只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缺素补素,以平衡土壤养分状况,改善土壤条件,才能满足棉花生长需求,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通过对土壤养分丰缺评价,以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即相对产量的高低作为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本试验缺素区相对产量(%)=缺素区产量/全肥区产量×100%,经计算,获得缺素区相对产量:缺N区为72.5%,缺P区为73.8%,缺K区为71.2%。

3 小结

(1)增加氮肥用量,虽然对单株果枝数、成铃数和单铃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只有在合理的N、P、K配比条件下,才能实现棉花增产增收。

(2)在试验条件下,建立了棉花产量与N、P、K肥料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施用N、P、K肥均能提高棉花产量,但过量施用,增产效果不明显。

(3)通过计算机对棉花产量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棉花获得最佳产量时的肥料用量为:N 24.38 kg/667m2、P2O56.14 kg/667m2、K2O 10.68 kg/667m2,此时棉花产量为 316.6 kg/667m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肥料[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390-410.

[2]全国农业丰收计划办公室.平衡施肥配套技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4.

[3]黄照愿.配方施肥与叶面施肥[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1-7.

[4]胡 清.平衡施肥对早稻综合效应的影响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3):113-117.

[5]古松浩,黄昭瑜,王 瑞.棉田高效种植施肥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3-9484.

[6]邹绍文,周志成,殷碧祥,等.棉花专用配方肥应用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6):20-22.

猜你喜欢

华容县籽棉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浅谈华容县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全员阅读共享快乐
籽棉加湿刍议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华容县计划深松整地1万hm2
图片新闻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