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育苗方式植棉效益比较研究

2010-09-04李玉芳李景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结铃吐絮单株

李玉芳,李景龙,何 顺

(1.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 常德 415101;2.常德市安乡县经作站,湖南 安乡 415600)

关于棉花油后直播方面的研究,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据史宏志的研究,油后棉采用中熟品种育苗移栽,早发稳长,生育协调,植株生理活性高,有效结铃期长,单株成铃23.3个,最佳结铃期内成铃比例占70.6%~78.0%,产皮棉1 488 kg/hm2,产值7 729.5元/hm2,比其他处理高20.0%~47.9%,综合效益最高;早熟品种直播,棉花晚种早发,生育进程快,营养生长期仅24~25 d,成铃期与最佳结铃期基本吻合,产皮棉1 197 kg/hm2,产值6 175.5元/hm2,由于用工投资少,劳动生产率较高,综合效益次之;采用早熟品种育苗移栽和中熟品种直播的种植方式,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为探讨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杨国正等人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初步探索出棉花油后免耕直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即选用早熟、结铃集中、上桃快的高产棉花品种,在5月中旬免耕直播,并在实施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可获得较高的皮棉产量(1 999.5 kg/hm2)。本试验主要研究棉花新型种植制度和简化模式即油后直播技术,推广现代化生产技术,建立湖南省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通过节省棉农植棉的生产成本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肥水的利用率,提高棉花产量,从而提高棉农植棉收入。为达到此目标,设不同育苗方式,通过对各处理的生育期、成铃进程、各时期的单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情况、产量性状、成本与收益等的比较,确定合适的种植制度和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湖南省安乡县。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中棉所53(中国棉花科学研究所供种)。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油后直播,定植密度5.25万株/hm2;处理2:油后基质育苗移栽,定植密度3万株/hm2;处理3:油后直播,定植密度2.4万株/hm2;处理 4(CK):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定植密度3万株/hm2。试验中用到的育苗基质、促根剂和保叶剂在经销商处购买。

每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6行,小区长10 m,行距1 m,小区净面积66.7 m2(包括重复间走道1 m);第4重复用于取样测定干物质积累。试验总净面积1 067.2 m2。栽培管理要求一致,全部精细整枝,统一施肥管理、化控管理。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生育期的调查

各处理生育期调查(表1)显示:直播处理播种迟,但出苗快,没有缓苗期,生育进程加快,出苗到现蕾只34 d,比育苗移栽的55 d缩短21 d,虽播种推迟了一个月,但正常吐絮时间只推迟10 d左右。

表1 各处理的生育期调查 (月-日)

2.2 成铃进程情况

每个小区内定10株,于7月15日开始,至10月5日结束,每10 d调查1次幼铃、成铃数。调查结果(表2)表明,7月25日前,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基质育苗移栽分别有2.1和1.5个大铃、8和7个幼铃,而直播的还没有大铃,只有少量的幼铃。虽处理1单株成铃数低于其他处理,但到收获期,每公顷成铃总数却略高于其他处理。到收获期,4处理的成铃总数分别为108.7万、90.0万、100.8万和105.3万/hm2。

表2 各处理在不同时期内的成铃、幼铃数 (个)

2.3 干物质积累情况

分别在苗期(3~4叶期)、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吐絮期5次取样,测定不同处理棉花单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第4重复取样,每小区各取4株,分小区称鲜重和干重。测得的干物质积累量的结果显示(表3):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至花铃期逐渐增加,进入花铃期后呈逐渐减少趋势。各处理间减少量顺序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表3显示:干物质积累总量表现出和成铃进程同样的趋势,前期直播棉积累少,中后期与移栽棉无明显的差异。苗期至花铃期,各处理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迟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进入花铃期后,除处理1外,处理2、处理3、处理4干物质积累呈递减的趋势,且处理1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明显的高于其他3个处理。

表3 不同生育期内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

2.4 霜前花率与僵瓣花率的调查

4 种处理的霜前花率与僵瓣花率调查结果表明:处理4、处理2霜前花率均在90%以上,其中处理2的霜前花率最高,为96.9%,其次是处理4,为93.7%,再次是处理3,为85.8%,最低的是处理1,为78.3%,未达到80%。僵瓣花率各处理均在4%左右,4处理依次为4.8%、3.7%、4.1%和3.6%,处理4和处理2较低。

2.5 产量结果

各处理的产量分重复实收,以11月10日前的收花量计为霜前花;1~3重复在9月10日、9月30日、10月20日、11月10日共4次分别采摘各小区内围正常吐絮的50铃,分装晒干、称重,计算单铃重,轧花,计算皮棉产量和衣分。

由表4可看出,利用DP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单株成铃数,油后直播2.4万株/hm2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密度和育苗方式对单株成铃数有明显的影响。单铃重,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衣分,基质育苗3万株/hm2的处理与营养钵育苗3万株/hm2的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的育苗方式对衣分有一定的影响。籽棉、皮棉产量,油后直播5.25万株/hm2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密度对皮棉和籽棉的产量有很大影响,油后直播需要保证一定的密度;不过这也与当年气候干旱适合密植有关。

表4 各处理的产量结果

2.6 成本与收益

4 处理的成本收益统计结果(表5)表明,各处理的籽棉产量和净产值成正比,其中处理1的产量与净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表5 各处理的成本与收益(平均值) (万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2008年在安乡点进行棉花油后直播示范,示范面积0.33 hm2,品种湘杂棉8号,密度1.8万株/hm2。在管理中考虑到直播棉苗期生长较快,苗期到蕾期主要采取了控制氮肥的用量,中后期注重化调,采用喷施缩节胺等方法来调节其生长发育。油后直播棉培管操作简单,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油后直播棉前期成铃数虽比移栽棉少,但中后期成铃数多(伏桃和早秋桃)、成铃集中,吐絮的时间也比较集中。虽其前期生长发育迟于移栽棉,但开花结铃强度大,集中,吐絮基本正常,没有影响纤维成熟。油后直播棉产籽棉3 088.5 kg/hm2,基本上与营养钵育苗(3 178.5 kg/hm2)的产量持平。2009年因气候特殊,吐絮期干旱少雨,僵烂花不多,定植密度大的棉花产量高于定植密度小的。而湖南常年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有一段阴雨降温期,极易烂铃,所以在采用油后直播技术时,田间密度不宜过大,可控制在3万株/hm2以内,否则易造成棉花烂铃,从而导致减产。

湖南近几年的棉花油后直播示范表明,选择适宜品种,适当增加密度,直播棉亦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于洞庭湖区,棉花培育前期天气灾害比较严重,特别是内渍,如能在5月底前直播,保证5月出苗,即可获得较好的产量。试验仅为一年,加之所设处理有限,其结果仅供参考。

[1]史宏志.不同种植方式对油后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24(2):252-260.

[2]杨国正.棉花油后免耕直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棉花,2009,(9):27-28.

[3]郭利双,李景龙,杨春安,等.2008年湖南棉花生产情况调查及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9,(6):49-50.

[4]黄晚华,刘晓波,邓 伟,等.湖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及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9,(2):61-64.

[5]陈传印.麦后直播短季棉地膜覆盖效应试验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52-6253.

[6]陈传印.麦后直播短季棉密度及叶龄模式化控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29-6730.

猜你喜欢

结铃吐絮单株
冀中地区高密种植条件下棉花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与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关系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不同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