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金双歧治疗肝硬化腹泻42例

2010-08-27林艳翠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0期
关键词:金双歧双歧脾虚

林艳翠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金双歧治疗肝硬化腹泻42例

林艳翠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配合金双歧治疗肝硬化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腹泻临床疗效。方法84例肝硬化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金双歧片,每次4.0g,每日3次;治疗组加用痛泻要方加味方。疗程均为2周。观察和评价患者腹泻情况及主要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方配合金双歧能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泻,并改善肝功能。

肝硬化腹泻 肝郁脾虚 中西医结合疗法

腹泻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作和持续易致进一步肝损伤。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配合金双歧,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西医诊断符合(1)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1]。(2)大便次数增多,≥3次/d,性状改变呈稀糊状,甚则稀水状,时间≥2周。(3)除外肠镜检查有器质性疾病及药物性因素所致腹泻者,大便常规及培养均阴性,近期未使用微生态制剂。中医证候诊断符合肝郁脾虚型[2]。肝硬化腹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8~62岁,平均(42.27±12.9)岁,失代偿期者37例;便次 >5次/d者27例,>10次/d者8例;消化道出血者3例;肝性脑病者4例。对照组42例,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27~60岁,平均(43.25±13.14)岁,失代偿期者36例;便次 >5次/d者28例,>10次/d者5例;消化道出血者2例;肝性脑病者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腹泻次数、肝硬化并发症、肝功能等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保肝、降酶、利尿、调节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同时予金双歧片(2.0g/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4.0g,每日3次。治疗组加用痛泻要方:炒白术15g,白芍15g,陈皮10g,防风6g。气郁甚者加柴胡10g,佛手9g,香附9g;脾虚甚者加用茯苓15g,升麻6g,山药20g,扁豆15g;腹痛甚者加用延胡索9g,吴茱萸6g,炙甘草6g;纳呆甚者加用焦山楂12g,神曲12g,砂仁9g;腹撑急者加用猪苓12g,泽泻12g,牛膝9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整个治疗过程大便次数及性状,(2)临床症状,(3)主要肝功能指标 ALT、TBIL、ALB。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制定。排便次数 <2次/d,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经治疗后大便次数减少1/2,大便外观成形,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经治疗后腹泻及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及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后肝功能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n=4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LT(U/L)336.00 ± 69.00 261.00 ±48.00**△327.00 ± 68.00 298.00 ± 57.00 TBIL(μmoL/L)94.10 ±28.40 60.70 ±18.50**95.30 ±28.60 77.20 ±22.50*ALB(g/L)24.00 ±7.00 38.00 ±9.00**△23.00 ±6.00 28.00 ±8.00*

3 讨论

腹泻在肝硬化患者并发症中发病率约为10% ~43.86%[3]。其机制较为复杂,公认的有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以及胆盐缺乏等原因致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而引起腹泻;另外,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调也是造成肝硬化患者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厌氧菌及杆菌数量减少,而且失调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4]。因此,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健康个体肠道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真杆菌、消化链球菌为正常生理性优势菌群[5]。金双歧制剂由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组成,数量每克达1亿个,繁殖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产生大量乳酸和醋酸,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酸化肠道抑制痢疾杆菌,并与其他厌氧菌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6]。金双歧还在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氨基酸转运及解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共存的效果[7]。

中医学认为,肝硬化性腹泻是脏腑间病变相互累及的结果。肝病日久,疏泄失职,木郁克及脾土,脾虚不运,湿浊为泄,肝责之实,脾责之虚,治疗当健脾培土,疏肝抑木。但本病虽源由肝郁脾虚,病程至此,已是肝脾两虚,在治疗上伐肝则肝愈虚,分利则气更弱,当补脾柔肝,调和止泻。因此本观察选用痛泻药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味。方中白术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白芍为臣,《汤液本草》中有“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能除”,且药味酸能养肝血,符合“肝苦急,急食酸以缓之”,配白术于土中泻木柔肝;防风可搜肝气而疏肝郁、升阳气而醒脾,且有风能胜湿之功,东垣谓防风“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陈皮辛温理气燥湿醒脾,尚能行气止痛,诸药相合,使脾健肝和,泄泻自止。

本观察表明,在金双歧加用痛泻要方加味方后,腹泻症状改善更为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2.86%,较单用金双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功能亦有更好的改善,ALT、TBIL、ALB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痛泻要方加味配合金双歧对肝硬化腹泻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的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1.

[2]汪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235.

[3]庞佑清.慢性肝病腹泻的成因与治疗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8(6):249.

[4]何鲜平,宋世雄,赵琦,等.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肝硬化腹泻41例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67.

[5]金世琳.双歧杆菌的功能:健康科学的探索[J].中国乳品工业,1999,27(3):40 -43.

[6]周笑.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967.

[7]孔力,阎晓红.金双歧制剂中三种菌苗对大鼠血清GOT、GPT、CGT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3):183-184.

R575.2

B

1004-745X(2010)10-1788-03

2010-04-29)

猜你喜欢

金双歧双歧脾虚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金双歧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
微生态制剂和奥沙拉嗪联合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