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及现代意义

2010-08-15李圣雷柳东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孟子论语

李圣雷,柳东华

(1.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重庆科技学院 艺术系,重庆 401331)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及现代意义

李圣雷1,柳东华2

(1.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重庆科技学院 艺术系,重庆 401331)

分析了“反求诸己”的语源及意蕴,认为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省”,行“忠恕”之道;“反求诸己”透视着儒家的家国本位,并非己本位;“反求诸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先秦儒家;道德实践;反求诸己;为己;现代意义

近年来,由于众多学者的奔走呼吁及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的宣传之效,中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儒学复兴及读经的潮流。排除这股潮流中炒作的因素与盲目性之外,不得不承认,当我们以一种如冯友兰先生所主张的“同情的了解”的态度来认真看待儒学时,儒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把它上升为统治思想与观念的提法是极其错误的,但不把儒学中对今天仍有价值的部分挖掘与推介给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儒学首先是一种道德伦理哲学,前辈学者对此也基本认同。儒家传统道德修养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今天对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在今天就特别值得提倡,因为许多事情只要从个人自觉做起,就不会那么难办了。本文主要限定于先秦儒家思想,并且主要谈孔子“反求诸己”的思想。

一、“反求诸己”的语源

“求诸己”的说法源于《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342与此意旨相似的说法还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318(《论语·宪问》)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国荣先生认为:“如果说‘为己’主要从道德涵养的目标上肯定了自我的价值,那末,‘求诸己’则从道德实践及德行培养的方式上,确认了自我的能力及价值,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对个体(自我)的注重。”[2]这个看法很准确,由于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可以这样认为,孔子提出的“求诸己”“为己”都是修养仁德之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求诸己”是说道德的修养要多要求自己。到了孟子那里就鲜明地提出了“反求诸己”的说法,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1]290(《孟子·离娄上》)另外在《公孙丑上》中孟子还提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1]142(《孟子·公孙丑上》)其他类似的提法还有很多处。据裘锡圭先生考证,郭店楚简佚书《成之闻之》及《国语·晋语》中已有类似话语,他由此断定佚书作者和《国语》中晋国赵衰之言都应该是以广泛流行的成语为依据的,从而他认为“反求诸己”这类思想,早在孔子、孟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3]。可以认为,类似“反求诸己”的观点古已有之,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它并不占主流或在社会中并不太普遍,孔子当时就经常发出“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哀叹,历史上是小人多君子少,能常“反求诸己”的君子少之又少。

二,“反求诸己”的意蕴

“为己”与“求诸己”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对个体(自我)的注重。孔子又提出“为仁由己”的提法,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孔子在强调道德自觉[4]。孔子说:“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1]262(《论语·颜渊》)《里仁》篇中他提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1]77(《论语·里仁》)《述而》中他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150(《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这种观点来源于他的“性相近”的说法。孔子的“为己”“求诸己”与“为仁由己”的提法,实际上是在承认主体自觉性的基础上又把“己”作为道德修养即行仁的出发点,即使君王要政行天下也必须从修养己德做起。《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章中,孔子回答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步,都是以修己为基础的,再到后来,《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的道德修养,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体现了对孔子思想的继承性。

儒家的“反求诸己”在把主体作为道德修养的立足点时,还主张注重个人的责任和个人的原因,孔子对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有很系统的一套提法。他认为,要修养仁德,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也就是“克己复礼”。礼是仁的具体行为规范,具体来讲就是四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63(《论语·颜渊》)这是在谈个人修养,并非谈政治,所以这里的“复”应为符合、按照之意,并非恢复[5]。其次,“反求诸己”意味着经常反思自己身上的责任,即“内省”。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3(《论语·里仁》)只有“内省”才能检讨自身的缺点错误,从而改过。孔子教导学生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曾子把“内省”概括为著名的“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5(《论语·学而》)这是对孔子思想准确的把握。最后,“反求诸己”还意味着“推己及人”,也就是“忠恕之道”。南宋朱熹对“忠恕”解作:“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反求诸己”与儒家道德本位论

对于儒家本位归属问题,时至今日争论依然很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儒家不突出不强调自我,并且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显示出的是“公德”意识,但这种观点目前支持者越来越少,因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目前缺少的恰恰是公德意识。第二种观点认为儒家道德是私德,是为己之学,这种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响应[5]。笔者对以上观点都有疑惑,按照第一种观点,儒家道德的确不能算是公德,但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私德,因为历朝历代都不乏为国家和人民而牺牲自己的仁人志士,对此需要辨析。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本位”。儒家道德本位论中的“本位”一词当指“以……为中心为主体”的意思,至于儒家本位论之争,就是争论儒家道德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明白这一点才能下断言儒家道德到底以什么为中心和主体,即以什么为本位。《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许建良的文章认为:三纲领、八条目的道德修养实践的途径,天下国家能否平安的关键在于个人一己的修养,即“为仁由己”,“这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坐标倾向,从自己出发到他人的思维方式在血缘轨道上面的长期实践,必然形成先自己后他人的个人中心主义、自私的习惯意识,这一事实势必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和生长,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6]这里不说“为仁由己”是否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和生长,先论证“为仁由己”是否就是己本位。己本位就是以个人为中心,儒家道德显然不是以个人为中心为主体的,因为儒家并不太强调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儒家只是以“己”作为修养工夫的原点和立足点,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手段,先修养己德,而后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夫完成道德修养,成仁成圣。显然,这是儒家道德修养的落脚点。在人伦方面,儒家对人的最低要求是齐家,最终目的是治国与平天下。在上古中国,“国”之所指不过是一县、一州、一府大小之地,当时统一的中央国家之内称为“天下”,这也影响到后来封建社会中的观念,认为“国”就是一个大的家,“家”就是一个小的国,对家庭能尽到孝慈则能对国尽忠。因此,笔者认为,儒家道德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家国本位”,这种道德既非公德也非私德,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一种可以称为“小集体主义”的道德,小则局限于家庭和家族,大则扩充至国家天下。由于这个原因历代不乏圣哲也就不难理解了,传统中缺乏社会公德也不难理解了。有的学者提出“儒家伦理精神是一种群体本位的伦理精神”[7],与本观点接近,但不如这一提法更具体。

家国本位意味着,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对个人的要求小的方面要齐其家,大的方面要治国、平天下,这决定着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个人,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角色意识中,对他人有一定的责任感。首先是对“亲”,其次对“民”,又其次对“物”等,这使中国成就了一代代的甘心为国捐躯、为人民正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但也的确忽视了个人的自主意识,使中国人根本没有“公民”的观念,因而成为中国迈向民主与法制的一大障碍。

四、“反求诸己”的当代意义

(1)礼方面的启示。孔子说的“礼”是指周礼,今天有今天的礼法,所以对于“克己复礼”的提法,今天可以赋予它新的意义,即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节。现在许多城市倡导建设文明城市,就是因为社会中存在太多不文明的现象。文明和礼仪密不可分,礼仪就是行为文明的具体规范。讲礼仪讲文明一方面是尊重他人,另一方面是尊重自己。试想,在图书馆这样的知识殿堂里,高声谈笑和公然拥吻的行为,首先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扰乱和污染了大家的心绪和视线,其次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2)“内省”的启示。现在许多道德教育活动规模很大,可收效甚小,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者没有认真地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与责任。例如,常常发现贪官在案发之前也经常讲反腐败,一方面自己腐败,另一方面要求别人不腐败,容易吗?考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清楚地看到,反复强调教育者自己必须首先有道德,出现道德问题,主张教育者要首先反思自己而不要只责怪受教育者[8]。

(3)“忠恕”的启示。“忠恕”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将心比心。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具体的事务。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一种“推己”,孟子又说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1]52(《孟子·梁惠王上》)在现实生活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毕竟很少,于是儒家又提出“推己及人”的最低要求——“恕”,这是人人都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自己,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比如厌烦别人随地吐痰,自己也不要随地吐痰,如果人人都能依此而行,人际关系又怎能不和谐呢?

近年来,许多著名学者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间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如汤一介先生认为,它可以作为全人类接受的伦理观念,也就是国际学者所称的“底线伦理”[9]。在1999年韩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伦理研讨会上,对此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如果这个观念真的能被其他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接受并遵行的话,世界也许会因之和谐许多,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又一大贡献。

[1]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杨国荣.善的里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

[3] 裘锡圭.谈谈“反求诸己”[J].文明,2005(1):8.

[4] 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9.

[5] 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0.

[6] 许建良.自己本位:儒家道德的枢机[J].人文杂志,2006(2):66.

[7] 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71.

[8] 黄首晶,李松林.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3(1):25.

[9] 汤一介.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M]∥杨晖.千年论坛:思想无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31.

Confucian Moral Cultivation of“Anti-Looking within Oneself”in Qin Dynasty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L I Shenglei1,L IU Donghua2
(1.School of Politics&Administr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2.School of A r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origin and implication of“anti-looking w ithin oneself”were analyzed.It w as considered that,the moral cultivation theory of“anti-looking w ithin oneself”,advocating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wa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cting“benevolence”.“Anti-looking w ithin oneself”means that people’s behavior should comply w 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 rop riety:do self-examination regularly,and be loyalty and consideration.“Anti-looking w ithin oneself”show s the Confucian family-and-nation-centered rather than human-centered.It has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and worth advocating.

Confucian of Qin Dynasty;moral p ractice;anti-looking w ithin oneself;for one’s ow n;modern significance

B 222.2

A

1008-9225(2010)02-0098-03

2009-09-10

李圣雷(1980-),男,河南商丘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立欣】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孟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磨刀不误砍柴工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