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0—1942年美国亲维希政府原因浅析

2010-08-15苏志龙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罗斯福法国德国

苏志龙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1940—1942年美国亲维希政府原因浅析

苏志龙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借用当事人回忆录、解密档案等原始材料,着重探讨、分析1940-1942年美国亲维希政府政策的来龙去脉,揭开历史真相,还原历史。

维希政府;贝当;丘吉尔;罗斯福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法国,使其“46天的战斗中有84 000名士兵阵亡,12万人受伤、150万人被俘”[1]。法国无力再战,6月22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与德军签订停战协定,不久迁往小城维希成为德国的傀儡,历史上称为维希政府;法军上将戴高乐痛恨法国政府屈膝投降行为,奔赴英国伦敦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抵抗德军的侵略。这样法国就出现了两个政府并立的局面。向来标榜“民主”和“自由”的美国拒不承认自由法国运动,而承认维希政府为法国合法政权,尽管美国国内舆论对此批评不断,却没有动摇美国政府贯彻这一政策的决心。

美国亲维希的原因错综复杂,通过对相关原始文献、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是决定美国执行这一政策的关键因素。

一、法国舰队和海外殖民地去向影响战局

德国虽然成功击败法国,却没有能力剥夺法国对海军和海外殖民地的管控。希特勒明白:如果强行夺取法国舰队,就会激怒维希政府,反而使法国军舰投入盟军怀抱;另外,法国投降后德国准备进攻苏联,难以分兵抢占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德国最大的利益就是保持维希的中立情况下,尽力拉拢它站在德国这边。

在此情况下,维希政府仍牢牢控制着法国在印度洋、北非和中东的殖民地。部分地区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地中海东岸叙利亚和黎巴嫩是中东要塞;突尼斯扼守直布罗陀海峡是进出地中海的咽喉;而西非之角的达喀尔,向南可以控制南大西洋,向西威胁南美洲。如果这些殖民地落入德国手中,英国将会与它的海外殖民地断绝联系,变为孤岛,进而使美国本土受到威胁。

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确定了法国的海军世界海军五强之一地位。法国虽然战败退出,但是海军舰队实力犹存,经过达尔朗海军上将更新的法国海军共有238艘舰艇。其中11艘战列舰,101艘潜水艇,还有不少炮艇、鱼雷快艇等[2]129。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在德国海军和空军打击下势力大衰,不惜租让海军基地换取美国老旧的50艘驱逐舰应付德国,而美国还没有做好参战准备。

如果维希政府顶不住希特勒压力,将舰队交予德国,德国海军将形成对英美海军压倒性优势,将是英美两国海军的灾难。1940年10月德法蒙图瓦会晤后,丘吉尔对罗斯福大喊大叫:“如果贝当出卖舰队,出卖殖民地,我们的任务就会非常严重。”[3]115不只是英国在担心,美国也为法国舰队去向忧心忡忡。1940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如果法军舰队归顺德国,我们的海军就应该在太平洋采取防御措施,必须考虑让我国大西洋舰队的大部分舰艇转移”[3]108。

与英国政府和戴高乐强行抢夺维希军舰和殖民地的策略不同,美国政府的策略更为理智和稳健,采用抚慰维希政府的策略,防止激怒对方使其彻底倒向德国,进而壮大德军力量。深思熟虑之后,罗斯福决定派出密友海军上将李海出任美国驻维希大使,李海和贝当同为行伍出身,李海的军人身份更利于拉拢贝当,“鼓励老元帅‘重振精神’,不让德国人染指法国舰队……”[4]。同时,美国还制定海运日用物资援助维希政府计划,防止饥寒交迫下的法国人民起来推翻维希政府,建立一个亲德国的政府。

1941年12月,罗斯福在给贝当的新年贺信中说道:“因此我向您重申的关于法国舰队不会被用来支持德国进行的敌对行动、也不允许轴心国利用法国领土或法国基地的保证,必将有助于加强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3]148。

二、贝当领导下的维希政府是法国人心所向

作为一战元勋,“在法国人眼中,贝当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3]78,贝当的声望得因于一战成功固守凡尔登要塞,他在1916年2月接管凡尔登前线作战任务后,提出“他们不会通过”的口号,法军在其指挥下成功固守凡尔登。之后,他又策划马恩河和亚眠攻势,挫败了德军的西线进攻,1918年11月,贝当被授予法国元帅军衔。

贝当元帅在法国的威望甚高,“一九四○年七月十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五百六十九对八十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赋予贝当以全权”[3]86,贝当领导下的维希政府得到法国民众的普遍认可。

李海写道“几乎所有的法国人,无论是在占领区还是在非占领区,且不论他们对贝当政府或其内阁成员的态度如何,都普遍热爱这位‘凡尔登的英雄’”[5]13。他将这一事实上报给国务院,为此国务院在美国本土加以证实。据一次民意测验披露,85%旅居美国的侨民和难民不赞成戴高乐将军[2]2。这样看来贝当政府在国内外是得民心的。罗斯福对驻维希大使李海说:“贝当元帅在法国人心目中以及在政府中都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他的话具有法律效力。”[3]93

维希政府内部实权派人物政见不一,博杜安和赖伐尔认为法国只有与德国合作才有出路,而达尔朗则十分痛恨英国,在此情形下,“贝当仍然认为,只有英国的胜利才能使法国重获独立”[3]89。所以,美国政府相信贝当领导下的维希政府不会轻易倒向德国,“美国政府在很长时间里都认为,贝当元帅的政权是唯一能够顶住希特勒令人生畏的要求,维护法兰西实体的因素。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3]87

“在罗斯福看来,法国的合理性是由贝当来体现的,对他可予以信任,对他周围的人则不能同样看待。”[3]93贝当元帅的政见和威望加强了美国政府对维希政府的信心。

三、维希可以作为刺探情报的基地

维希政府仍拥有外交主权,40多个国家与维希保持外交关系,日本、巴西、美国在维希都有大使馆。借助外交人员身份的掩护,“华盛顿则想把维希变成一个监听站、军事观察哨……”[3]174

“维希是间谍云集之地”,部分派往维希的美国外交官实为刺探德国情报的特工,美国使馆的助理海军武官托马斯·卡萨迪连船头船尾都分不清,“不久,我才得知他是被安插到美国大使馆的战略情报局的秘密特工人员”[5]24。“外交官们根据习惯,把一切情报,包括那些告发信,都报回了华盛顿”[3]85,同时各国驻维希的大使互通情报,了解德军动向,这对战胜德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美国驻维希的大使馆情报工作效果显著,“威尔斯和总统在来信中常指出,我们提供的情报很有价值。”[5]891942年2月11日,李海得知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夏恩霍尔斯特”号等三艘德国军舰已出港,欲穿过英吉利海峡返回德国维修,马上把这一情报发往华盛顿,英国也得到了情报,丘吉尔马上下令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截击德舰。在美军登陆北非时“我们的‘领事馆谍报人员’正频繁地向国内发回大量的重要情报,这些情报将发挥重大作用。”[3]87

美国大使馆在维希的存在为盟军刺探情报提供了便利,丘吉尔对美维关系给予肯定:“由于这种外交关系,我们得以确保观察员、情报员和监督员在法国,尤其是在北非的存在……”美国的外交政策注重于实用性,以上种种因素掣肘着美国外交策略的制定,一味讲究民主和自由反而会加大战胜德军的成本。美国政府公然与维希政府做交易,曾一度遭到国内民众和英国的激烈批评,罗斯福驳斥说:“当然,我要同达尔朗谈判,因为达尔朗要给我阿尔及尔!如果赖伐尔给我巴黎,明天我就同赖伐尔谈判!”[6]罗斯福认为,对内和对外政策都应向尽快赢得战争而采取的手段让路,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首先要赢得战争,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2]207。也正是基于这种利益最大化的思想,美国决定与维希政府建交。

从1940年7月美维建交到1942年11月美军登陆北非双方断交,美国政府一直实行亲善维希的外交策略,斥责英国和“自由法国”损害维希政府利益的行为,甚至不顾英国反对给维希物资援助,以防维希政府彻底倒向德国。美国的亲维希政府策略曾使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龌龊不断。

然而,美国政府亲维希政府的政策是有底线的。在罗斯福眼里维希政府的地位毕竟不及英国,每当同盟国与维希政府发生冲突,美国都会抛弃维希,竭力保护同盟国利益。如英军占领马达加斯加、袭击奥兰港、支持自由法国占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等事件中,美国只是口头抗议声援维希,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美国外交政策稳定了维希政府局势,防止德国力量进一步膨胀,减轻盟军取得欧洲战场胜利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获得了外交上的成功。由于美国把赌注压在维希政府这边,在1940—1942年期间里漠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导致戴高乐长期记恨美国,为战后美法两国交恶埋下了祸根。

[1] 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M].戴大洪,译.海口:南海出版社,1990:1166.

[2] 阿格隆,戴高乐与罗斯福[M].仓友衡,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3] 冈.美国档案机密[M].余德全,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4] 凯尔索迪.巨人之情:戴高乐与丘吉尔[M].周以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 李海.我在现场[M].马登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 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下册[M].陈启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6.

Reasons of U.S.for Pro-Vichy during 1940—1942

SU Zhilong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To reveal the historical truth,the United States’policy of p ro-Vichy during the year 1940 —1942 is analyzed by thememoirist of the agents concerned,declassified files and other documents.

Vichy;petain;churchill;roosevelt

K 106

A

1008-9225(2010)02-0020-03

2009-10-10

苏志龙(1982-),男,河南三门峡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田懋秀】

猜你喜欢

罗斯福法国德国
德国豹2号
法国(三)
法国(一)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