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2010-08-15曹新荣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阿勒泰市劳动力农民工

曹新荣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阿勒泰 836500)

对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曹新荣

(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 新疆阿勒泰 83650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阿勒泰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现状,针对阿勒泰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对阿勒泰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

一、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阿勒泰市是一个以农牧为主的县级市,全市农业人口71670人,其中劳动力35771人,占农村人口的49.9%。阿勒泰市委、市政府认真宣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非农收入作为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不断开辟增收新领域,全力唱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台大戏。

当前,阿勒泰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达到35771余人,而每年只有1万左右人从事务工创收。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实行“内外抓、综合抓”,既要抓农业内部增收,更要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这个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问题;全方位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坚持“政府服务引导,乡村组织登记,中介组织参与,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切实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服务机构,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能人”和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的带头作用,同时积极挖掘种养殖内部潜力,增强其吸纳农民工的能力,努力发展二、三产业等非农领域农民转移渠道,加大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使用本地农民工的力度,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大宣传动员组织农民外出开展劳务创收,基本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2007年、2008年、2009年阿勒泰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参加劳务创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分别是7325人、9210人、11514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23%、26%、30%。实现劳务收入分别是2696.52万元、3942.05万元、5045.62万元,人均劳务收入分别是3681元、4280元、4900元,拉动全市农村人均增收分别是478元、539元、579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从目前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呈现如下特点:

1.从产业分布上看,三产转移多,它产转移少。从产业分布上看:近三年阿勒泰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在2007年、2008年、2009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一产业的分别是1835人、2942人、4020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25.1%、31.9%、34.9%;2007年、2008年、2009年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分别是1736人、1790人、2376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23.7%、19.5%、20.6%,主要是建筑业和采矿业等。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分别是3754人、4478人、5118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51.2%、48.6%,44.5%。主要是旅游、运输、家政服务、城市清洁、娱乐餐饮等。其中,从事旅游业的人,占第三产业务工人数的 88.8%。这与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阿勒泰市旅游业蓬勃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热门,“农家乐”一词也便在旅游界传开。我市农家乐从无到有,至今已发展了46家。成功创建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全地区总量的100%;截至目前,已有9家农家乐荣登全疆首批百家旅游示范榜,占全地区总量的 50%。仅乡村游带动农牧民增收达1000万余元,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余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人员达2000余人。可见,三产在阿勒泰市经济发展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从流动方向上看,就地转移多,异地转移少。从我市近三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动方向来看,以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所占比例不高。主要是利用当地企业优势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2007年、2008年、2009年就地转移人数分别是4762人、6336人、9315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65.1%、68.8%、80.9%,异地转移2563人、2874人、2199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34.9%、31.2%、19.1%。如:红墩镇利用阿勒泰光明乳业技改扩建转移就业200余人、红砖厂 50余人。阿拉哈克乡利用罗布麻生产基地、收割芦苇安排370人等;县外区内转移,如在阿-布公路、阿舍勒铜矿、富蕴县铁矿务工等;区外省内转移,如组织大批量农民工到石河子采摘西红柿;在奎屯锦业纺织公司,铁路装卸公司、石河子天盛集团纺织公司务工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从流动方式上看,自发转移多,组织转移少。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我市充分依托驻奎屯办事处、奎屯和北京联络处这一平台以及地区驻奎屯办事处等单位的桥梁作用,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情况,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寻找就业岗位。同时利用广播电视、阿勒泰日报,市政府公众网等媒介,及时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健全了市、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有力提高了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但从近三年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来看,政府有组织的转移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主要以自发性转移为主。2007年、2008年、2009年自发转移劳动力分别是6039、6336人、9315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82%、69%、80%,有组织转移劳动力分别是1282人、1353人、2583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18%、31%、20%。

4.从流动时间上看,短期转移多,长期转移少。从转移的时间上看,近三年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短期为主。2007年、2008年、2009年长期在外务工分别是2857人、3786人、3538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39%、41.1%、30.7%,季节性临时外出务工分别是4468人、5424人、7976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61%、58.9%、69.3%。

二、当前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些人认为“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宁愿呆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受穷,也不愿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挣钱。农村一些妇女更是被“妇女不出远门”、“女人的智慧抵不上男人的智慧”等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农村乡村道路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尤其一些少数民族妇女有足不出户的旧习,宁愿在家闲着受穷,也不愿出来劳动致富。这是多年来制约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之所在。加之,目前仍有一些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务工创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认识上尚未完全到位,工作目标还不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呈非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一是阿勒泰市在外出打工的渠道方面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即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门路等方式。自发性、盲目性流动较普遍。有组织、成规模输出的比例不高。二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劳动技能低,所能选择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从我市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来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极少,仅占15%左右,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偏多,占85%以上,因而只能从事一般性,简单性、对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这些低教育水平、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即使找到一份工作,有的也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如去年上半年,市政府组织几位民族女青年到地区宾馆当服务员,但因汉语水平低而被用工单位退回。三是外出务工人员从业结构单一,层次较低。大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有些村民到市区蔬菜批发市场当搬运工、在建筑工地或采矿区当小工,或冬季打冰、做家政,在商店、饭店当服务员等,这些职业普遍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较低,也不稳定。

(三)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目前,各级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服务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是阿勒泰各乡镇各种劳务协会、劳务经纪人发育滞后,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加之一些行政村的道路、通信和有线电视网络不健全,得到的就业信息很有限,求职信息渠道不畅通。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建筑队的老板来乡里招工,往往是亲戚、朋友一串联,就跟着走了。没有正规的书面务工合同,也不缴纳农民工保证金,更谈不上社会保险。这一问题在阿勒泰市的外出务工人员中较为普遍。此外,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然存在。如阿勒泰市自发组织外出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有40-50%不能及时领到工资,或者拿不上全工资。可谓“活好干,钱难要”。这使许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也极大地挫伤了务工人员的积极性。

(四)城乡分割、体制滞后。事实证明,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土地流转目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当前土地流转机制不活,部分农民已不再把土地当成命根子,而是成了负担,使部分外出农民,一心挂两头,既想外出务工多挣钱,又不能荒废了自己承包的土地。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特征,这种状况决定了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即随季节出行,亦工亦农,属于两栖性质,形成了“季节性”和“侯鸟型”的务工群体。二是户籍管理没有本质的改变,农村人口基本无法向城镇迁移。进城务工农民或多或少存在同工不同酬,子女在城市入托难,上学难等问题,使其难以和城镇人享有的完全平等的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此外,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缓慢,二、三产业不发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三、加快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对策

(一)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紧紧抓住当前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阿勒泰市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用足、用活、用好促进城乡就业优惠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建立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就业信息体系以及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真正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今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来抓。

(二)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转岗转业的能力。一是要提高对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政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二是要切实抓好技能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型工业化建设、旅游业发展等,研究制定农牧民培训总体规划,坚持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以“双语”和技能培训为重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农牧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符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对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补助的有利时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工作。三是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议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将财政与农资金的培训部分、扶贫开发的培训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的培训资金捆绑起来,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把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支出范围,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四是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普及农村中小学汉语教育,大力推广农村初、高中“二加一”学习方法,促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五是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工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六是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立足于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为每个农户培训一个技能人才的目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能只把它当作一般性工作来抓,应该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尽快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改变当前临时机构,临时人员的状况,进一步落实各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构经费,人员、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科学的指导,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此外,要以人为本,善待农民,尽快出台扶持农村劳动力在公平就业、培训、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和建立健全农民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同等就业条件。

(四)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一是要从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清理和纠正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规定和做法,不断完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二是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和转移情况,建立健全有组织、开放性、城乡统筹的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以及面向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政府要宏观管理和引导,继续扶持引导农村劳动力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促进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四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搞好输入地的沟通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服务和管理,认真解决农民工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搞好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效减少农民”战略,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大量吸收农民进城转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而有序的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推进。一是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城镇试行开放式户籍管理,简化农民工进城落户程序和手续,真正突破“非农”界限。二是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居民就业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立足城乡统筹就业,形成开放有序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环境。三是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消除农民工进城后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社区服务、住房、劳动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受到的歧视,还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四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流转,让外出务工农民选择合理方式处理自己的土地,并从土地转让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民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就业机制。

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千载难逢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非农收入作为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不断开辟增收新领域,为推进阿勒泰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条件。

曹新荣(1977-),女,山东昌邑人,阿勒泰地委党校助理讲师。

2010-09-17

猜你喜欢

阿勒泰市劳动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阿勒泰雾凇美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阿勒泰市规模化种植罗布麻的气候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