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工作是一种融入教师生命激情的事业——谈高校教学特点与青年教师成长

2010-08-15李定仁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教育系讲稿助教

李定仁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文革前高校是怎样培养青年教师的

1960年,中央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文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 “高教60条”。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试行。“高教60条”颁布的背景是什么呢?当时,就是要总结我国1958年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以教学为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是1960年毕业留校的,当时毕业的学生只要留在高校都是助教,没有像现在一毕业就有讲师,或破格的副教授等。那个时候,学校是怎样培养助教的呢?现在回想起来,大体上有四个方面。

(一)配备指导教师

当时,大学生留校以后,助教是3年内不让开课的。当然,除了技能型的老师可以开课外——比如音体美老师,其他系的助教在3年中间不承担教学任务。那么,助教在学校干什么呢?学校给他们配备指导教师 (副教授以上的老教师才能有资格当指导教师),助教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写了什么读书报告,……这些要经常定期进行汇报,导师对助教的要求是非常严的。当时我的导师是陈震东教授,很多人并不了解他,因为他去世得很早。他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具有美国国籍,但他时刻怀念祖国,思想非常进步。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回国后,他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后因西北师范学院去京要人,他又放弃在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支援西部,来到西北师范学院任教。陈震东教授不仅思想进步,而且学识渊博,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等方面发表过许多论文,特别是在196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国内出版的第一部这方面的专著,在教育学术界很有影响。陈震东教授对青年教师不仅从教学上给予指导与严格训练,更重要的是在学术上进行培养,使得青年教师适应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制定培养规划

助教的培养要制定三年规划,三年内在思想政治上、业务上达到什么要求,通过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的要求。具体来说,每一年干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都需要一个具体的、翔实的、切合实际的培养规划。制订了培训计划后就要严格按计划执行,这样就可以保障青年教师的顺利成长。

(三)打好理论基础

青年教师的培养强调厚基础、强能力。根据助教的不同专业分工,分别打好不同的理论基础。例如,搞外国教育史的,要打好世界通史、外国哲学史的基础;搞教育统计的,要打好数学基础;搞心理学的,要打好生理学知识的基础。

(四)严格教学规范训练

严格教学规范训练,就是要求青年教师有 “强能力”,会教书,有从教的能力。怎样训练呢?

1.听课。第一年要求助教系统听完一门课,这门课就是你将来要讲的课。比如我是讲外国教育史的,那就要从头到尾听一门外国教育史的课。这时候的听课和当学生时候的听课就不一样了。这时候的听课听什么呢,要听老师是怎么讲的——老师是怎么讲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的,他怎么样安排课堂教学的,他怎么样运用教学方法的,他怎样组织课堂讨论的。总的来说,这时候的听课要着重从教的角度去听一门课,以便从老教师那里学习从教的本领。

2.参与教学工作各个环节。除了系统听完一门课外,助教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说(1)辅导,文革前高校上课都要安排课外辅导 (现在好像没有了),基本上是2∶1,就是说一个礼拜上4节课,你必须同时安排2节课的课外辅导。那么谁来辅导,助教要参加。在什么地方辅导?那个时候一般有固定教室,这个教室是自习教室,到时候老师就来了,有时候也安排在学生宿舍。你想,那个时候学生哪里有不上晚自习的呢?那不可能,学校基本上在晚自习时间安排课外辅导,助教要参加课外辅导。这也是对助教的一种基本训练。(2)助教要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助教熟悉教材和组织课堂讨论的能力。(3)助教要参加学生的口试,那个时候考试形式很强调口试,一方面老师和学生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考核,学生怎么可能作弊呢?学生抽一个题签,稍作准备,然后马上到这里来进行口试,口试的时候要面对老师——一般来说有两三个老师,其中有一个是助教。(4)助教还要参加实习、见习。大家想一想,作为一个助教要在三年中受到这样严格的训练,他怎么能不会教书呢?他怎么又能不会上课呢?

3.送审讲稿和试讲。在经过这些训练之后,助教要准备上课。上课前先要送审讲稿。就是把准备的讲稿送给导师审查,导师也不会从头到尾地看,他只是从中抽查。记得我当时把我的讲稿送去以后,陈震东教授前后翻了翻,完了就说:“你这个稿子拿回去重抄一下,写的字不太好。”陈震东教授虽然从小在美国长大,但是他的汉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对助教的严格要求由此可见一斑。讲稿审完了,就要进行试讲。试讲是直接给学生上课,要给学生讲两三节课,试讲的过程中有四五个老教师坐在后面听,试讲通过了,才可以正式上课。助教经过了这样一个严格的训练,怎么能够不熟悉教学工作呢?

所以,这样的历史经验,今天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合理借鉴的。我讲这样一个过程是想让我们的青年教师知道,你是不是经过这样一个磨练?你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个严格的磨练,你就要赶紧补课。我们经常喊提高,怎么提高?要从加强师资的培养做起。

二、教育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我校教育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大体经历了兴起、衰亡、恢复和繁荣四个阶段。我基本上都参加了,所以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个过程讲一讲。它有很多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个经验教训的一根主线是什么呢?就是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我们教育系的课程涉及面很大、涉及的人很多,当然影响也很大。如果你的课上不好,并不是你张三的个人问题,而是涉及教育学院的招牌的问题——你的这个招牌还能不能存在下去?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就是整个师资力量培养的质量问题,因为你培养的师资是将来要当老师的。

(一)教育系的兴起阶段 (1949年—1965年)

新中国建立以后,当时的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兴起阶段,教育系在全校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教育系在当时专业多,有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专业。当时一般的系都是一个专业,而且有很多教学单位都只是教研室,还没有建立系。

第二,教育系的课程涉及到全校的公共课程,影响面大。另外,当时全校各个重要部门都要从教育系人员中来选派,比如教务处长、总务处长、函授部主任、附中校长、附小校长、教学实习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第三,教育系在1960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是解放后西北师范学院最早招收研究生的系科,为后来20年后申报教学论博士点和其他硕士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师资力量很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时教育系的师资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老西北师范学院留下来的师资,比如胡国钰、刘问岫、沈庆华、郭士豪等。第二个来源是外国留学生回国,比如从瑞士留学回来的李秉德教授,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南国农教授、萧树兹教授、陈震东教授、吕方教授等,从前苏联留学回来的何玉琨老师等。这么多的留学生在一个系里面,在当时是很少有的。第三个来源是从京津高校来的一批大学毕业生。比如从北京师范大学来的胡德海、陈璇、黄学溥、李德琴等教师;从天津河北师院 (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学)分配来的邢志勤、李建周等教师。这些师资的构成使当时的教育系的力量非常强。当时西北师院教育系有著名的八大教授,比如胡国钰、刘问岫、李秉德、南国农、萧树滋、王文新、王明昭、杨少松等。这些教授在全国师范教育界都很有影响。当时,教育系师资力量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教授多,二是归国留学生多,三是外省籍多。这样一批师资植根西北,甘于清贫,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把事业至上、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精神,熔铸在西北师大的文化传统之中,对西部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后一辈学者产生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教育系的衰亡阶段 (1965年——1977年)

1965年学校决定撤销教育系,这在当时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既然师资力量很强,为什么要撤销?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非常不理想,当时的教育学发展水平是这样的状况:一是学生一看就懂,当时的教育学都是从凯洛夫教育学翻译过来的,教条很多,所以把教育学戏称为 “教条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系的本科学生没有办法分配。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学生分到县以后无法安排。比如说让你到中学教语文你不会,教数学你也不会。所以当时各地县教育部门的意见非常强烈。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个问题呢?因为西北师范大学以前是教育部直属的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生面向全国分配,后来改为地方院校以后,一律不能出省。学生没办法分配,你这个系还有办法存在吗?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1965年的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的弦已经拉得很紧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要 “四清”,在 “四清”运动的前夕就做出了解散教育系的决定,这样一来就进入了教育系的第二个阶段,即教育系的衰亡阶段。

教育系撤销之后,成立了两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独立存在,担任一些科研任务和公共课程的教学,一个教研室有一小部分人就合并到政治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育系不存在了,老师到哪里去?于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把这支队伍全部打散分到各系,资料、图书、设备等损失惨重。我自己当时就到过三个系——政治、外语、中文系。如今看来,衰亡的根本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对待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3.教育系的恢复阶段 (1978年——1996年)

文革以后,教育系得到恢复,但是非常艰难。可以说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教育系恢复以后首先面临的是重建一支师资队伍的问题。这个时候把分散在各个系的老师开始往回收拢,然后从外边调一些老师,逐步恢复教育系。1978年,当时西北师范学院开始招生,其他系第一届招的是春季班,教育系来不及准备,招收的是秋季班。在这十多年当中,教育系做了这么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创办了四个专业,即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四个专业;第二件事情是争取了教学论、教科法、外国教育史和心理学4个硕士点,1个教学论博士点。这4个专业、4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在当时学校也是名列前茅。每年教育系招收的研究生要占到西北师范大学当年招生的半壁江山。第三件事情是在这十多年恢复的过程当中,培养了一批人才。可以说,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使教育系得以恢复元气。

(四)教育系的繁荣阶段 (1996年至今)

这一阶段就是在系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博士后工作流动站、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均达到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水平。教育学院每年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从教育系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第一,办学的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强学校强,师资兴院系兴,这是重要的历史经验。

第二,如何保持这样一个繁荣局面,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考虑的问题。每位教师都要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爱岗敬业,为教育学院今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从这个特点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到底怎样当一个好老师来搞好我们的教学。从高校教学过程来说,高校本科教学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在教学目标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专业性是由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这个特点和中小学不一样,中小学重在打基础。那么,高等学校除了传授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有一个专业性要求。所以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都要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当然我们不能把专业性理解得过于狭窄,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基础打牢。对本科大学生来说也是这样,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来学习专业。

(二)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这个探索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学,在高等学校,除了要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所以高等学校在教学上要反映学科前沿、学科争论、学科发展趋势,以至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研究?这样的一种探索性在我们的教学形式上就不限于在课堂上的唯一的一种讲授式。比如,50年前,李秉德教授给我们讲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这是一门小课,课时不多,但是他上得非常精彩、非常生动活泼。他怎么讲呢?他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比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基本理论,他讲完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后,就把学生按照5~6人分成不同小组。他说,“现在我们把理论讲完了,你们现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听课去!先听一周的课,你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听完课以后,我们再回到课堂中,开始讨论,各个小组分别汇报他们发现的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问题,下去搞研究。当时我们这个小组选的题目是 “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其纠正办法”。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通过不断地“听课—看作业—和老师谈—和学生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小组完成了自己的研究题目。各个小组把论文做好后,进行全班的大会汇报,相互交流。我们这个小组的题目当时被推荐参加教育系老师的科学论文报告会。大家想想,李先生当时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他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探究;既有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的研究性学习,又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课堂讨论。50年前李秉德先生就已经这么做了。最近几年介绍的研究性学习,我看了以后就觉得我当学生的时候不就是这么学的吗?在这里,我说的只是一个文科的教学问题,其实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的教学经常做一些验证性的、探索性的实验,也具有明显的探索性。所以我们说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这种探索性还表现在老师把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的,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当中,然后把教学中的问题引入到他的科学研究里面,使两者相互促进。

(三)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学生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独立,这个自由和独立不是说不要老师的指导,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更多的独立的学习。我们在这一点上始终没有放开,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多讲,不让学生活动、不让学生参与,这种思想观念没有解放。大家想一想,大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都具备了独立的自学的能力,他们和中小学生不一样,将近20岁的人了,而且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另外,就大学的教学本身而言,也需要大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因为我们高等学校有很多的教学活动是需要学生参与的,比如说毕业设计、见习、实习、实验、论文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这个教学观念上我们一定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如果理论上认识不到,那么实践上势必是盲目的。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有更多的实践性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系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说,要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意识、态度和方法,这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学生参与,需要学生动手、动脑,特别是一些技能性的课程。你要让他会做,把真本事教给他。在过去教育系的培养目标里面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怎么样给学生一些真本领——这些真本领不经过教育系的学习你是掌握不了的,要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技能性的东西。比如说给教育系的学生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很强的一些技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会搞心理测量、教育测量,会搞教育科学研究,经过这样的训练,那他毕业以后就不一样。所以高等学校教学中有更多的教学实践性的要求。

以上这些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如何才能当好一个老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的职业可以有不同的境界,一种境界是把教师当作职业,教书是要拿工资,拿工资要养家糊口——把教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有一种境界是把教师当作事业,要使教学的活动和自己生命活动融为一体、整合一起,这是一种事业,我们要为这种事业而奋斗。上一节课、上好了一节课这个并不难,但是长期坚持不懈,一辈子上好课,这就不容易了。这就要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生命活动,把培养优秀人才当作自己教师生命的延续和继续,这种境界就不一样了。所以要体会教师这个职业和其他的职业不同,是非常能够受到尊重的职业——我现在就有这样的体会。可以举很多例子,每年春节,我坐在电话机旁边,就像电话接线员一样,天南海北的学生打电话过来,说给我拜年了。我跟他们开玩笑说:“我这哪里是过年呀,我是给你们接电话的话务员!”但心里却是相当幸福,因为这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挂念。有的老师说上课有什么不好应付的,随便都可以讲一讲。你随便讲一讲?每一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秤。你讲得好不好,你讲得认真还是敷衍?学生都清清楚楚。你坦诚地待他,他对你这个老师终身难忘。所以我们说老师对学生要有一颗赤诚之心,作为老师教好一节课不难,可贵之处在于一辈子要教好每一节课,这就要求老师认真负责,有一个高度的责任感。

2.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

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你给学生一杯水,你要准备一桶水,而且随着你的教龄的增长,随着你的知识的丰富,可以达到一比二十、一比三十、一比五十。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而且他认为,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没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过去任教学督导委员时,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有的老师的课讲得很好,但是有的老师的课确实不敢恭维。比如有个老师讲课的时候,离不开讲稿,讲稿把他的面孔都挡住了,问题在哪里呢?对教学内容不熟,没有把内容融汇在自己的学理当中,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理解知识,他就不能离开讲稿。所以我们说有了讲稿怎么办?有了讲稿就是念讲稿吗?不是这样,讲稿是讲课用而不是念课用。讲课有什么好处呢?讲课可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感情充沛、感染学生。你想想,你念课能够有这个感情和效果吗?你光看讲稿,连学生都不看。学生在干什么?学生在学别的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教师只有对教材非常熟悉,在课堂上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对年轻老师来说,尽量把讲稿写详细一些,比如什么地方要求有感情、有板书、有典型的案例——这个典型的案例不能随便举,要科学、确切,而且要富有启发性。只有事先做好准备,你才能讲好课。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了教科书如何讲课?我们对待教科书,既要依据它,但又不能照本宣科。为什么要依据教科书进行教学,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联系的中介,是教的依据,也是学的依据,所以完全抛弃教科书,另立一套是不对的。但是依据教科书教学,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因为照本宣科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难以把知识讲活讲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有了教科书,教师要善于利用教科书,善于讲解教科书。有了教科书,教师如何讲课呢?

第一,讲基本知识的概念。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定理、定律反映的关系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讲知识的结构。就是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层次弄清,使一门课程的众多内容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

第三,讲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

第四,讲知识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是怎样从实践中提出来的?代表什么实际问题?解决什么实践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些什么学术争论?

第五,讲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面对案例,积极思考,分析论证,寻求对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有了教科书,教师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而且要求教师更认真地备课。

3.要勇于探索,参与教改实验

作为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改实验。方法从哪里来,只能从实践中来。只要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没有方法可以寻找方法。如果没有一个高度的责任心,有了方法也不会用它。你可以得过且过嘛!所以要使我们的教学不断前进,必须不断地探索,进行教改的实验。当前要学习一些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基础教育改革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前面。特别是在教学观念上的一些转变,教学形式上的变化,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我们更应该借鉴。比如高等学校里单一的讲授的方法,优点很突出的,在很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这个很经济。但是这种方法有其突出的缺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单向式的传递。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有很多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合理地组合。比如课堂讨论,文革以前课堂讨论很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课堂讨论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时间不经济。所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长处,也都有局限性。我们怎么样扬长避短、合理地组合是很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系讲稿助教
马晓军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系“童声合唱美育浸润项目”喜获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金银奖
长治学院教育系
鲍勃·迪伦受奖演说词成书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2014年音乐教育系综合音乐会
讲稿事件
讲话
美国总统讲稿是这样出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