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发展的社会教育价值

2010-08-15周松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主体人类价值

周松峰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室,福建 泉州 362000)

以人为本是实践价值的时代自觉,人是目的亦是手段,科学发展之实践就是既要从目的上关怀自身,也要从手段上予以提升。文化发展的目的、方向、内容与方式的依据也就是对人自身目的与手段的关照,关照的路径就是履行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人作为社会人,终其一生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时期的家庭教育,需要一定时期的学校教育,但作为终身学习及其教育来说更需要文化的终身社会教育。正如《易经》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化也是化人,文化作为环境,从根本上塑造人的品质。对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关注就是要从本质上体悟文化发展的意义,促进实践中的文化自觉行为,明了文化发展的规范作为。

一、主体价值的时代自觉

人是万物之灵长,是天地之心,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的社会存在,也就没有价值目的性的存在,也就没有世界绚丽多彩的创造。而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其间,人的类之价值是人之为人的理性共识,应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予以把握与守持之理念。人类只有内在的自我价值不断强化,才能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与思维,才能导引人类不断地走向真善的过程。据此,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发展之主体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以往一切社会的积极追求终究都是以人类利益增进为目标的。

在以往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价值往往甚为淡化以至于缺失,缘由就在于人自身利益追求过程中的异化与阶级对立之强化。人类的存在依托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以自足,正因如此,人类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基本问题。但是,由于需求的无穷性与刚性,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无句号的历史长过程,人们在凸显人的实践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却逐渐地淡化了自我的共同价值目的性,把人类自我价值让度于物的获取与积累而走向异化。更有甚者,在阶级社会里,人群基于私有制形成了阶级与阶层,占统治地位与优势的阶级或阶层出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自我中心地也就不顾于另类群体的主体利益,进一步地推动与加深这一异化。异化导致的主体价值缺失使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现于商品经济关系,商品货币逐渐地走向前台,阻隔了人对自身价值的观照。阶级与阶层的形成,则使统治者首先着眼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最大化从而瓜分利益极大化方面,进而促使整个社会只见物而不见人。

强调公有制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之进步性就在于凸现人类主体共性价值并质变着阶级社会为最大多数人的运动。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不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更体现着主体价值的时代自觉: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劳动过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得以生成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从而,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更替。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也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就没有风云变幻的政治实践。社会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规律。若离开人与人的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及其发展,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科学发展正是基于这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彰显出社会主体之主动性、动力性与目的性的意义。

二、实现主体价值的路径取向

主体价值自觉的重要表现就是其实现道路的历史抉择。虽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与判断标准,实现主体价值的路径也应是科学发展;然而,更深刻地讲,人的社会存在是价值目的存在与实践中积极作为的存在的辩证统一,人的主体价值的凸现也应从两者的辩证统一中求得。一者,人的主体价值首先是目的性,是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需求的满足与根本利益的实现,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利益的获取过程中,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都要以人并且是群体的人而不是少数的统治者与优势地位的阶层之利益为准则,否则,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见物不见人的。二者,实践人之主体共同根本利益的手段是人及其对象化之物,第一位的是人,归根到底是人,只有人之聪明才智的全面提升,只有人素养的培育,才能实现人的价值目的性,才能掌控实现目的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两者的辩证统一中,最终归结为人之本身——目的的满足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手段、水平的提升本是主体提升的表现并成为目的性实现的前提条件。

价值取向于人本身也可从价值的内涵及其推演中得以考察。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实践主体价值首先是满足需要的目的性。人类按照自己的本性及其身心要求,影响、转化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努力使其按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变化,并使其间创造的一切成果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而为了使社会再生产的实践能够进行,就必须彼此之间发生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往及其关系制度化、规范化,构成社会有机系统,以便保证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有效地顺利进行。就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人为实现自己目的的中介、工具、手段。人化的自然以及人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都是以人为内在的尺度。人是经济社会实践的主体,若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不可能发动和进行。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主体能力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财富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创造性成果。马克思曾经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的素质、人格、品质也是社会制度改革创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而且,人的素养、数量、结构内在地规定着需求的状况。就此,主体价值的实现终归为人之本身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主体价值的文化社会教育使命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人创造文化,文化也造就着人自身,没有文化,人什么都不是。文化与自然相区别,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内在的是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辩证统一;外在地构成人类成长及其价值观念形成的人文环境,人也就时时刻刻生存在文化的环境之中,“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人类有自己的文化,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也正是因为他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系统中,是有文化的人”[1]56。就像卡西·尔所认为的,在人类世界中,“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2]158。“任何教化的理念本身都不仅是一种理论,而是通过仪式、仪轨、习俗等方式,把自身蕴涵的文化信息带入人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教化的作用,影响到个体的人格塑成和生命成就。”[3]19孔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化存在着、发展着,也就模塑着、教育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的状况,进而形成人的价值观念。

文化化人也就是人体现文化实践的自觉性,也就是对文化进行历史的发展与选择,也就是文化社会教育的积极作为。

人类代代更替与永续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代人沐浴着前代人的文化,承受着历史文明的基因,再加上实践过程中的文化创造与成就,人类不断实现着自身提高并得以发展。然而,代际间的文化承接、同代间的文化熏陶以及其间文化的再创造大多不是自发的,而是社会有意识的自组织与抉择。对文化的自组织与选择即文化社会教育,教育的内容是文化,教育之本质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即教育用文化完善人,又通过人来丰富文化,从而发展了文化与人的内涵”[4]253,“是一种为着生成的生成过程”[5]98。社会教育是社会文化教育单位与个体对社会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内在地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始终陪伴人一生并实现主体精神需求与素养提高,也就承受着主体价值实现的历史使命。

四、文化社会教育的实践重在文化的辩证发展

人的社会教育理性必然导引着对文化的自觉发展,文化在科学发展中体现其更为深刻的社会教育作用,实践其教育的功能。实践的路径也就是文化的辩证发展:一是既保持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自觉性,又树立文化教育价值观的共识;二是在既坚持多样繁荣、又坚持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的辩证发展中求得社会教育;三是既格守文化教育的目的性,又坚持文化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与时代性。

1.在文化发展中坚守文化教育的价值共识。文化作为人的伴生物与创造物总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发展着,在历史的前期往往是不自觉的,其后往往又是自觉的。这种自觉的表征就是人们总是有意识地积极规划、推动文化的发展,使文化成为主体的自为的社会实践;并且文化的发展总是在其实践的价值目的性指导下展开,并以文化发展的选择性成就人类自身的文明。

社会主体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强调人类利益的根本性,强调人类存在的价值意义与实践主体的主导性与第一性,本质上是明示着积极实践的价值共识。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的体现也就是文化社会教育价值的达成。

文化社会教育价值共识对文化实践之根本作用就是导向性与总和性。社会主体是多样性、多层性的统一,作为主体之表现的文化也是多样式的,多样式的文化要成就其科学的发展也就必须有正确的价值指向。当我们意识到文化对人自身的社会性模塑与培育,意识到文化只有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才能造就真正的社会文明,那么也就能自觉地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积极地繁荣并规约文化发展的形式,促成文化发展总和的历史前进。否则文化发展就会是曲折而缓慢的。

2.在多样性文化繁荣的前提条件下,追求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总是多样性存在与发展着的。就历史时段适应性及其文化性质而言,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就地域的区别来说,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别;就文化社会构建来看,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有经济文化与政治文化之界定。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层性决定于历史序时发展中生产力的多水平。这种文化的多样化就象生态的多样性一样构成文化生态,有着这样的生态才促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及其进步,“文化多样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文化的多样可以储存好的和有用的做事方法、知识经验”[6]137。而从文化的需求角度观之,人的精神需求总是千差万别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就象马斯洛指出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总是刚性提升的。不同的的文化需求对应于不同的文化多样供给,文化也就在这需求与供给辩证统一中实践自己的发展,也就在这需求的满足过程中实践其社会文化教育。美国学者拉斯等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交通和传播手段日益发达,人口流动越来来越频繁,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外来的各种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样,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很难找到大家普遍承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7]299这就需要相应的多样文化比较,使人们在比较中体悟、自觉与提高,努力追寻与创造先进文化,在文化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下实践文化发展的社会教育功能。

3.坚持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时代选择。每一个历史时代之文化总是在主流文化的引导、规约之下发展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从自己的价值与利益出发来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文化的发展总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体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历史性选择,也就没有先进文化的主导与文化的进步,相反会产生诸如“劣币”驱逐“良币”的那种状态,文化的教育也就走向反面了。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文化只有在既多样又有主旋律的情况下才得以顺畅发展,也只在时代主导文化的指引下才能实践文化社会教育的价值目的性。

文化发展的逻辑推演要求文化传统与文化创造的内在结合。在人类代代相继的文化传承中,造就了各个时代的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以今天的眼光视之也就是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遵循着文化的发展规律,总是由低向高发展着的,发展着的过程中有文化的创新,更有文化的积淀、回归。在此,某一时代对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回归部分就是文化的传统。从而,没有传统文化也就没有历史时点上的文化传统,没有文化传统的现实中的发扬与进步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文化传统的历史演进展示着文化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就时点上看,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样态,但历史地看文化传统本能地又是动态的。这动态性的本质原因就在于,文化传统既然是传统文化的结果,其定有与现实相冲突或者不适应的内容需要实践中的优胜劣汰;而在现实中表现出有生命力的成份需要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实践在发展,文化传统更要在实践自我的价值中求得内容的丰富与进步。这样,在文化社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就既要充分弘扬文化传统中的先进内容,又要适应于时代的不断的诉求与创新。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力促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文化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文化形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与表现,体育、书刊、影视、网络等属于文化的传播形式,而这些形式中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思维属于文化的内容。文化社会教育实践人的培育也就是通过这些文化的形式达到文化内化于人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8]434文化内容的发展通过文化形式来实现、来展示,而文化形式作为文化的载体与表征,无不受内容的规约与决定。而且,文化与武化、工商化从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文化与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相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繁荣文化产业与事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而实现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人们的生存、安全、社会、尊重、成就等逐渐提升的刚性需求中,文化生活的要求、水平也日益提高;而且,人们在七情六欲的身心需要之下,吃穿住行医娱等需求多样化更为显现,多层性的文化生活也更显其绚丽多彩的杂多状态。对此,文化生活也应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机理实现多样化满足。并且,在以信息高科技为主要表征的现代社会里,文化日益走向全球化、大众化,文化形式要有根本性的创新,必须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依托和载体,以普世化的影视、音响、网络以及铺天盖地的出版物等为媒介,为芸芸众生工业化地生产、传送文化产品,以造就一种繁荣的文化环境,以满足大众化的日常精神消费,并就此在文化的满足之余,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

在这种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中不能只由市场经济来调控,更重要的是体现文化社会教育取向的选择性,每每注重政府对文化的宏观调节。

总之,以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审视,文化的生成及其科学发展总有一个根据与内在的尺度,这种尺度的标准就是文化的价值在于人之本身,就在于文化发展之对人的教化,其时代实践就是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彰显,实质上是文化的辩证发展及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发展抉择。相应地,文化社会教育的实践路径也就是文化自身的辩证发展。

[1]周蔚,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李景林.教化观念与儒家的未来发展[J].人文杂志,2009(1).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9).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M].关世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主体人类价值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