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写作中语言材料的提炼与积累

2010-08-15王少栋

关键词:形象性量词名称

王少栋

文章写作中语言材料的提炼与积累

王少栋

例举了量词、动词、色彩词和物象名称的运用效果。认为文章写作的艺术主要体现为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文章表达的准确、生动、形象,有赖于对语言材料的广泛积累和恰当运用。通过阅读来积累语言材料,应注意分析作品的遣词造句,注意作品涉及的各方面知识。

文章写作;语言材料;量词;动词;色彩;物象名称

我们写文章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语言文字便成了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能否自如地运用这个工具,主要决定于我们平时对语言材料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以为,对于写作而言,这里的“米”不是生活的素材,而是体现写作工具性特点的语言文字材料。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制约并影响我们写作的表达。我们在写作文章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写不下去或无话可说的情况,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没东西可写,其实日常生活中可写的很多,这不是缺乏生活的素材,而是缺少足够的语言材料。因此,对语言材料的提炼和积累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精妙的语言主要体现在形象、生动、华丽、丰富等几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语言成分就是量词、动词、色彩、名称等。

一、量词的运用

量词是体现语言艺术最细微的地方,而在日常写作中很容易被忽略。恰当地使用量词,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很多同学习惯上说“一条活鱼”,错了吗?没有错,但是能显示出写作艺术么?不能!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问题。如果说“一尾活鱼”,则因为一个“尾”字,便显得形象、生动多了,而且富有内涵。“尾”是鱼的主要特征,所以形象;鱼靠尾巴游动,用“尾”就显得生动。由于“尾”本身带有活的意思,因此直接说“一尾鱼”,也暗示了鱼是鲜活韵动的。

还有一些好的量词的运用,如:“一峰骆驼”、“一领草席”、“一尊神”、“一弯新月”、“一轮圆月”、“一钩残月”、“一款新衣”、“一抬大轿”、“一顶花轿”、“一乘小轿”、“一幢楼”、“一匹布”、“一轴画”、“一炷香”、“一挂大肠”,等等。

写“骆驼”,由于骆驼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两座高耸的驼峰,说“一匹骆驼”也不错,但用量词“匹”就不及用“峰”来得形象。再如说“一尊神”,所用量词“尊”,便表达了对神的敬重。

写新月,当然是说“一弯新月”。如说“一轮新月”,很显然是错误的。“一钩残月”,取自“残月如钩”,这里的“钩”也暗含了“残”。

去买衣服,常常可以听到“这是刚上市的新款”,由此可见“款”暗含了“新”。因此,应该说“一款新衣”。

“一抬大轿”,这里的“抬”字暗含了轿之“大”。花轿是新娘用的轿,上顶红布红花为其明显标志。“一顶花轿”,这里的“顶”字暗含了其顶之华贵、喜庆。

房子有很多种,有 “茅屋”、“窑洞”、“瓦房”、“院落”、“楼房”、“别墅”等等。这么多种房,如何使量词的运用更显丰富呢?我们平常形容房子,都用量词“间”,用得多了便很无趣。其实形容各式房子的量词都有,只是看你在平常有没有注意观察和积累了。如“几楹茅屋”“数孔窑洞”“十来重瓦房”“三进院落”“一套楼房”“一栋别墅”“一幢高楼”,等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主人与下人吃酒时,分别用的是“一桌粗酒”和“一席酒”,这里的“桌”与“席”两个简单的量词却显出了贾府尊卑分明的强烈对比。《红楼梦》对量词的运用是十分考究的,这体现在很多方面。譬如对建筑,说“一带假山”“一重山坡”“一溜回廊”“两层山门”,等等;对器皿,说“金玉如意一柄”“彩缎一端”“金寿星一尊”“沉重拐一枝”,等等;对人物,说“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一簇人”“一弯膀子”“两痕秋水”,等等。

量词在文章语言成份结构中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它在使用中也很容易被忽略,其艺术张力也不被重视。事实上,量词的大量存在,是我们汉语言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学作品艺术性的重要体现。量词运用的多少与准确程度,可以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准。

二、动词的运用

动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形象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是文章语言艺术的灵魂。

且看这一段:“她就买好了瘦牛肉,剔去筋头马脑儿,用快刀剁的细细的,撒上葱末儿,姜末儿,拌好馅儿,搁在那儿醒着。这会儿,又忙着揉面,揪剂儿,擀皮儿。一手捏着面剂儿,一手控擀面杖,那面剂儿就风车似的转,眨眼间,案板上就摆满了银元似的一片。就又一手托皮儿,一手填馅,十指一捏,就是一只菱角似的饺子。”(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这里面,细致准确又各具特色的动词将作品内容表达得淋漓酣畅,令读者叹为观止。

“文学作品是靠形象饱满,历历如绘,引人走入一个‘好像真的一样’的境界的,如果这边粗略一点,那边马虎一点,它的形象性就差劲了。”[1]146对比分析下面的例子,可以体会运用动词的标准。

例1:A.他看见领导,弯着腰,点着头奴颜卑膝地说:“××好”!B.他看见领导,哈着腰说:“××好”!

B句中,一个“哈”字,便把他奴颜卑膝的形象表露无遗。

例2:A.桌子上规规矩矩地放着一尊财神像。B.桌子上供着一尊财神像。

B句中的“供”字,明显地体现了人对“财神”的敬重。

例3:A.壁虎四脚紧紧地抓着墙上。B.壁虎紧紧地巴在墙上。

B句中的“巴”字,惟妙惟肖地摹出了壁虎紧贴墙的状态。

例4:A.他细心地在碑文上散上金粉。B.他细心地在碑文上错上金粉。

用“散”字虽也不错,但用“错”字,更能表现出细心与精致的内涵。

例5:A.他掀开被子,走下床来。B.他豁开被子,走下床来。

这里的“豁”字,更能表现出动作的力度与人物的心情。

动词的运用,要求准确形象。准确方能生动,准确方能形象。动词的准确性,可通过许多渠道来表现。首先,要与环境氛围相协调。例如:

“湖中的小岛象一只水鸭伏在那里”,这句话描述的很形象,主要体现在“伏”上,而不是“象一只水鸭”。

“夜深了……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其中“歇”字,进一步刻画出“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环境特点。

“她的坟前静静地供着一束鲜花”,这里的 “供”字,把坟前庄严、肃穆的氛围给突现出来了。

“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这里的“剔”字,把悠闲的环境氛围表现得使读者如临其境。

上面“伏”“歇”“供”“剔”这几个动词,把浓郁的环境氛围点活了。

其次,动词的运用要与人物身份相符,与人物的性格相符。人物身份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表现出的动作也截然不同。比如在《红楼梦》里,写下人对主子,常用的字眼是“捧”“退下”“散去”。同样是化妆抹粉,写粗人、奴仆时,就是“抹”、“涂”,写上等人如夫人太太时候,则用“敷”、“搽”等字眼。写作为主子的贾宝玉,多用“滚”来表现其受众人宠爱的随意任性,写王熙凤则用“扬”字来体现她作为执权者的嚣张蛮横。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摸”出几枚铜板,然后“排”在桌子上。通过“摸”“排”两个动作,孔乙己的寒碜凄怆之态便跃然纸上。这些动词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可以说是人物神韵的点腈之笔。

三、色彩词的运用

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表现生活,色彩是构成物质生活中具体事物的重要特征。“文学工作者应该培养起自己对于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造句,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2]21对色彩的敏感是重要的一部分。文章写作离不开对色彩词的选用,丰富而准确的色彩构成,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要能准确地表达色彩,首先应注意对表现色彩的词汇的积累和归类。有了丰厚的积存,才能有取之不尽的词源,有了合理的归类,才能准确自如地使用。研究颜色的专家说,现在世界上的所有颜色加在一起达60万种之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每一件东西或物品,都是有色彩的。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一般爱这样描述:“这个女孩穿着一件黄色上衣,配一条红色裙子”,而黄色与红色都有很多种,譬如鹅黄、杏黄、藤黄、蛋黄,绛红、海棠红、玫瑰红,等等。只说“黄色”或“红色”,显然是不够具体和准确的。要想做到更具体和准确,就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词语,然后分类,归入不同色系。就象画家的颜料盒一样,构筑一座完善的色彩词库。譬如:

主色(又叫纯色)有:白、蓝、红、黄、绿、青、黑、紫。复合色,是指由纯色和其它色组合而成的色。

红色有:水红、粉红、降红、铁红、枣红、朱红、硅红、栗红、酡红、杏子红、海棠红、桃红、玫瑰红、血红、棕红、橘红、鸽血红,等。

黄色有:鸭黄、鹅黄、晕黄、米黄、杏黄、蜡黄、枯黄、焦黄、柠檬黄,等。

白色有:月白、鱼肚白、银白、雅白、珍珠白、洁白、米白、象牙白、苍白、惨白、梨蕊白,等。

绿色有:葱绿、水绿、松花绿、碧绿、墨绿、油绿、草绿、军绿、苹果绿、孔雀绿、霉绿,等。

青色有:水青、豆青、铁青、乌青、石青、翠青、竹青、淡青、鬼青、藏青、瓷青、海青、蟹壳青,等。

杂色(以物入色):银色、玉色、蜜色、藕荷色、秋香色、咖啡色、卡其色、酱泥色、胶泥色、铁锈色、胭脂色、桃色、茄色、硫磺色、驼色、栗色、豆沙色、银泊色、黛色、鼻烟色、猪肝色、肉桂色,等。

色彩的形象性:单色表现过于笼统,复合色相对准确,杂色最形象。如“深红色”相对模糊,而“枣红色”就形象;“明黄色”相对模糊,而“玉色”“琥珀色”或“蜜色”就形象。再如“粉红色”与“桃红色”、“紫色”与“茄色”“葡萄色”、“土红”与“茶色”,后者显然比前者形象。形象思维是文章写作的基础,形象性的语言无疑是组成形象思维的主要载体。文章的生动形象,首先是语言的生动形象,色彩的形象性是语言形象性的一部分。因此,在描述具体事物时,要多选用形象性的色彩。

色彩的象征意义(即色彩的抽象性):色彩除了自身的自然特征外,还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蕴。色彩的抽象性对丰富文章内涵、深化文章主题、营造环境氛围、设置大的时代背景等有重要意义。

四、物象名称的积累

在写作中,物象名称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丰富多彩的名称是文章内容充实的最好体现。有不少文章的精彩内容就是靠名称来展现的,比如闻一多的《菊》,涉及鸡爪菊、绣球菊、江西腊菊、白菊,等;冰心的《樱花赞》开头就提到了多种樱花名称,如山樱、吉野樱、八重樱、郁金樱、枝垂樱、彼岸樱、菊樱,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一段,突出的亮点,就是物象名称丰富。

我们写文章出现阻塞,不是没有生活,也不是没有观察,往往是缺乏对各种物象名称的具体把握。“运用文字,首先是准确,然后才是出奇”,而要“准确”,则必须清楚各种物象的名称。

且看《红楼梦》里对王熙凤的一段描写:“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仙妃子。头上載着金丝八宝攒珠鬓,缤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其中衣饰名称很多,也很具体。我们在描述某个人衣饰时,常常显得过于笼统,如“头上戴一顶帽子,上身穿一件茄克,配一条牛仔裤”,这种写法显得很单调。戴一顶帽子,是鸭舌帽、礼帽,还是八角帽、骑士帽?亦或是一顶大盖帽?穿一件茄克,又是什么茄克,圆领的还是竖领的,长领的还是大翻领,拉链的还是系扣的?牛仔裤,也有很多种。可见,要想表达准确,则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单就衣饰穿着方面看,需要了解的衣着名称就很多,比如鞋类有运动鞋、滑板鞋、欧板鞋,等等;裤类有紧身裤、直筒裤、打腿裤、铅笔裤、高吊裤、低腰裤,等等;裙类有百褶裙、迷你裙、淑女裙、蓬蓬裙,等等。对于流行服饰,可以经常浏览时尚服装杂志,以把握流行服饰的名称、特点。对各种衣饰的描述顺序、描述方法也应当掌握,可以借鉴前人经验,多注意前人作品中精彩的服饰描写片断。

文章语言材料的提炼与积累是一个精细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随时留心。通过阅读摘抄做读书笔记来进行语言积累,这是一种有效的积累方法。但许多人的阅读摘抄,总喜欢摘些名人名言、哲人警句或生活哲理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写文章来说实用的意义不大。摘抄积累应该上升到一定高度,要注意文章的遣词造句,注意文章涉及的各方面的知识。

[1]秦牧.语林采英[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H193.6

A

1673-1999(2010)11-0144-03

王少栋(1977-),男,河南登封人,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中文系讲师,从事文艺理论与写作教学。

2010-02-18

猜你喜欢

形象性量词名称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