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

2010-08-15李卫华

关键词:诚信企业

李卫华

论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

李卫华

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程度不同地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提出了治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对策。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诚信法律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诚信经营水平。

中小企业;诚信缺失;治理;失信成本;诚信法律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诚信经济,诚信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越来越重要的原则。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达60%和50%,它们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1]。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崇尚诚信、依法经营的,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培育市场主体、营造正常的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一些中小企业程度不同地存在诚信缺失问题。这不仅影响中小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也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因此,探讨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及治理之策,对于促进中小企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00亿元,我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在5%~10%之间,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率超出10%的国际警戒线;合同交易只占整个交易量的30%,履约率仅有60%左右[2]。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尤为突出。中小企业虽然个体规模较小,但其失信行为造成的危害却非常之大。归纳起来,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失信行为将使市场秩序受到极大干扰,导致企业、银行、政府、居民等各社会利益主体互不信任、互相怀疑,正常的诚信观念遭到破坏,甚至迫使市场、企业、银行排斥诚信、拒绝诚信。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为规避交易一方隐藏信息,交易双方就需花费更多的信息搜寻成本,从而也增加了交易难度。比如为防止拖欠,一些企业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的企业甚至采取以货易货、实物抹帐的交易方式,减少了交易机会,加大了交易成本。诚信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地削弱,降低了经济效率和资金使用率。

二是加大了金融风险。银行与企业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现实经济生活中诚信的缺失,严重损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中小企业的恶意欠债、逃废债务行为,使风险集中转移到银行,导致银行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升高。为规避风险,银行只能惜贷,这就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同时,中小企业诚信缺失也阻碍了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扭曲了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正常交易关系,破坏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不利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诚信缺失使外来资金的安全和收益受到威胁,必然影响外资对我国投资环境的评价,阻碍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就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来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3]

四是诱发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一种失信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获利时,就会起到负面的示范效应,对社会道德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助长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现在不少人在谈论仇富心理,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少数企业为富不仁、不守诚信造成的。比如一些企业漠视农民工切身利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造成矛盾激化与冲突。一些中小企业不守诚信,己成为导致经济犯罪和滋生种种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温床,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内外串通、吃里扒外的恶意经营都被不守诚信掩盖了。

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诚信是赢得顾客、赢得市场的基石,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相反,失信的危害程度是不可估量的。当前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社会转型时期,既存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的企业外部治理因素,又存在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内部治理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失信成本低

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失信,首先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预期效用超过将资源用于其他活动的效用时,它便可能选择违约失信行为。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诚信法律和失信惩罚机制,我国对企业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小。企业失信成本远比守信成本低,客观上会诱发人们不讲诚信和欺诈的风气。在美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有10多部,并且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对造假,在美国可以最高处罚500万美金,加上10年徒刑[4]。在我国,按照《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对造假的惩罚性赔偿只有2倍。另一方面,由于客观的诚信评级制度缺失,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难以与失信企业相区分,守信收益低,有些原先守信的企业和个人也逐步走向失信。当企业失信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时,失信行为的财富效应激励了人们的投机取巧欲望,企业失信行为便在更大范围得以蔓延。因此,可以说失信成本低成了企业失信的动力。

2.信息不对称

按照博弈论解释,诚实守信是实现长期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因为在重复的博弈过程中,单个或一次诚信行为的利益获得会进一步巩固交易信用关系,并且促进下一次的交易行为。如果有了单个或一次交易行为的利益损失,则将影响交易信用关系和下一次的交易行为。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造成中小企业与市场经济中的其他主体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给其通过不诚信行为攫取不当利益或者将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可能。例如:中小企业对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

3.制度缺陷

市场体制的不健全诱发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寻租行为。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追逐短期利润,用商业贿赂等手段,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寻求“保持伞”,争取特殊政策,以图牟取暴利。一些部门官员为了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对失信企业多方关照,无形中纵容了失信企业的失信行为。

(二)内部因素

1.被动失信

一些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对市场预测不准,对客观环境的变化估计不足,而现实市场变化太快,致使企业无法履行合同条款。

2.自身治理的欠缺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管理,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内部透明度差,企业领导人的权利不受监督,容易滋生惟利是图、诚信缺失。为了牟利,往往不择手段。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大企业抗争,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选择保利益而丢信誉,为了获取利益,违反诚信、有悖道德也在所不惜。

三、治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短期看,重点要加强企业的外部治理,但事物的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所以从中长期来说,中小企业自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恪守诚信原则乃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外部治理,营造诚信经营的外部环境

1.健全诚信法律体系

目前,从全国的情况看,诚信体系建设还缺乏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相应的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如公共征信及其管理机构等在许多地方尚未建立。因此,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以《企业诚信基本法》为龙头,由多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组成的结构协调、功能合理、层次分明、动态开放的企业诚信法律体系。

2.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2008年6月,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失信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据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5]。为此,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要从司法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使法律真正成为维护诚信关系、保护守信人合法权益、追究失信人违约侵权责任的有力武器。

3.加大对中小企业失信行为的监督管理

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诚信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包括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资信评估体系等内容在内的社会化诚信管理体系。出台强制性诚信数据收集政策,综合集成银行、工商、财政、税务、物价、质检、审计、司法等部门的信息,建立技术先进实用、数据权威可靠、覆盖面广、更新及时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根据记录的企业在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竞争行为、市场退出等过程中的诚信状况,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分级监管和分类监管,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4.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指导服务作用

商会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自律性服务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的诚信宣传和信用知识培训,通过发倡议书,制订行规行约,评选、宣传诚信企业等形式,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锤炼内功,提高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水平

1.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诚信经营意识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诚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企业管理者能否讲究诚信,是企业诚信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因此,企业诚信建设关键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和经营行为,为员工做出表率,取信自己的股东,取信外部利益群体。

2.加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诚信准则。使诚信准则真正为员工所认同,内化为员工的自控、自律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和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将诚信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外,要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来遏制诚信缺失和腐败的发生。

[1]李毅中“谈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EB/OL].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03-12.

[2]屠明国,韩淑珍.乡镇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N].六盆水日报,2009-05-07.

[3]陈喜林,刘云冰.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36).

[4]张跃铭.试论当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缺失及其规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5]阮德信.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求实,2006(9).

book=51,ebook=155

F276.3

A

1673-1999(2010)11-0051-03

李卫华(1958-),男,安徽萧县人,教授,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2010-05-03

猜你喜欢

诚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诚信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