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示范院校建设

2010-08-15王良青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竞争力办学理念

王良青

(天津职业大学 社会科学部,天津 300410)

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示范院校建设

王良青

(天津职业大学 社会科学部,天津 300410)

核心竞争力因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而备受高职院校关注。打造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把我国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通过示范院校建设平台,示范院校硬件设施极大改善,办学理念特色鲜明,执行力管理有效,铸就了一批品牌。示范院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从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

示范院校;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

2009年12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1](教高[2009]13号),有高职“211”之称的28所示范院校不负众望,全部通过验收。入选的首批示范院校正在品尝收获的喜悦,示范院校建设的成果正在惠及广大学生和教师,通过示范院校建设平台,示范院校产生的示范溢出效应正逐步地显现出来,社会认可度大大提高。目前,关于示范院校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也逐步深入,研究的角度广,既有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也有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为引领高职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示范院校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破解我国高职教育难题,打造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引领高职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重点从核心竞争力的视域重新审视示范院校建设。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特征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该文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2]。此概念提出后,西方一大批学者紧随其后,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的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显学,并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众多领域。

近年来,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职教育的研究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关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其归纳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足够特色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巨大竞争优势和持久竞争能力及充分利用资产资源整合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不易被其他院校仿效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互相影响的因素或力量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备受高职院校关注,主要由于其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性

独特性,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育和沉淀形成的,深深地根植于高职院校内部,其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学校定位、办学思想及战略决策能力、科研与转换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独特之处没有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易被别的高职院校所模仿、借鉴和学习,即使被别的高职院校所借鉴,由于应用环境不同,也不会得到明显使用效果的一种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的,高职院校在不长的发展过程中依托行业背景,有些脱胎于本科院校,因而以当时的特定方式、特定条件下吸纳、开发或培育出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相当缓慢的。因此,不同高职院校由于面临的环境、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核心竞争力必然不同。

2.价值性

价值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给用户带来长期的关键性的利益,即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学校的用户就是社会各个阶层、家庭、学生。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追求就是应该尽力对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期望承担起责任和义务的满足,也就是使用户以最少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经济消费方式,从而为高职院校获得长期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对高职院校本身来说,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的价值是隐性的、无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没有使用价值,但它可以激发、加速有形及无形价值的形成和发展,为学校创造更高的显性价值。它能为学校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整和能力和利用率,最终使学校获得超过同行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3]。

3.系统性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能力,更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具有系统性。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对分散在学校各个方面的不同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不同学科专业和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在综合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占有主导地位的核心能力。它体现的是一种有机整合体,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有效整合、有机结合。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组集合体,包括办学理念、战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并非以上五个方面简单的叠加,而是五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整体优化的结果,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4.稀缺性

在资源学派看来,企业之所以盈利是因为企业拥有独有的稀缺资源并拥有持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同样,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也具有资源的稀缺性特征。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条件和境遇,各自拥有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如质量高低不等的教学设备、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优劣不同的管理水平、长短不一的建校历史,尤其是优质学校在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风传统,这些是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与模拟的,因而存在着稀缺性。以这些稀缺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的学校,就能够提供优于其他学校的教育服务而实现较高的办学效益, 从而赢得竞争。

5.发展性

高职院校是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系统,所以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准确预测系统内外部变化,适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并且能够不断地向横向和纵向延伸,延伸辐射到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上,促使高职院校不断与时俱进,调整与保持自身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

二、示范院校建设对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1.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增长规模放缓甚至在一定的时段有可能处于下降的态势,然而办学的主体却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除了面对国际化的挑战外,国内的竞争也十分激烈,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这是因为:一是相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有的步伐,高职教育依然显得较为滞后,其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二是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高职教育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认可度低,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三是民办高校的大力发展,以其灵活的经营和管理机制,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可见,当前高职院校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既有与国外高职教育机构的竞争,也有与国内普通高校的竞争,还有与民办高校的竞争,还包括与同层次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应有的核心竞争力。

2.把我国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

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取得竞争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由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各行各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由于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还不太高,发展相对滞后,造成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同时,高素质的劳动力供不应求,人才结构的调整跟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我国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资源短缺、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布局也不尽合理,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速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打造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5]。

3.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全球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国际化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抉择和普遍战略。高职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职教育将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必将威胁我国教育的独立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与国外一流高职院校相比差距较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较差,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主体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许多高职教育市场被越来越多的国外高职院校所占领。在国际化趋势下不能简单地一概将其拒之于国门外,而是要打造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体素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找到坐标,才能占有一席之地。高职教育不仅要立足国内,而且要走向国际,才能应对全球化挑战。

三、示范院校建设对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1.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硬件设施极大改善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遴选100所高职院校作为建设单位,由中央财政分期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带动了地方财政投入50亿元, 以及行业企业投入12亿元[6]。这些资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示范院校办学的硬件设施。2009年,从通过验收的首批28所示范院校看,各示范院校建设得到的资金远远超乎以前的预想。几乎所有的示范院校资金到位情况都是100%以上,不少项目资金到位甚至达到百分之几百,而且这些资金均是专款专用。入选的示范院校本身综合水平领先,设备、经费等条件较好,示范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极大强化了示范院校的硬件优势,而这些是其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

2.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办学理念特色鲜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正确的理念引导下,才会有正确的行动[7]。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既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反映着学校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展望的精神文化,体现学校的特性和魅力,具有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能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实践,培养师生向上精神。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支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前,由于各高职院校建设历史不长,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行业特征明显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办学理念重视不够,或者虽重视但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因而没有提出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后,通过示范院校建设的平台,示范院校对办学理念重新审视,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职办学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市情、校情及高职院校为之服务的地区、行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示范院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凝练了办学理念,以其指导办学,这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以天津的几所示范院校为例,综合性的天津职业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职大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滨海新区企业说了算”,主动融入服务区域经济中,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特征明显的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合作一个企业,确定一批岗位;培养一种能力,就业一个职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是“传承校院合作精髓,共育卫生技能人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是“与企业发展同步,为企业发展服务”。这些高职院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就是以企业为中心[8]。高职院校只有树立了突出高职特色的办学理念,才能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办学理念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还要将其渗透到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头脑中,落实到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自觉实践中,表现于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上。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知识创新层出不穷、高校竞争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成为关键。

3.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执行力管理有效

示范院校是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要做到管理的示范,只有管理创新和进步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示范院校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打破了很多束缚,进行了很多具有颠覆性的改革,创设了许多管理制度,为保障示范院校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证。事实上,示范院校仍存在着“有制度不用”或“有制度不管用”的问题,为此,最主要的是解决执行力问题。

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示范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创建了独特的执行文化与思想。高职院校管理中决定成败的不是目标、计划,而是措施的执行。执行力低下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价值。执行力差,将会直接导致在贯彻办学理念、实现示范院校的目标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削弱教职员工的斗志,影响示范院校的整体发展。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示范院校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

4.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铸就了一批品牌

高职院校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 包括师资、专业、校园风貌、校园文化、教学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的总和,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高职院校品牌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综合评价的反映,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秩序、制度、管理、文化和质量的全面评价。在示范院校建设中,示范院校普遍重视品牌建设,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按照学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赢得公众的认可与社会良好的口碑,力求创造“品牌效应”。通过示范院校建设的平台,打造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

(1)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打造专业品牌。示范院校普遍根据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到地域需要与行业需要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天津职业大学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等。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师资品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实践功底。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建设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通过示范院校建设的锻造,示范院校形成了多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多位“全国优秀教学名师”、“省市自治区优秀教学名师”等。天津职业大学在示范院校建设的三年中,获得中央和天津市重点支持的专业带头人中,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学名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包装突出贡献奖”;1人荣获“天津市教学名师”称号,2人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他们就是教师的品牌,通过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带动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9]。

(3)强化教学改革,打造人才培养模式品牌。示范院校针对专业的特性和自身的情况,进行不断的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品牌。天津职业大学中央财政支持的5个重点专业,根据不同职业领域的要求建设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眼视光技术专业“课证融合‘准技师’”人才培养模式;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校会合作2+0.5+0.5”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基于教学工厂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基于系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9]。

(4)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优质课程品牌。示范院校普遍重视课程的开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职业导向、应用导向、行动导向特点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原则,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相对独立、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重视对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更新。在此基础上,示范院校努力建设精品课程,打造出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优质的课程品牌。

(5)鼓励高职教育研究,打造研究品牌。示范院校鼓励一线的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研究,总结示范院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思考并提出示范院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及建议。高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作为自己工作实践的反思,改进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相关部门及院校制定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建设好高职教育研究这一品牌,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家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在64个一等奖项目中,有8所示范院校主要负责的8个项目位居其中[10]。8所示范院校获得教育领域的此项殊荣,是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一大成果,对全国高职院校也是极大的激励,对我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和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推进示范院校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11]。

从核心竞争力视域研究示范院校建设可以看出,通过示范院校建设的平台大大提升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在办学理念的凝练、硬件设施的改善、执行力的通畅、品牌的打造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必将引领中国高职教育迈向新辉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EB/OL].(2009-12-02)[2010-02-15].http://www.tech.net.cn/page/N003/2009120200005.html.

[2]Pahalad C 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68(3):79-91.

[3]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6-147.

[4]秦英.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5]朱其训.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6]木易.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13.

[7]王向红.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8-21.

[8]百所示范高职核心办学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46-47.

[9]“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验收专栏[EB/OL].(2009-09-18)[2010-02-15]. http://221.12.38.132/shifan/page/link/2009091800001.html.

[10]梁国胜.8所高职院校承担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EB/OL].(2009-10-12)[2010-02-15]. http://www.chsi.com.cn/jyzx/200910/20091012/34747389.html.

[11]王远华.高职院校发展的品牌战略[J].成人教育,2009(5):40-41.

[责任编辑:丁金昌]

Model Colleges Construction from the Prospec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WANG Liangqing
(Social and Scientific Department,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410, China)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widely concerned by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it is unique, valuable, systematic, rare and developmental. Creat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s vital for the transfer of our people from the population pressure to human resources. Besides, the challenge of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calls for cor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colleges, model colleges have greatly upgraded their hardware, clarified their management character, improved their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created a group of brand name schools. The improvement of core competitveness of model colleges will lead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a new era.

Model colleges; Core competitiveness; Vocational education

G719.21

A

1671-4326(2010)02-0035-05

2010-02-27

天津职业大学科研项目(2008018)

王良青(1971—),男,安徽无为人, 天津职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竞争力办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