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2010-08-15陈丹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指导中华

陈丹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招生就业处,武汉430415)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陈丹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招生就业处,武汉430415)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指导的含义、特点、根据、目的、作用、意义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至今尚具参考价值。以其为指导,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黄炎培;职业指导;中华职业教育社

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是民国初期在长期的职业指导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20年代后,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提炼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把“就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出他一生反复强调的应该“关注人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指导思想,至今尚具参考价值。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

职业指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实验心理学、劳动卫生学、人体工学、社会统计学、教育科学的发展而首先在欧美兴起的[1]。这一时期,美国的职业指导发展迅速,不仅在大学开设职业指导课,出版职业指导专著,成立职业介绍所,还多次召开全国性职业指导大会,成立全国性职业指导协会并出版发行定期刊物[2]。英、法、德、日等国也都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掀起了职业指导的社会运动[1]。欧美职业指导的发展,引起了黄炎培的注意和重视。此后,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同仁做了大量的引进、实验和研究的工作,经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为具有民国时期特色、内涵丰富的职业指导理论。

1.职业指导的含义和特点

黄炎培给职业指导以明确的定义,他指出:“……用种种方法明示或暗示各种职业的意义价值和从业的准备等等,使得每个青年不要走向和他天性或天才不相近的道路。这就是职业指导。”[3]197这段话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指导要考虑年青人的身心特点,促进其发展。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4]101-102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1年开始调查全国各种职业情况,并参酌德国方法,制成七种职业教育心理测验器,“该社招生时,已实地使用过。应用科学方法于职业教育上,在中国算是第一次。”[4]15-16二是职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的意义价值指导和从业准备指导等内容。职业指导是一个开放的、相互关联的体系。横向上,可以分为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职业指导;纵向上,学校职业指导可以分为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大学职业指导,社会职业指导可以分为城市职业指导和农村职业指导[5]。三是职业指导的实施中要灵活采取多种方法。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是沟通教育与职业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黄炎培在总结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时曾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4]94他还指出:“社会是整个的。不和别部分联络,这部分休想办得好;别部分没有办好,这部分很难办好”;“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6]169-170。可见,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本身就是服务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7]。职业指导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继续的、长时期的工作,不是一时的或短时期的工作”,“是社会国家的事业,要求社会各方协同配合,共同协作”[6]168。因此,职业指导也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在办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努力使每个青年走向和他天性或天才相近的道路。

2.职业指导的根据、目的、作用和意义

黄炎培指出:“职业指导的根据有两个,一个是职业心理,一个是社会状况。职业心理,是要请专门家研究的;社会状况,是要调查的。”[8]他还认为,可以将外国人所著的职业心理方面的书翻译出来作为大家研究的资料,还可以向职业界有名人物询问关于社会状况的意见。关于职业指导的目的,黄炎培强调:“进行职业指导的第一目的在使一般青年知道职业的重要,第二目的在使各个青年知道某种职业对于自己最为适当。”[3]134黄炎培主张:“职业指导的作用在于有效帮助和促进人们天赋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以及协调人才培养和使用领域中的各种关系,谋求人与职业的最优化组合。”[1]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凡物能传之久且远,必有其存在的理由。职业指导,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苟社会分工制度一日不废,而人类天生才性一日不齐,职业指导永远存在可也。”[9]

3.职业指导的方法

黄炎培曾把职业指导的科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四点:“一、调查、发表各种职业状况及学校状况,使学生有选业、选校之根据与准备。二、测验或查询个人职业兴趣与能力,俾择适宜于己、有益于群之职业。三、调查各职业机关所需人才、各学校学科及人数,以谋供求相应。四、用出版、演讲及其他方法,宣传职业指导之重要,及发表调查、研究所得之结果。而其尤要者,在对于男女青年,用种种方法发挥其服务社会之精神,唤起其从事职业之兴味。而指导之结果,兼设职业介绍机关,是学无不用,用无不学;而更调查其所介绍之适宜与否,以供指导时之参考。此职业指导之大概方法也。”[10]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实践

黄炎培不仅以言论提倡职业指导,而且身体力行,动手从事职业指导的实践[1]。在黄炎培的领导和同仁的努力下,中华职业教育社早在1919年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当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出版了《职业指导》专刊,介绍国外职业指导情况,探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

192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部,专门开展职业状况调查,征集职业指导意见,演讲选择职业的方法,并出版了《职业实验谈》一书[11]。1923年,时任《教育与职业》杂志社主编的邹韬奋负责职业指导有关研究资料的译著工作,他先后编译出版了《职业指导》、《职业智能训练法》等专著,对职业指导的贡献很大。192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开展“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以择业基本原理和择业准备为内容,指导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或升学。1927年,成立上海职业指导所,以“求人者得人,求事者得事”为宗旨,向社会免费服务,开展了职业询问、职业测验、职业调查、职业介绍等活动。职业指导所还定期举办有关就业或升学指导的讲座、演讲和资料展示,组织介绍职业成功的青年成立“联谊会”,通过定期交流协助失业会员就业。192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上海青年会合办职业指导讲习所,专门训练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聘请多位专家讲授“职业指导概论”、“职业指导组织”、“职业心理”和“职业分析”。1929年,增设了海外职业介绍部,推荐人才去南洋工作。同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刘湛恩、潘文安著文《十年来之中国职业指导》,回顾中国近十年来职业指导发展的状况。

20世纪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还进行了“人才预测”工作。调查职业种类、职工人数、职工代谢、未来职工及要求人员数量、教育内容、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了解人才供需情况,为实施职业指导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抗日战争期间,中华职业教育社先后在重庆、成都、桂林、昆明、贵阳设立职业指导所,并举办了难民职业指导实验场、战时人才调剂协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江问渔出版《怎样办理职业指导》专著。193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联合社会各界组织“职业互助保证协会”,为介绍待业者提供担保。194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桂林成立社会服务处,同工厂、商店挂钩,办理“求业”与“用人”登记,对求业者进行职业指导,为用人单位推荐人员,“使求人者得人,求事者得事”。194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创设比乐中学,在普通中学进行职业指导实验。

三、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影响与当前实践

1.理论影响

(1)有利于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职业指导不仅要研究怎样使求职者就业,还要研究就业后怎样使事业进一步发展,包括就业后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这一观点在当今的职业指导活动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

(2)有利于促进职业指导的发展。职业指导包括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职业指导,并非仅为学生毕业前的工作;职业指导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协作;实施职业指导要从实际中所触发的问题来展开,力求对解决问题产生实效[12]。可见,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在职业改良中的作用已逐渐突显出来,有利于促进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有利于将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理清了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大力发展职业指导,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进而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当前实践

职业院校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毕业生能够较好地就业。“出口畅,入口旺”,良好的就业会进一步带动学校的招生工作,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对当今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实践,乃至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全程指导,全员参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以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业院校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培养人才,需要做极大的变革,而且有一个过程。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加强对学生的全程职业指导,增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毕业时具备较好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行学校、院(系、部)、专业三级管理,需要专职职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联合指导。

(2)加强调查与研究,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被简化为就业指导,而这样的就业指导还只是在毕业班由一些非专业人士走下过场,其效果不得而知。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应该加强调查与研究:一要调查。要调查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变化趋势及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以使职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二要研究。既要研究职业指导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也要研究心理学、普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有关问题,为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1]黄仁贤.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简论[J].发展研究,1994(7):43-45.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8:374-375.

[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成思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5]陈震环.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0(6):46-47.

[6]邵爱玲.黄炎培先生与职业指导[G]//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专刊,1987.

[7]马斌.张謇、黄炎培、陶行知职业教育就业观的内涵、特征及现实价值[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4-48.

[8]黄炎培.《职业指导号》的介绍语[M]//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职业指导.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1988:12-13.

[9]黄炎培.关于职业指导——如何办理职业指导:序[M]//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职业指导.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1988:14-15.

[10]黄炎培.对云南职业教育进行之意见[M]//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395.

[11]陈任生.各国教育的职业指导概况及吾国职业运动的回顾与展望[M]//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职业指导.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1988:353-354.

[12]李益生,冯大军.职教社历史上的职业指导活动、主张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3(1):18-19.

[责任编辑:彭干梓]

HUANG Yanpei's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Dan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Section, Wuhan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Wuhan, 430415, China)

Established after a long-term study and practice, HUANG Yanpei's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 has made a clear definition on its meaning, character, origin, purpose, function, significance and approach, which still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nowadays. Taking his thought as guidance and practicing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work in a proper way will have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Yanpei; Vocational guidanc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ook=2,ebook=121

G710

A

1671-4326(2010)02-0040-03

2010-01-14

陈丹(198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黄炎培职业指导中华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打 得 好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