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疗体育与康复训练——以腰肌劳损为案例

2010-08-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0年10期
关键词:劳损腰痛腰部

一、医疗体育的概况

1、医疗体育的内涵

医疗体育是一种主动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是一种全身康复疗法、是一种功能康复疗法,并通过运动来恢复和提高功能,这是药物治疗不能代替的。

2、医疗体育的生理保健作用

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必然会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相应的生理反应,长期锻炼后可提高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因而对由于长期患病不动或少动以及因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身体形态和功能的衰退,能起到逆转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器官功能起调节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又需不断接受来自各外周器官的刺激而保持其自身的紧张度和兴奋性,从而维护其正常功能。运动对人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刺激,缺乏体力活动可降低大脑皮质的紧张度以致引起相应神经调节能力的减弱,造成机体内平衡失调,甚至形成某些疾病。神经系统和某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并形成恶性循环。医疗体育是采用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活动方式来治疗疾病,对神经系统有较好的锻炼效果。

(2)提高运动、内脏器官的功能

形态和功能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形态破坏直接限制了功能,功能丧失可促使形态进一步破坏。骨折或脱臼后,使关节功能受到限制,长期固定可使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软骨变性退化,从而进一步破坏功能。医疗体育可加快血流,扩张血管,促进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亦可使肌纤维增粗;运动可增加关节腔的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牵伸挛缩和粘连的组织,并维持其正常形态,进一步改善功能。

(3)提高机体的代偿功能

有指导的医疗体育是促进恢复代偿功能最积极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代偿能力。如当一侧肢体功能丧失后,对侧肢体通过有计划地训练,可充分代偿该侧的功能。又如肺切除术后,进行专门的呼吸锻炼可使余肺膨胀完全,充填残腔。肋间神经麻痹而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可利用加强肠肌和腹肌活动来代偿。医疗体育可以促进形成各种反射性联系,即能促进这些代偿功能的发展。

(4)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消极情绪

运动可提高和改善人们的情绪。慢性病人由于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和对治疗丧失信心,极易导致精神抑郁,这种消极情绪常可进一步减弱人体的功能。病人主动积极地参加医疗体育活动,可以扭转消极情绪的影响。这是因为医疗体育活动可反射性提高皮层和丘脑(包括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而下丘脑是控制人体多种功能的中枢,其中包括“愉快中枢”,因而表现出良好、愉快的情绪。通过交感神经,产生营养性影响,改变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当病人看到自己参加运动,并能从中获益时,对治疗增强了信心,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二、医疗体育与腰肌劳损的康复

凡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牵拉、痉挛而产生的慢性损伤,都称腰部劳损。

1、原因和机理

(1)腰部劳损是由于反复的机械力作用于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的结果。长期弯腰负荷过多或体位姿势不良,如射箭运动中的经常性脊柱侧弯、长时间坐位工作、坐位姿势不良等,均易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使该肌被动牵张或持续收缩,造成局部供血不良,导致营养及代谢障碍。

(2)腰部反复微细损伤或急性扭伤愈合不佳。腰部微细扭伤可致有关肌肉、韧带纤维少量撕裂,出现小量出血、水肿,由于受伤组织结构不良,瘢痕粘连,耐力差,力量不足,易反复损伤形成慢性劳损性腰痛。

(3)腰部肌力弱。腰肌可因缺乏锻炼或肌肉训练不足,或因伤病影响,使肌肉体积缩小,肌力较弱,不能承受较大负荷而易劳损。

(4)脊柱畸形。腰骶部活动多,承担的压力大,如果脊柱有先天畸形(如脊柱隐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后关节突不对称等),更已引起慢性腰痛。

2、征象

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较大,有时疼痛可牵涉到臀部和大腿后、外侧,但无串麻。肌肉轻度僵直,白天运动或劳动较多,坐久或站久,由弯腰位转为直立位时,常诱发腰痛或逐渐加重,经过短期休息或平卧后疼痛可以缓解。若夜间休息充分,白天腰痛会有所减轻。由于腰部力量和耐劳能力减低,工作不能持久,做那些使腰部前倾的动作,如洗脸会感到不舒服,劳损部位有压痛点,有酸、胀、痛反应。

3、处理

按摩、体疗是治疗腰痛的重要方法。

(1)按摩疗法

对腰部劳损引起的腰部肌肉痉挛和组织粘连行之有效,能减轻或消除腰痛。常用按摩手法有:推、摩、揉、滚、叩打、弹筋、按压等,既可一次依此顺序进行,也可选择其中若干手法有机地组合应用。均可配合穴位按摩,每次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2)体疗

加强腰、腹肌锻炼,对增强肌肉弹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状态,松解粘连等都是有益的。相反,过多卧床休息是不适当的。体疗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引起疼痛和肌肉痉挛的前提下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锻炼,需持之以恒。

(3)针灸、理疗、痛点注射、内服活络止痛药等,对本病均有一定效果。

4、伤后训练

持续性腰痛者暂时停止腰部负荷及体前屈运动,要根据腰痛严重程度及训练后的反应安排运动量和强度,每次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训练内容多样化,不能“单打一”的运动。

5、预防

(1)经常进行改变体位的交叉训练,使不同的肌群有轮换休息的机会,以减轻疲劳和预防劳损。

(2)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腰、腹肌训练。腰、腹肌力量提高,有助于提高胸、腹内压,保护脊柱,预防腰肌劳损。

(3)注意循序渐进和训练节奏,以防肌肉疲劳积累。

(4)积极治疗腰部扭伤。腰部扭伤后应从事积极治疗和必要的短期休息,务必一次完全愈合,以避免尚未愈合的组织反复扭伤。

(5)参加腰部用力较多、负担较重、活动幅度大的体育运动以及伤后训练时,应佩戴护腰或宽腰带,加强保护措施。

(6)经常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期固定于一种体位。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腰部与椅子靠背板相贴,臀部尽量后移并保持固有的腰椎前凸及腰骶角,椅子宜尽拉向桌缘,防止弯腰,两足平放着地可以自由伸屈,膝关节屈曲约100°。正确的坐姿对棋类运动员和学龄儿童都是十分重要的。

(7)积极开展自我按摩或相互按摩。赛前按摩可以减少损伤,赛后按摩能消除疲劳,促进恢复。

三、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健身方法。我们在进行健身和医疗康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讲究安全、讲究实效,要简单、易学、锻炼方便,对康复训练来说,还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第二,进行健身和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可逆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可以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损害、出现疾病,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逐渐恢复健康。医疗和运动都是一种康复的方法,有一些疾病现在医学上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却能够使身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而理想的健身效果一定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坚持进行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锻炼才能够慢慢取得的。

第三,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理想的健身和康复训练效果不仅要有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和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还需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很简单,只要在锻炼以后感觉身体舒适就是合适的,如果锻炼以后感觉很疲劳或者很不舒服,那就说明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太大了。当然,运动量太小也达不到预期的健身效果。

[1]李宏滋.运动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

[2]凌月红.体育健康教育与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杨亚琴.运动康复[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年.

[4]黄力平,张钧.体育康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劳损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职业腰痛早防治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