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心理,领悟抒情散文的美

2010-08-15黄妮妮

中学语文 2010年7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领悟散文

黄妮妮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关注学生心理,领悟抒情散文的美

黄妮妮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教学情景的提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蕴含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景,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感情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柯灵的《巷》、茅盾的《白杨礼赞》、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樱花赞》。因而,抒情散文的审美性很强,非常适合情景教学。但在教学中往往强调散文中的意境审美,忽略了散文中的神韵,学生的体验、学生的心理关注基本上处于缺失层面。从学生的心理着眼,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以及思维发展过程,散文的赏析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过程。这种过程大体上的发展趋势为:心理接近——心理建构——心理领悟。在第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接近。在第二个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和抽象,学生借此理解作品的语言,形成感性认识。在第三个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推进到高级学习阶段,学生在整体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调动自己全部的人生体验,在与作品比较参照中获得独有的启迪与领悟。

一、心理接近

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把这种思想运用到抒情散文教学中,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为此,首先就要确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水平包括两方面: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老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学生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尤其要调动学生的心理认知。

下面以柯灵的《巷》来分析如何完成第一个过程。

《巷》是柯灵的一篇散文,现在这篇文章被选入了高中的语文读本中。他的散文,既追随“五四”新文学的道路,又继承了深厚的古典文学传统,风格典雅清丽,婉约细腻,自成一格。在这篇散文中,柯灵把巷的幽静与美丽推到了极致,蕴含了作者对巷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处于乱世中,能够保留一份宁静淡泊的操守,不清高独立,不同流合污,“以天地为心,造化为师,以真为骨,美为神,以宇宙万物为支,人间哀乐为怀,崇高宏远的未来为理想”(柯灵自述)。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巷》与作者柯灵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认识的,但是学生肯定学习了其他的抒情散文,对散文最典型的特征“形散神不散”有一定的理解。那么,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巷》的美呢?教师可以运用朗读、语言鉴赏、创设意境这些方法来启发学生学习《巷》。这篇散文的文字是非常优美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小巷古朴、雅致、平易、高洁的神韵。在朗读时都不敢大声,害怕破坏了小巷的幽静之美,就好像一块薄薄的玻璃,稍稍一碰就会碎,只有在慢慢诵读中才能领会那份宁静、那份淡泊、那份优雅。在讲课时,老师可以先领读这篇文章,再指导学生怎么去朗读,适当地评价学生朗读的情况,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再去仔细领会散文的美。《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优秀的散文的语言,一般是精粹简洁不拖泥带水,富于绘画美、结构美、音乐美,比如《巷》的第三段,运用了很多叠音词,“深深”“森森”“寂寂”“细细”“娉娉婷婷”“狺狺”,这些叠音词一方面增加了音律的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对巷的喜爱之情。这份美,这份喜爱之情,如果只是通过讲解,学生的印象不会很深刻,而通过朗读训练了语感,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他们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理共鸣,打下坚实的基础。《巷》的第四段,是写《巷》具有悠闲的特点,那么在朗读这段的时候,学生的节奏就要放得比较慢。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以正确的朗读 (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理越来越接近,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就为理解课文找到了一把钥匙。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配上一段古典的音乐,插上几幅江南古朴小巷的图片。学生本来对江南的巷的认识几乎是空白的,但经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味,使学生在观赏巷的图片,品味声韵美的同时,很快沉浸到古典的氛围中。

二、心理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发挥想象,加深理解,以欣赏的心理去接受作品。还是以《巷》为例,这篇抒情散文很适合审美教育的培养,除了语言美以外,这篇文章表达的情感也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比如第三段,“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让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不仅仅写了巷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表明巷虽幽静,但又不乏生机。第四段中“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让学生很容易想到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选取的景物如黄昏、藤萝、竹园、桃花杏花、夕阳、野草等看似平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这些意象都充盈于古典诗歌中,实际上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是有心的。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再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能感叹巷的美是非同寻常的。通过一个个的景物欣赏,学生在心里就慢慢地建构起了“巷”这一审美意象,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意象是一个载体,通过挖掘意象内蕴,就能较容易地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老师的分析,学生掌握了文章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同时进行一些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意象鲜活起来,直接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不仅仅是浮于感官上的认识,而是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绝不是把“巷”当作一个静的物来解读——干巴巴的进行文本的肢解造成的结果就是在脑海里没什么突出的印象。

抒情散文,因其传情达意的丰富深厚,语言运用的精彩多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内涵的美。《巷》这篇散文的美让人咀嚼而回味无穷,让读者无法不被巷的美所折服,所以把美的理念作为抒情散文教学的内容是首先考虑的要素。学生看到一篇散文课文,有时觉得文章实在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好,或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在文字上没有困难,在文章结构行文特点上,也都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概也能说出来,但至于优美的情趣、深奥的含义不知道怎样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欣赏散文的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建构起一个意象,介入感情,产生共鸣。

三、心理领悟

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作者写某篇文章一般是有某种倾向的,要么是流露出了一种感情,要么是针对当时的某种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是教学中较难把握的。感悟散文中的意象的情韵,接受散文赋予的审美教育,这只是完成了散文学习的一部分。抒情散文要分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使用一定的文学技巧,通过文学形象和文学语言而呈现出来,字里行间始终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作家是如何认识人生的,作品流露出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是否代表了社会的一种共同心理或是一类群体的感情。另外,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尤其是抒情散文寄托的感情异常浓厚,学生可透过这类文本语言领悟民族象征的文化和人类历史的文化。下面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分析如何从学生心理领悟层面来领悟散文的神韵。

《故都的秋》写的是北方的秋天,教师在讲解这篇散文时,往往会把“清”、“静”、“悲凉”作为全文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却忽略了状语“特别”二字的修饰作用。要体现“特别”,学生就需要对体现秋的典型景物如北方的秋蝉、秋雨、秋风、果树有体会,学生还需要明白描写出的特征与物、景都有联系,状物也罢,写景也罢,都不是为状物而状物、为写景而写景,而都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但仅仅停留于 “清”、“静”、“悲凉”这一层次上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带动学生去“体验”郁达夫的情感。从郁达夫寻秋的踪迹中,认识郁达夫特别的故都情结。他的审美观,他的文化底蕴,他的平民意识,他的生存状况,这一切都在他的“特别”的“清”、“静”、“悲凉”的感受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作者描写这些朴素而卑微的生命,它们转瞬而逝,使得人们给与了它们些微的怜爱。面对生活的重压,人世的践踏,转眼间也就杳无踪影了。试想,面对沉重的社会压力,饱受生活的艰辛,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还有谁去关注、去珍惜这些深沉而凄美的生命?如此看来,作者的感情是非常细腻的。把悲凉甚至死亡视为美,这种特别的审美取向,只有内心澄净如水的人才能领悟到。

《荷塘月色》在描写月下荷塘这一段中,作者运用拟人、比喻与通感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述荷花,写出其婀娜多姿、清纯可爱、充满生机的形态。学生对荷塘的这些美大都能体会出,但是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到六朝采莲、江南美景与“妻已睡熟好久了”,有这个疑问其实是没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他想独自到荷塘寻找慰藉,寻求暂时的解脱和自由。在文中他塑造了自己心中的荷塘,莲花象征高洁,出污泥而不染,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学生明白了这些后,再随着作者一起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大胆地放纵自己的思维,想想在那朦朦胧胧的月色中,荷花摇曳多姿,似有似无的空灵缥缈。当回到现实之后,方能明白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在动,进而能理解作者心里不宁静的真实原因了。老师不需要直接把知识注入给学生,而是注重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心理思维能力,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更能进行一次心灵的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领悟抒情散文的美并不是穿凿附会。例如茅盾写白杨树,固然是用来象征农民、哨兵身上体现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杨朔写蜜蜂,固然是为了赞美勤劳人民,但意象和象征义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为了挖掘散文的美而去生搬硬套一些不适合的方法,反而会弄巧成拙。教学要在了解学生的语感能力与文体沟通水平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层次,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鼓励创新,启发他们对意象的感悟力,提高心理感受力。而要达到这些,不是看课堂上的热闹与活泼,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多少。如果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效果一样会事倍功半。

也许会存在这样的想法,学生的心理领悟力与精神上的升华,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教师从外在形式上是很难发觉的。其实不然,领悟是一个内化过程,把感悟转化成内在的精神上的素质,启发学生展示对自我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理解,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塑造的重要阶段。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当学生在学习中多次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后,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提高,文化底蕴也会越来越深厚,表现出来的气质、精神面貌也会有所不同。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领悟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