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活动的文化功能

2010-08-15曹明海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
关键词:陶冶认知结构情感

曹明海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文教育作为专门的母语教育在帮助人获得语言工具,发展人的高级心理机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促进人的文化创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在语文教育作为一个与文化对话和交流活动,在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方面,主要有以下文化功能:

一、唤醒功能:唤起文化意识的觉醒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人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①文化意识在人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人的文化追求的动力源,又是文化赖以发展的动因。如果一个人没有自觉的文化意识,那么他就不会觉察到自己文化素质的局限,难以评判自己文化水平的高低优劣,也就难以产生见贤思齐之心去主动地、有选择地追求最利于自己发展的优秀文化。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多维的人,就必须全面而合理地摄取文化价值,消化于生命意识之中,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丰富生命的内容,陶冶灵魂和人格,从而达到个体生命的全面唤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具有唤醒心灵,解放人性,诱发潜能的功能,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生命感、价值感。

语文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唤醒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将语文教育理解为一个与文化对话的活动,将学生视为这一过程中的文化主体,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人,对文化有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权力。如此,他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审视自身的文化素质,意识到哪些是自己所欠缺的,并主动地追求文化、积极地调整自身。如此,当他面对文化时就不会束手无策,或只是将其当作单纯的文化知识来接受,而是能够放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摄取对自己发展最为有利的部分。经过这样反复的文化接触、文化体验的历练,他对于自身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就会日渐深刻,不再耽于肤浅,会形成一种日渐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在对文化的选择、把握、理解、创新中能够作到清醒自知。如此循环,文化眼光的犀利、文化品位的提高又使文化意识进一步明确、强烈起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归属的需要。民族是人的根,失去了民族之根,人就会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流浪,找不到精神上的归属。而将民族与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民族文化。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年轻一代只有在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其民族文化意识和自豪感才会油然而生。语文教育作为与文化对话的活动,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自豪感的唤醒功能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育作为一个与文化对话的活动,它能够唤醒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在我们实际的语文教育中,这一点却很不尽人意,讨厌学语文的学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就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语文的文化性,只将其当作工具性的语言符号机械地进行教学。汉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维系我们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它蕴涵着我们汉民族大量的文化信息。热爱源于深刻的理解,如果语文教学丢弃了文化这一本质特征,迷失于功利性的工具训练中,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与民族文化的隔膜,将使他们在正确理解民族的语言文字方面产生障碍,难以体会汉字汉语的优势和美丽。这样,且不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以说汉语、写汉字而感到自豪,即使是对语文正确流畅运用也成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蒙学读物无一不是以统一的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以丰富的文化内容为素材,并且抓住汉语压韵合律的语音特点,以琅琅上口的韵文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文字篇章简单易学,利于记诵,不但能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体验到汉语的韵律美,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沐浴着文化的熏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将语文教育视为文化过程,挖掘语文中的文化因素,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适当地对学生施以文化的熏陶,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还会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语文教育作为一个与文化对话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家国观念非常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教材堪称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宝库,特别是文学性作品更是大量记载了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壮烈的爱国事迹。屈原、岳飞、文天祥、霍去病等文臣武将的爱国之情气冲霄汉,在天地间形成一股浩然正气自不必说;即使是小人物和女性,在国家危亡之际也位卑未敢忘国忧。杜甫在诗歌中抒写着忧国忧民的情感;《殽之战》中社会地位处于末流的商人弦高在国家有难时,毅然置国家的安危于个人利益之上;《曹刿论战》中平民百姓曹刿,在大敌当前时,挺身而出;《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在国家沦亡时,以语言来坚守对祖国的热爱;李清照在北宋南迁之后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慨叹;秋瑾的豪迈的爱国情怀和大义凛然的临危不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些人都是中国真正的“脊梁”,他们的爱国壮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虽然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现代学生往往在理解和体验彼时彼地人们的爱国情感时出现偏差,甚至是误解。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与文化对话的活动,语文教育抓住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在文化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对中国的文化有整体性的认识、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了然于心的情境下来感受和体验仁人志士们对家国民族的热爱,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并能联系当下的爱国情境,油然而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认知功能: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

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认识世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自己周围的文化环境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与文化对话的活动,语文教育较以前单纯工具观指导下机械、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更有助于学生认知发展。

首先,对认知的促进表现在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上。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适应机能分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和已经形成的结构中”,而顺应则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②。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主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两个过程不断发展的,强调文化过程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分别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强调语文教育是向学生传递文化,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首先,有利于知识的同化。伽达默尔认为,语言特别是母语,能给人一种亲切感,语文教育作为我们的母语教育,因为与学生的外界语言环境相符合,所以她和学生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语文教育所传达的主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语文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在周围文化环境熏陶所形成的“前理解”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而迅速地在已有的文化积累和新的学习内容间产生联想,形成连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同化,学习也因此既饶有兴趣,又扎实牢固。将语文教育视为文化过程,就是要在教学中重视和挖掘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结合学生的文化接受水平和认知心理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施以切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文化影响,使学生在接受所学知识时轻松地克服距离感、陌生感,在亲切、自然的状态下,顺利地将知识同化并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其次,文化过程观下的语文教育还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结构系统,它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顺应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过程观下的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以一种建构观来看待语文教育中的文化传递和个体发展,它对文化因素的强调和对人文性的关注使其在教学中能着意于文化,着眼于学生,通过提供丰富、新颖的文化讯息,带领学生进入文化的广阔而深邃的天地。崭新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含金量高的大量信息对正处于认知结构建构阶段的学生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当学生在对知识不只限于简单记忆,而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体味时,学生认知的深度便会得到加深;当学生所接触的文化信息量大、新鲜而深刻,学生认知的广度就会得到拓展,这必然会促使顺应效应的发生,加快知识结构的建构和生成,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完整,更具开放性和生长性。

其次,一旦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果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经过文化陶冶而获得的知识较单纯的知识而言,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过程。雅斯贝尔斯将知识的过程理解为陶冶,他认为:“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而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这种习得尽管也算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知识是陶冶的一个要素的话,那么已获得的思维、行动和认识的形式就会在知识中显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并非陶冶本身,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但是它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够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在布克哈特(Burckhardt)看来,知识并不仅仅具有使人‘吃一堑,长一智’的意义,而且还能使人永远睿智。可运用的具体知识通过其效用的精确说明是可计算的,而陶冶的知识对人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无法计算的③。”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它们,但是它们是外在于人的,而陶冶的知识却能够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过程观下的语文教育,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质”的改变,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果,使学生获得内在于人的、无价的、“陶冶的知识”,并在知识的过程中改进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三、陶冶功能:净化心灵情感价值观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的成长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打破了语文教育只是“知识获得过程”和“语言技能教育”的狭隘认识,它将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传递过程,一个个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功能就不再局限于功利性的语言工具训练,而是放眼于人的整体发展。“语文是情感的、审美的”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育这一文化过程,不仅实现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着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语文最优化地发挥其形象性、情感性、艺术性、教育性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显示出强大功效。

就审美情感而言,语文中蕴涵着数不清的“美”的因素。语文的美是和语文的文化特点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音乐美。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最讲究的就是韵律,由于双声、叠韵、叠音、音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韵、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押韵和律、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唐诗、宋词、元曲和六朝的骈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2)意象美。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演变与书写都是在“立象以尽意”的中国传统美学原则的渗透下进行的。恰如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所言,中国文字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而西洋文字则像有用而不美的贱婢。中国人执着于汉字书法,正是因为那“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缆索,在创作过程中又是主题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④”。汉字形体中蕴涵的是中国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包蕴的是中国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中国人讲究含蓄,以诗歌为例,虽然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以抒情为主,但是中国诗歌中极少见赤裸裸的情感表白,取而代之的是以具有强烈象征意味、文化意味的意象在汉语独特的意合语法的组织下来表达无限的“象外之意”、“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追求,就是因为中国人视隽永含蓄、意味无穷的意象美为文学艺术的最高标准。(3)情感美。语文离不开鲜活生动的生活,离不开生活中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记录作家深刻的情感体验,贯注着作家不懈的情感追求,是作家自己的一个意义情感世界的敞开。一篇篇的文章汇集在一起,就是折射着人间万象的情感大世界。语文中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上邪》中大胆的男女爱情,《背影》中的父子亲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深情,《赠汪伦》中的友情佳话……所有这些情感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感人至深,不是因为它们对人形成了感性的生理快感刺激,而是因为它们至情、至真、至善、至美,合乎人类对美好情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综而观之,语文中的美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型的、形象的美。作为一种与文化对话的活动,语文教育着意于文化,“目中有人”,挖掘和开发这些美的因素就不会流于肤浅、失之媚俗,而能够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时代精神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准和情感水平,通过先进、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呈现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体验,唤起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提升他们的审美文化品位,促进学生个体情感的生成和发展。

就价值观而言,语文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个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应该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既符合时代、社会标准,又能张扬自我个性。因为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还是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都一致认为,人要很好的生存就必须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要求个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要能够得到群体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作为主体的人,我们又不能随波逐流,丧失了主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又要求我们的价值观念还应该体现个人的特色,反映个人独立自主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文化过程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着眼学生的发展,在价值观念的教育上与以往的教学有着天壤之别。从教育内容看,中国的、外国的、传统的、现代的,各种思想观念都是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带有民族共性,又体现着个体的独立的价值取向,张扬着主体精神;既与学生已接受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相契合,易于接受,又具有符合时代社会所需的新鲜特质,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引导。比如,《周易》里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儒家精神的积极入世,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道家思想追求的返朴归真,主张自由创造……这些都是既富有民族共性,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传统,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方面能够起到启蒙和导引的良好作用。从教育方式看,它在向学生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时候不是生硬的、刻板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让学生浸透在文化之中,如沐春风般地受到陶冶和教育,产生主动追求的渴望,在全心投入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地修正、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念。

四、创造功能:激发文化的创造行为

前面我们论述过:人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人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符号学的创始人卡西尔认为,人在活动劳作中创造了人自己的历史,创造了一个“文化的世界”,并且在文化创造中把人塑造成了“文化的人”,文化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文化创造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能动性的证明,学生知识的积累、意识的觉醒、能力的提高指向的都是文化的行为——创造。

其实,语文教育中是不乏文化创造的,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看作是学生的一种充满创造精神的生命行为,就会发现:语文教育时时处处充满了创造,听说读写,无一不与创造有关。以阅读为例,没有学生创造性的参与,就难以实现真正的阅读。接受美学认为作家、作品、读者、世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作家创作了作品,但是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那么作品就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白纸黑字。只有读者的阅读才能赋予它生命,读者的参与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能动创造的过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阅读,能使文本的意义大大丰富起来。语文课文的学习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前,头脑里不是一片空白的,一种对所学内容的“前理解”已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前理解”使他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不断产生期待视野,能够联系自己的经验去填充文中的“空白点”、“未定点”,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感受和体验作家、作品的情感,在“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中使自身和文本共同丰富起来。这时的文本和学生,较阅读前已经不一样了,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这种互动就是一种文化创造。

如前所述,把语文教育视为一个与文化对话的活动,首先,能够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具有敏锐的文化眼光和主动的文化追求,在思想上、心理上为文化创造作好准备。“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虽然具有鼓惑的成分,但也道出了一个真理:大胆设想是成功创造的前提,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唤醒,解决的正是“想”的问题。其次,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使其具备高质量的文化知识积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创造作好了知识基础上的准备。创造需要灵感,所谓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它是在信息丰富储存的条件下,思想非常集中、情绪非常高涨时所突发的一种创造能力,是人在兴奋时信息纷呈,并相互沟通所形成的最佳的思维态势。在文化过程中经由文化熏陶所获得的知识不仅扎实牢固,而且知识结构完整,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密切,为灵感的光顾做好了最佳准备。再次,丰富的文化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成功保障。人类的创造有善恶好坏之分,如果一个人有了高超的创造力,但却有恶的心灵和反人类的思想观念,那他的创造行为对人类来说不啻是一场灾难,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人的创造活动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引导。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与文化对话的活动,重视对人心灵的陶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有力地保证学生文化创造的正确方向。同时,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学生情感体验上量的丰富和质的提升,使得学生在进行创造时能够信心十足,意志坚定,不畏困难,勇于进取,从而保证了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

— — ———

注释:

①张曙光:《文化意识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1992年2月12日。

②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③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④余秋雨:《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猜你喜欢

陶冶认知结构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从“涵养美感,陶冶德行”到“立德树人”——听王安国教授谈“音乐教育的‘原点’问题”有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陶冶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