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学形象的传播与保护

2010-08-15王殿华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学科文化

王殿华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学术专栏

论地学形象的传播与保护

王殿华

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良好的地球科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塑造、传播和开发地学形象不仅可以提升地学本身的地位、影响和竞争力,且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但在媒介发达时代要特别注意保护地学形象免受学术造假和恶意炒作的破坏。

地学形象;资源;传播;保护

形象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软实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国家、地区、企业、群体、行业、个人等都非常关注自身形象问题,如何塑造、传播和保护自身形象已经被列为各行各业优先考虑的发展战略之一。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地学界对自身的学科形象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在人们心目的地位与影响(即学科的公众形象)是不一样的。一些学科曾有过无比辉煌的时期,但现在却默默无闻,而有些学科曾长期不被看好,现在却炙手可热。在信息科技和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同学科之间除了相互促进密切合作之外,也自然存在着对人才、研究经费和大众关注度的竞争。一门学问,一项技术,不管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如何感觉自我良好,其最终的评判者是社会和大众,其影响和地位是由它对社会的贡献和人们的口碑来决定的,大众和媒体的意见又影响国家的政策朝哪个方向倾斜,有限的科研资源重点投向哪个领域,因此学科形象建设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地球科学是一门与资源、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其密切的学科,由于人与自然的冲突加剧,资源环境的问题困扰着人类,重大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因而近年来地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备受人们的关注。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新的人物、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应用技术以及新的学科分支的建立和新的合作项目等,往往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和街谈巷议的话题,这说明人们对这一学科寄予厚望。总的来看,地球科学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即地学的公众形象(以下简称地学形象)还是不错的,但仅仅满足于此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

一、良好的地学形象意味着什么

地学形象是地球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整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大众对它的印象、态度与评价,是地学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地学在文化上的体现和积累。地学形象问题理应成为地学教育与地学文化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一门学科形象如何,关乎这个学科的现实竞争力与未来发展空间,因而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形象对于地学,就好比一块天然宝石需要加工雕琢,一位美丽少女需要得体的服饰与适当的化妆一样,可以大大增加其吸引力和附加值。同样,在各门学科相互竞争的时代,一门学科仅仅靠科研硬实力是不够的,包装、宣传和广告推广往往也是不可缺少的。

1.良好的地学形象是提升学科自身软实力的需要

一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生机与活力,重要性与社会地位如何,不仅仅取决于这门学科本身的价值与创造力,更得于该学科与社会的关系,得益于该学科对社会贡献与影响。学科影响力不能仅靠地学工作者自身的努力来获得,也不能仅靠科研硬实力来获得,还要依靠媒体的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认可与推动。科学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科研成果、科学发现和学术创新这样的硬指标,也有科学传统、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传承这样的软指标。对于地球科学来说,一脉相承的爱国传统、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吃苦奉献的集体精神等要素一起构成了地球科学在普通大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良好地学形象的确立绝非轻而易举,其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无数人的艰辛奋斗。在国际地学界,伍德沃德的岩石成因 “水成论”、赫顿的岩石成因的“火成论”、赖尔的地壳运动学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摩根等人的板块构造学说无不对科学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认识问题,也使人们对地球科学和地球科学家产生无比的向往与尊重。我国的地球科学家和地球科学传播工作者也用辉煌的成就在整个科学界赢得了崇高威望和较高的地位,树立了与其社会贡献相称的学科形象。地学界出现过丁文江、李四光、黄汲清、刘东生这样著名的科学家,有过《地质之光》、《深山探宝》这样的优秀文化产品,有找到过大煤矿、大油气田和大金属矿产的辉煌。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地质灾害中,地质学家发挥过重要的监测预警、科学普及和教育作用。

作为一门古老科学,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产生、发育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正确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寻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地球科学曾经为矿产资源开发、防灾减灾和探索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新学科不断涌现,对老学科形成挤压和冲击,迫使各学科都不得不在竞争中中寻求发展。如今,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各种力量都在竞争和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谁获得公众的关注,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发展空间。虽然地学的整体形象依然保持良好,但学科地位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地学依然重要,但已经不能吃老本而高枕无忧了。必须塑造新形象,赢得新优势。笔者2009年在《中国地质教育》第4期《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一文中提到,网络时代的地球科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到对公众注意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争夺之中。因为在信息超载和大众兴趣分散的时代,注意力就是最好的资源,只有获得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和支持的事业才能获得人才、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2.良好地学形象是赢得外部社会持续关注与支持的需要

如何避免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被边缘化?这是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在思考的问题。在学科林立、竞争激烈的科学大发展时代,仅仅靠埋头工作、默默奉献是远远不够的,靠学科的天然地位、沉醉于以往的辉煌成就也无法立足和进步,必须主动介入媒体传播。国家尚且花费巨资为“中国制造”、“中国形象”打广告,对于一个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学科和行业来说,也不能对影响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舆论评价置之不理,无所作为。公众的舆论支持和口碑,是托起一个行业腾飞的上升气流,但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总是飘忽不定,着不仅取决于公众的兴趣与需要,也取决于行业自身的信息传播。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众多知名地质学家在媒体上对地震知识的解读和对地质科学方法、地学文化的传播,使报考含地学类专业院校的考生陡然增加许多,这是因为社会普遍看到了地球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无形中宣传提升了地学形象,传播了地学文化。

3.良好的地学形象是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学形象研究属于地学文化的范畴。地学文化是人地关系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地球、利用环境、调整人地关系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对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实质是一种文化危机,具体表现在先进的科技发展与落后的科学文化普及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脱节和滞后、人在地球科学方面的文化内涵更新不足等,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地引导人类反思自己的文化,审视自己的自然观和价值体系,依据自然规律生存发展。地球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基础。从古代的“天命论”到后来人定胜天的“征服论”,直到当代形成科学发展的“和谐论”,这些理论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实践与认识过程,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地学如何展示自身身后的文化内涵和解决未来发展问题的潜力,也就是展示这个学科的前途与命运。著名科学家刘东生认为,“地球科学在未来能够融入我们国家的文化中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新的文明,充分地进行对话,广泛地展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球科学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形象

地球科学不仅仅是一门服务于人们生存发展的理论和实用技术,更是一座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宝库,其中就包括地学的学科形象、地球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和创造精神、学术传统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等。其中从事地学研究与教育的地学工作者的形象是关注的核心。

1.敬业爱国的群体形象和素质过硬的个体形象

老一代地质学家有着感人至深的爱国传统,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未来,他们不贪恋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较好的研究条件,毅然回国并一头扎在深山老林,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寻找深埋在地下的宝藏,建立起严密的地学理论体系。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需要,认定地质事业必将成为工业发展先驱,学成回国后成为著名的中国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为国家地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生院士说过:“国家需求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许多新生代地质学家也传承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断为祖国地质事业增添荣誉。

2.严谨求实的业界形象和注重实践的学界形象

业界和学界是地学的两个重要领域。地学界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和良好的教育传统。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野外考察或实地观察是这门学科的重要技能和特色。尽管遥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室内研究工作量不断加大、野外工作条件条件不断改善,但注重野外实地考察和科学实证的传统一脉相传。地学工作者以接触自然、餐风饮露为光荣和自豪。严谨扎实做学问的传统在当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珍贵。在地学高等教育中,继承注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非常重要。

3.团结和谐的内部形象和敢于负责的公众形象

无论在业界还是在学界,圈内还是圈外,地学工作者都应该体现出良好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地学界内部的团结直接影响到地学对社会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会通过媒体传达给大众,从一定意义上说,地学大众媒体关于地学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学的公众形象。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老一代地质学家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他们的爱国传统和治学精神鼓舞着后来人。人们正是通过徐迟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了解了李四光是谁,地质工作是做什么的;电影《深山探宝》当年让一代人心怀向往。老地质学家袁复礼的学识、品德和学风,教育和影响了几代学子,一旦偏离这个方向,就会打破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记忆。

4.一脉相承的传统形象和开放创新的时代形象

地学科学要发展,继承和创新是两只强有力的翅膀。长期以来,地学工作者在地学理论、地学方法、地学新技术应用等领域不断有新的假说、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这是推动地学发展的强大力量。目前地球科学正向地球深层拓展,包括超深钻探、科研和资源的开采利用等,都需要创新思维。正如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所言:“我们不能靠别人替我们来研究、解决我们的困难。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要自己来做创新,要自主创新。当然学习别人也是必要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最主要的是人才。”

历经百年发展,地学仍欣欣向荣、生命力旺盛,其中既凝聚了老一辈地球科学家的贡献,也融入了新一代地学工作者的创新与活力。但在新学科增加、影响力竞争加剧、公众注意力分散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形象创新,以提升和巩固自身的地位,地学界还有相当大的空白点。可以说,危机已经出现,对策还远未成型。

三、如何有效地传播和自觉维护好地学形象

1.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

在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性发现和事件,曾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传统认识,并极大地推动了地学自身的发展。而这些事件大都是通过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才产生了轰动效果的。例如,在地质学的创立过程中, “火成论”与“水成论”之间的论战,通过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矿物学教授魏尔纳(A G Werner,1750~1817年)的讲学和英国学者郝屯的《地球理论》论文等得以传播。 “均变论”与“灾变论” 的论战通过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1830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等得以传播。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是通过德国《地质学杂志》以及《海陆的起源》得以传播的。在当代,大众传媒十分发达,而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使新闻传播如虎添翼,各行各业信息在媒体战场上的竞争十分激烈。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成功运用互联网助选,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地学要在新媒体领域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新闻的竞争意识,增加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应开拓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滚动发布、在线访谈、网络评论、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等手段,提高地学界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2.充分利用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中地学工作者不能缺位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网科技频道及时报道了专家对于汶川地震破坏力大的原因分析,引起人们对地震成因的热烈探讨。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四川新闻网联合腾讯绿色频道采访了地质学家范晓,深度解读了甘肃舟曲泥石流成因,国土资源部也及时通报舟曲泥石流与汶川地震成因上的关系。又比如,一则《贵州三都县一座山崖不停地生出石蛋 每隔30年自动脱落》的报道,介绍了地质学家及时地对特殊地质现象进行科学合理解释,有效抑制了迷信和伪科学思想的传播,也提高了人们对地质科学和地学工作者的信任。

3.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化地学形象为文化产品

艺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地学界耳熟能详的《勘探队员之歌》就是从电影中移植过来的。与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地学形象要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广泛传播,但首先要把地学形象资源开发成文化传播产品。信息时代,传媒的力量是巨大和无处不在的。要让科学家和科学知识为公众所熟知,就必须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去实现。地球科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可以开发成多姿多彩的地学文化产品。那种将所有地学文化资源仅当做公益性事业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而且在市场条件下常常显得远离大众,难以为继。地学资源与市场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质上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拓展了文化艺术空间,也同样延伸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空间。

4.注意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

地学形象传播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地球科学在公众中的良好信誉,增强对地球科学知识的了解与探索热情,提高自身的地学文化素养。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一批架桥铺路的人。中国不缺少优秀的地质学家,也不缺少优秀的大众文化创作人才,但非常缺乏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科学文化传播人才。较早提出建立地学文化产业问题的张中伟研究员认为,地球科学文化向“大地质观”、“大众文化”方向进行战略延伸,是提高13亿人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要挖掘地球科学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培养一批以研究、孵化、传播先进科学文化为专任的大众型知识分子。刘东生院士则建议大学开设地质学史方面的课程,培养从事于地球科学史研究的人才。

5.一定要高度重视保护好地学形象

科学研究也好,媒体传播也好,都有一定的逐利性,当这种逐利性越过许可的范围或公共道德底线,就会走向反面,成为学科的损害因素。对地学形象伤害最大的一个来自地学主体自身的学术腐败或学术不端行为,另一个来自外部媒体对地学领域负面新闻事件的恶意炒作。追求真理与真实乃学者安身立命之本,学术诚信是学术界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规。在这方面,整个地学界一直是表现不错的,但无可否认的是,地学领域内的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事件仍然存在。作为恶劣的精神欺诈或思想盗窃行为,这是对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彻底背离。这种行径即使是个别事例,也起着扰乱和破坏学术秩序并损害学术信誉的恶劣作用,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必须坚决严肃处理。同时,要避免媒体的过度炒作,使个别的偶然事件伤害到无辜的广大地学工作者和地学学科整体形象。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局因为没能成功预报出这次大地震而饱受很多网友诟病,说地震局和地学专家不如癞蛤蟆,很多媒体也跟着炒作,使一些对地质科学知识了解很少的人信以为真,对地学和地学工作者形象造成损害。

形象虽不等于本质,但可以反映本质。人们之所以对自身形象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主要是由于面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各种社会力量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与亲和力,两种力都归之于“形象力”。但打造什么样的形象,如何打造与提升形象力,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搞不好就南辕北辙,弄巧成拙。有不少“形象工程”成了人们诅咒的对象就是明证。目前,我们对地学形象的研究实践还处于初始阶段,对地学形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地学工作者外,科普工作者、传媒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参与到地学形象的传播中来。地球科学太重要了,其形象的塑造不能仅由科学家来完成。

四、结论

地学形象是地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开发资源,塑造良好的地学形象不仅有利于提升地学文化软实力、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还可以极大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是非常有必要的。地学形象建设应致力于塑造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承担的有爱国精神的科学家群体形象,具有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形象,但对它的价值和底蕴需要重新认识和深入挖掘;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强传播,使地学形象更高大,使地学文化产品走进公众,成为大众喜爱和容易消化吸收的精神大餐。地学形象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创新和传播,创新和传播的关键在于有一批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要打造具有地学特色的文化品牌,必须走文化资源产业化、深加工、精品化道路。

[1] 张中伟.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J].地质通报,2003,(8):631-636.

[2] 王殿华.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09,(4):83-86.

[3] 王殿华.加强地学新闻报道 传播地球科学文化[J].中国地质教育,2004,(1):9-12.

[4] 李晓明.刘东生院士谈地球科学与文化[N].地质勘查报,2005-10-27(3).

Spread and Protection of Earth Science Images

WANG Dian-hua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Good image of earth sciences is important soft-power of the subject. Shaping, dissem 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rth science imag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tatus, in f l 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ubject itself, but also can help improve the culture literacy of earth science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 itigation.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various media and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to disseminate the images of earth science, enhance the speaking right of earth science in new media. Meanwhile, we’d better endeavor in exploring the erath science resource,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to carry earth science forward, especially in protecting the earth science images from the academ ic fraud and malicious destruction of speculation.

earth science images;resources; spread; protection

G 640

A

1006-9372 (2010)04-0046-05

2010-11-01。

王殿华,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文化传播、矿产资源经济及广告传播工作。

猜你喜欢

学科文化
【学科新书导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谁远谁近?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