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管齐下: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现实选择

2010-08-15周壮锋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纠纷矛盾群众

周壮锋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双管齐下: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现实选择

周壮锋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在现阶段的基层社会管理中,基层政府需要从实际出发,确保强化控制这项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代表着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必须加以推进。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基层社会管理者应立足当前,强化控制,努力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把握好控制的力度;还要着眼长远,积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把握好推进自治的时机和进度。

基层社会管理;强化控制;推进基层群众自治

基层社会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多种手段强化对社会局势的控制;维护群众利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因此,正确处理强化控制与推进群众自治之间的关系,乃是当前基层社会管理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强化控制是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发期。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 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 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的贫富悬殊加大,社会矛盾加剧。同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社会各个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沉积了不少矛盾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大多集中在基层,既有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也有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复杂多样。不少矛盾纠纷易演变成暴力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基层社会是国家与社会最直接的接触面,面临着这些矛盾纠纷,只有控制和解决好这些矛盾纠纷,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基层社会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对局势进行控制,努力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认真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疑惑,正确处理矛盾纠纷,从而确保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环节。

二、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是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1]。这给当前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健全民主制度,实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显示着我国正在走向“参与式国家”,促使“公共利益可以通过鼓励员工、顾客和公民对政策进行最大限度的参与来体现”[2],从而“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3]。“健康社会要求有多元的领导群体,而且这些领导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优先顺序和不同的‘风格’”[4]。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实现领导群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价值观念能够反映来自基层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优先顺序能够解决民众急切的事务,“不同的风格”能够从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理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群众组织的出现,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也要求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政府对基层事务实行较多的管理,这从体制上制约了基层群众,使群众的政治参与度较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也因此失去了活力。例如,农村虽然有村民委员会处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但很多地方都执行得不大好,受到地方行政的制约;城市由于《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显得滞后,尽管通过业主委员会自发性地提出自治,但没有上升到整体性群众自治的高度,通常只是参与物业的管理,并且在制度上受到了限制。缺少基层群众自治的管理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境地。首先,很多可以通过群众进行处理的事务由政府一手掌控,基层群众相应的管理能力得不到提高,公共参与精神难以培育。其次,干群关系紧张化。许多事务可以通过群众自己解决,群众也不愿意依赖政府,但通常是,基层政府未能很好地调整工作力度,在自治方面没有给群众提供更大的空间,又不能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服务,这样就不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例如,不少地方的业主会在争取自主选聘物业公司的过程中,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刁难和阻挠,导致事件愈演愈烈,造成了不良影响。实践表明,如果现在不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上述矛盾将会激化、普遍化,并且可能会错过解决这些矛盾的良机,将不利于社会和谐。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不但可以培养基层群众的工作主动性和活力,纠正基层政府的惰性,改善干群关系,满足群众的自治需求,还可以有效地处理一些基层矛盾纠纷,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双管齐下: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的现实选择

在基层社会管理中,一方面,由于要满足群众的需求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健全民主制度,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大量具有严重性、普遍性、尖锐性的矛盾纠纷集中在基层,基层管理者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强化控制。

首先,要立足当前。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群众的基本生活也需要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基层社会管理者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控制社会局势。基层政府在面临矛盾纠纷的时候,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排查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并快速控制处理,尽可能地消除不稳定因素。二是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急民之所需,积极与群众进行沟通,有效解决群众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是对已经发生的尖锐矛盾,必须果断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基层政府在进行强化控制的时候,还需要把握一个度,即强化控制的力度要得当,过弱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进而促使矛盾纠纷激化,错过解决问题的良好时机,产生负面影响;过强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减少基层群众自治的空间,妨碍、扰乱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产生新的矛盾纠纷,给基层社会管理增加更大的压力。由此可见,适当的控制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是一个有难度的环节,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其次,要着眼长远。强化控制只是目前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权宜之计。未来的管理方式,应当是想方设法减少运用强化控制的手段,通过群众处理自身事务,实行自治,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积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的基层政府管理奠定基础。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导,对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逐渐改变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要积极培养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引导和推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推进基层群众自治需要一个过程,切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认为基层群众自治是可以自发形成的,它需要政府结合现实情况,努力协调各种因素逐渐实现。

总之,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基层政府不但需要立足当前,同时还需要着眼未来,正确处理好强化控制社会局势与推进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现阶段的基层社会管理中,基层政府需要从实际出发,确保完成强化控制这项繁重的任务;而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代表着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必须加以推进。只有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好两者的轻重缓急,才能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美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张成福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美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使命篇)[M].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 陈 静 ]

D35

A

1671-6701(2010)04-0053-02

2010-06-04

周壮锋 (1985-),男,广东普宁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纠纷矛盾群众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纠纷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