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仝晓明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仝晓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秘书系,河南郑州 450044)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仝晓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秘书系,河南郑州 450044)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我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党建工作存在党员比例较低、学生党支部活动效率不高、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合力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长效对接机制,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增强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制定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支部建设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新阶段,国家加大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我国高职院校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一、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我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全国共有高职院校 1180多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已达 1000万。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的学生党员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基本上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基层管理者,直接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其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代表党的形象。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主要是专科,学制 3年,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入学条件、学制、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任务重、困难多、难度大、弱点明显。高职院校在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等诸方面工作中必须依据自身实际,开拓创新,走出一条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二、科学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

1.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比例还很低。近十几年来,由于高校普遍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大幅提高, 1990年仅为 1.16%,2002年达到 8%,2007年突破20%。但就高职高专而言,由于 1999年开始的扩招实际上是以专科生为扩招的重点,专科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由 1998年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69%,到 2006年增长为 46%。由于基数的急剧膨胀,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占在校生人数的比例较低。

2.高职院校 3年学制局限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党员的发展工作从学生递交入党志愿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要经过组织考察、培训、政审,符合条件的定为培养对象,条件成熟才发展为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一年经组织考察合格者才能转为正式党员。由于大专的学制为 3年,顶岗实习要求不低于一年,学生在校的时间也就两年多一点,这就给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题。由于时间紧,前期学生刚入学可能造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不够系统,中期学生在校时间不长可能造成党员发展工作的不全面,后期学生毕业后造成对党员培养教育的不彻底。

3.高职院校突出学生就业工作对学生党建工作造成冲击。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使学生党建工作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尤其是个别民办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将学生党建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学校不重视党建工作,不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滑坡。

4.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效率不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作为基层党建的关键环节。”学生党建工作也是一样,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党支部的党员发展会议占据了支部生活的绝大部分,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党支部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最基层组织,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落到实处的战斗堡垒和有力保障,如果搞不好学生党支部的活动,那么整个学校的党建工作就无从谈起。

5.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合力不突出。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包括:辅导员、学生党支部、学校各级团组织、系党总支、“两课”教师、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这几支力量本应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在实际工作中,这几支力量发挥的作用参差不齐。尽管我国已在 2006年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独特性,使“两课”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偏重于学生管理,使“团建”与“党建”的关系不紧密,后备军作用发挥不充分;由于高职院校关注点和兴奋点的偏离,使该类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不足。一些学校的学生党支部工作由辅导员兼职来做,个别院校甚至形成了党建辅导员孤军作战的局面,学生党支部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班子弱、队伍软,这些势必削弱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三、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1.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前伸后延,建立长效对接机制。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前伸,是指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与中学生党建紧密衔接,提高党建工作时效性。通常,高职院校对中学入党的新生比较重视,对其党组织关系审核认真细致,对已经确认身份的大多重点使用。而对中学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则是从头再来,重新进行教育和培养,这既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又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中学普遍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大学生党建与中学生党建的衔接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中学可将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校学习的结业证书、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材料妥善保管,及时归档,供高校录取后参考。高职院校对在中学被确定的积极分子身份要认可,其培养时间可连续计算。这样,“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才能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后延,是指高校要抱着对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已毕业但组织关系仍留在学校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那些毕业时尚在预备期的预备党员,其党组织关系可继续留在学校,由学校负责其转正事宜。

2.区分阶段,突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极易陷入犹豫、矛盾、摇摆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区分阶段,突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一是对广大学生,要重视和突出“两课”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对大学生重点讲授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大学生们通过学习,知道新旧中国的对比,改革前后的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在科学比较和深刻思考中作出正确选择,从而使他们高度认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执政艺术,培养其对党朴素真挚的情感,以加入共产党为荣。二是高职院校要以院系团组织为主,通过团课与党课相结合,团校与党校相结合,团建与党建相结合,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组织他们到农村、到基层、到企业一线去参加社会实践,学习基层一线先进党员、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坚定其共产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三是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主,加大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党员意识、廉政意识教育,学习的重点是《党章》和一些基本知识,目的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永保共产党员本色。对学生党员加强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采用让学生党员佩戴党员标牌,参与班委、团支部工作,做低年级班主任助理,党小组建在宿舍开展“有困难找党员”承诺服务和“帮、带、促”活动,让广大同学充分感受到学生党员的存在和先进性,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3.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合理规划,科学建制。高职院校可以按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从而克服学生党支部建制时间短、党员较分散、人员变动大等问题。二是配强班子。学生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一般应从党员教师中选任,有条件的还可返聘退休党员政工干部任专职组织员,其他支委可挑选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强有力的班子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制定的制度,一定要切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敢于创新。如为解决预备党员对党的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的问题,制定《关于施行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的规定》等。四要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与学生管理有机结合,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与教工党建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党支部的有效建设和工作的不断创新。

4.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党务工作合力。要形成合力,必须有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全面调配,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部的大力配合,各系党总支的努力实践相结合,各阶层之间相互沟通、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学生党建工作的合力,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这支队伍应该做到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好,才能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这支队伍应该有一定的学历层次,能够满足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需要,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三是这支队伍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党建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除此之外,专职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应该吸纳到这支队伍中来,在他们中间选拔配备兼职党支部管理人员,形成一支专兼职紧密结合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

[1]蔡红建等.中学与高校学生党建衔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2]饶发洲.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

[3]陈达云.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12).

[责任编辑 常和平 ]

D261

A

1671-6701(2010)04-0019-02

2010-06-10

仝晓明 (1969-),男,河南偃师人,本科,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秘书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我是党员向我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