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北魏政权的汉化

2010-08-15许永涛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孝文帝汉化拓跋

许永涛

(青海师范大学专门史研究生 青海 西宁 810100)

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它是我国秦汉和隋唐两大鼎盛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南北朝时期更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而民族融合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则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起大大小小很多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是—走向汉化。而汉化程度最深的一个政权无疑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本文从拓跋焘,冯太后,孝文帝三个时期系统的论述北魏政权全面汉化的表现。

一、拓跋焘时期北魏政权的汉化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胜乐(内蒙古和林格尔)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吸收汉族地主进入政权。上谷张衮,清河崔玄伯等著名汉族豪强成了拓跋珪的得力谋士。他们帮助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使北魏逐渐巩固和强大起来。但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相对于中原政权而言是很不健全的,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和过渡性。这种浓重的氏族残余主要表现在官制和兵制两个方面。在官制上仍然保留部落联盟时期的权利机构——诸部大人议事,拓跋珪不过把它由四部大人扩展为八部大夫而已。在兵制上,将领和士兵之间不仅是统属关系,而且有血缘关系,部落首领在军队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南朝人称北魏政权是“胡风国俗,杂相揉乱”。《魏书.礼志》也说:“虽采古式,多违旧章”。因此,北魏政权在拓跋焘时期才加快了封建化、汉化的过程。太武帝拓跋焘在北方士族崔浩,道士寇谦之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

1.政治方面

(1)吸纳大量汉族士人入仕北魏政权并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以崔浩为司徒,掌选举。崔浩将北方大族名士如范阳卢玄、博陵崔绰、渤海高允,广平游雅等数百人全部“差次叙用”,创造了北魏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记录。拓跋焘在这些汉族士人的帮助下着力整顿吏治。针对各级官吏侵夺公私财务的现象,拓跋焘采取了严厉措施。一方面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污和残害百姓的行为,并规定百姓可以告发不守法的官吏,以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检举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巡行查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这样一来,拓跋焘统治期间不少官吏勤于政事,客观上有利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

(2)更定律令。拓跋珪时期,随着拓跋族步入中原,开始吸取汉族封建律令。拓跋焘即位后,进一步修订律令。他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定律令,大量吸收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

(3)鼓励进谏。尚书令古弼奏请上谷一带贫民无田,可缩减宫廷园囿土地以赐民,正逢拓跋焘与给事中刘树下棋,显出不愿听古弼陈奏的样子。于是,古弼就上前抓住刘树的头并揪他的耳朵,骂到:“朝廷不治,就是你的罪。”拓跋焘马上放下棋子说:“不听奏事,实在是我的错[1]”。从此以后,拓跋焘不但接受而且鼓励进谏。

从上面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拓跋焘在政治手段和制度上都较多地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做法。

2.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拓跋焘也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与民休息。拓跋族入主中原后,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面临着从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的重大问题。对此,拓跋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沿用魏晋以来的封建赋税制度——户调制,另一方面又沿用历代汉族政权的做法,将劝课农桑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太武帝还下诏“蠲除烦苛,更定科制,务从轻约,除故革新,以正一统”[2]。大败柔然后,又下诏“宜宽徭役,与民休息”。要求收税时“不得纵富督贫,避强侵弱”[3]。这些诏令总的来说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以保护农业的发展。这对于入主中原的拓跋族来说,有利于他们从原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向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的转化,而这正是其走向汉化的重要表现。因此拓跋焘采取的这些措施对拓跋族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3.思想文化方面

在思想文化上,拓跋焘下诏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并接受寇谦之代表老君授给他的“太平真君皇帝”称号,登坛接受道教符箓。太武帝又提倡儒学,425年,北魏建立了太学并祭祀孔子。449年更下诏“宣文教”,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经。从拓跋焘尊崇道教、崇尚儒学这两点可以看出,拓跋族正在从根本上走向汉化。因为政治制度可以趋同,经济措施可以模仿,唯有文化有其特质,政治、经济都可看作文化的外在表现。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农耕文化显然从各方面都优越于游牧文化。少数民族一旦接受了汉族文化则表明他们已经从根本上汉化了。这一点在孝文帝统治时期表现的尤其明显。而孝文帝之前的冯太后的改革则在北魏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冯太后临朝听政时期北魏政权的汉化

冯太后是北魏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杰出人物。她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成了北魏封建化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也可以看做是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先声,换句话说,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正是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冯太后主要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首先实行均田制。冯太后接受李世安的建议,决定实行均田制。均田从“方割京畿及京城国有土地始[4]。”“方割”就是把土地划分成一块块,按人口分给无地或少地的百姓。公元489年,北魏发布均田诏令,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2)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桑田是世业,不在还授之列。

(3)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

(4)官吏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8顷,县令、郡丞6顷。离职时转交下任,不得转卖。

均田制的推行使很多农民获得土地,使北方长期被战乱破坏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均田制的推行使农耕的生产方式在鲜卑族内部固定下来,这对于鲜卑族的汉化和民族间的融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均田制被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

2.其次实行三长制和新租调制。

在均田制的实行过程中,荫附户的问题非常突出,大批农民继续控制在大族豪强手里,均田制的推行受到严重影响,国家通过均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也会落空。于是在太和十年(486)初,内秘书令李冲首倡实行三长制和新租调制。李冲说“:应该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邻长免一人征戍,里长免二人,党长免三人。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紧接着,李冲又在同年的奏疏中,提出了新租调法,内容为: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两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男丁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生产麻布的地区,以布代帛。冯太后在比较了革新派和反对派两种对立的意见后,果断地下令推广新制度。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因为新制度使他们得以摆脱了豪强的控制并减轻了负担。新制度的优越性很快显示出来“,于是海内安之”[5]。

3.重视儒家教育。

冯太后最早在地方上设立乡学,每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以后大郡增置助教两人,学生增加到一百人,小郡学生也增加到八十人。她还尊崇孔子,下诏祭祀孔庙,封孔子二十八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除此之外,她还废止鲜卑族的原始巫术,又严令禁止鲜卑同姓通婚的落后习俗。跟拓跋焘时代相比,她把儒家文化又在鲜卑族内部得以扩展。

冯太后采取的这些汉化措施不但在拓跋焘的基础上向深广方向发展,而且为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孝文帝统治时期北魏政权的汉化

孝文帝(467——499)讳宏,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母亲李夫人,中山大族李惠之女。孝文帝由冯太后亲加抚养。五岁时宏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延兴元年。太和十四年,孝文帝年满二十三岁。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490年,孝文帝继承冯太后遗志,重用汉族士人,在各方面进一步实施改革,全盘推行汉化。

1.迁都洛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长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洛阳是汉、魏、西晋的故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孝文帝迁都洛阳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定都洛阳便能以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自居,这十分切合中国人固有的正统观念。中原士大夫们是否承认迁都洛阳后的北魏政权为正统姑且不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迁都洛阳后的北魏政权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各方面均达到了汉化的顶峰。关于是否迁都洛阳,当时拓跋氏统治集团内部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保守派。这一派主张保持鲜卑固有风俗,不主张汉化,更不主张迁都。他们认为鲜卑族之所以能够统治中原,就是因为鲜卑人勇悍善战,倘若南迁洛阳,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鲜卑人会失去强悍的性格和战斗力,反而不能统治汉族。同时黄河中下游的气候较热,鲜卑人不服水土,生活不惯。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迁都。(2)中间派。这一派主张不放弃鲜卑原有的习俗,但也可以相应地汉化。这一派以鲜卑贵族中的开明分子为代表。他们认为鲜卑族和汉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袭不同,迁都洛阳后,朝廷的典章制度虽可以斟酌魏晋故事,以饰门面;鲜卑族的语言、服饰、风俗却可以保留下来,不必硬性干涉,强迫汉化。(3)改革派。这一派主张彻底汉化,以孝文帝为代表。他们主张用农耕的生活方式代替游牧为主的塞上生活方式。他们认识到鲜卑族已经发展到一种特定的阶段,要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已不可能,所以他们主张彻底汉化。换句话说,他们想用汉族固有的传统方式统治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改革派的主张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形势,因此战胜了以上两派,鲜卑族终于从平城迁都洛阳。于是又有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面推行汉化的改革。

2.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这是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重要措施。这条措施虽出于政治上易统治汉族人民的考虑,但已深入到文化层次,这对于鲜卑族而言无异于自断传统。因为一个民族的特征的保持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语言的传承。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孝文帝显然下了最大的决心要彻底汉化。鲜卑族虽然是军事上的征服者,但他们的经济文化远较汉族落后,特别是在语言上,鲜卑族远居于劣势。所以孝文帝对群臣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所宜深戒”[6]。孝文帝是想通过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语言方面的隔阂来逐渐泯灭民族间的隔阂,以达到其汉化的最终目的。

3.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拓跋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孝文帝认为其民族服饰不合魏晋以来中原传统的礼仪,经过六年的研究改进,始制定官吏的冠服。妇女的服饰也有了规定,大抵模仿南朝[7]。鲜卑族服饰方面的改变,固然是由游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但是孝文帝的主观动机是想通过衣冠礼乐方面的改革,说明北魏王朝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继承者。至此,孝文帝的改革已经深入到鲜卑族的生活习俗,鲜卑族的民族特征在逐步消失从而彻底汉化。而下面的这一措施更加速了这种程度。

4.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胡”汉通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而所谓民族融合一般是指少数民族融入汉族,鲜卑族也不例外。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的结果是,大量鲜卑人融入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久而久之,“鲜卑”就成为历史上的名词了。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除上述几点,还有改官制、更定律令、修学校等。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无疑会缩短鲜卑族的汉化过程,为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北魏时期各民族间的大融合为即将到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从拓跋焘到孝文帝,北魏政权一步步完成了汉化的过程。他们征服了中原,但最终却被被征服者同化,就这样,强悍的鲜卑族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1][2][3]均摘自《魏书》卷四《世祖本纪》.

[4]摘自《魏书·公孙表传孙隧附传》.

[5]摘自《魏书》一百一十卷《食货志》.

[6]摘自《北史·魏咸阳王禧传》.

[7]摘自《魏书·阉官·张宗之传》.

猜你喜欢

孝文帝汉化拓跋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领导是咱老家人
“汉化”产权保险
孝文帝的宽容
软件汉化之路
孝文帝的两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