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当自强

2010-08-15

武术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坛中国武术全运会

王 岗

中国武术当自强

王 岗

对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时下的人们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忧心忡忡,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转向寻求一种新的中国武术发展体系。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人们寻求中国武术发展新思路的触角也开始远离单一的“体育”属性,而走进了一个对更大、更广阔领域的拓展。

这是令人欣慰和关注的寻求,更是一个大视野内的寻求。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一直被裹挟在“体育”的领域里存在和发展着,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也确实取得了非常显赫的成就。但就当下的状况看,中国武术的体育地位没有得到提高也是不争之实。

我们苦苦追求的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梦想在2008年之后,几乎彻底破灭;在亚运会中一路走来的中国武术,在广州亚运会之后正式项目的地位也开始被动摇;唯一存活在全运会之中的非奥运会项目中国武术,在十一届全运会后的全运会瘦身进程中已经危机四伏。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中国武术的“竞技化”发展之路受阻。

2010年1月16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上演的“安踏之夜”2009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再一次让我们感到武术在中国体育中的地位是那么的羞涩和低微。

翻开“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的历史记载,从第一次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张健被评为非奥运会项目的运动员奖开始,到2009年台球运动员刘莎莎获得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的今天。非奥运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奖项中,中国武术运动员的名字始终都没有进入该奖项的入围名单。而作为全运会仅存的非奥运会项目竞技武术,也没能借助风风火火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得到CCTV体坛风云人物组委会的偏爱,进入到最佳非奥运会项目候选人的名单。

对于非奥运项目运动员奖而言,台球运动员拿过,国际象棋运动员拿过,登山运动员拿过,围棋运动员拿过……而作为国粹的中国武术,作为唯一存在于全运会之中的非奥运会项目却始终不能入围,着实应该引起我们武术人的深思。

中国武术的社会影响度也由此备受质疑。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武术的体育命运,也着实难以言表。因为,对于呵护、膜拜西方体育的“体育人”而言,武术的体育形态始终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关注。武术的“体育”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也只是“武术人”的自我标榜而已。

面对中国武术如此的尴尬,武术“当自强”的理念,应该在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再一次被提出。

事实上,中国武术就是中国武术,它原本就与外来的“体育”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异性,尽管其20世纪的体育化改革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总体而言之,武术“体育化”,就如同中医的西医化一样,显然是不合理的。武术当自强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差异性立场,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时刻铭记中国武术与域外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差异,同时在绝对差异性前提下,建构新的中国武术发展体系和实施路径。

进而言之,当下我们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探讨,再也不能只从体育出发或局限于传统的“体育”思维习惯,更应该将那些支离破碎的,而且是带有种种局限的对中国武术的认识重新放置,建构一个全新的大武术观。更甚者,我们要勇于“舍去”已有的所谓成就,敢于树立“重新来过”的决心。我们要重新领会李梦华主任的那句话,“武术应该占到中国体育的50%”,而不是将中国武术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来对待。“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的论断,也应该成为中国武术当自强的理论根据。

武术当自强,就是要我们下决心建立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那种以西方体育为基础建立的现代武术理论和实践体系,今天看来是一种十足的、夹生的“盖浇饭”。将武术简单的进行西方体育模式化改造,就构成了现代武术;所谓传统武术,也是在现代武术的基础上加进一些传统的元素和拳种名称而成。而这些恰恰就是造成中国武术“不传统不现代”、“不中不西”的直接诱因。同时,也是导致中国武术“国人不认可”、“世界在发问”现象的根源所在。

毫无疑问,中国武术的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能够拯救中国武术的也只有我们自己。由此,从传统出发,在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吮吸能够丰盈武术发展的文化营养就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不能被听诊器替代一样,中国武术的发展不会也不应只有一条“体育之路”。

武术当自强,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出发,多元化向外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中国武术的真正归属。

基于此,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它应该有文化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有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有艺术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也应该有体育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更应该有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和战略。

如此,自强的武术会在不久的未来变成为我们热盼的现实。相信这不仅是武术人的期望,更会是所有中国人的期望。

猜你喜欢

体坛中国武术全运会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台湾爱尔达体育台《体坛最前线》传播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