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思考

2010-08-15赵秋菊李本一

武术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武术比赛中国武术武术

赵秋菊 李本一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辽宁 沈阳 110102)

1 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把中国武术推上国际化的最高潮,这一切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武术在奥运会上的缺席无疑给了中国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我们自身是存在问题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武术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武术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必须为中国武术寻找一条充满潜力的道路,使武术能够符合当今的社会需要,在全世界内蓬勃发展,这是我们许许多多武术人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2 制约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内部因素

2.1 内容繁杂

从纵向上看,我们经常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因为它确确实实扎根于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沃土中。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无论是从表现、演练的形式上还是从发展、继承的目的上都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起初的武术只是用来单纯的保护自己,攻击敌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的发现了武术的一些其他功能和价值。如今,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和实用武术。而武术除了具有技击价值之外,还具有健身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诸多价值。这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武术最初的表现形式,使武术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从横向上看,中国武术种类繁多。如果说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运动项目之一,一点都不过分。1979年原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1986年全国挖掘、整理成果在河北承德、北京分别展出,计武术文献482本(册)、古兵器392件,经初步整理出129个拳种的文字资料和394.5小时的技术录像,以及多达651万字的地区性《拳械录》和《武术史志》等;在此基础上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武术拳械录》。进入21世纪,又将木兰拳、少北拳认定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第130和131个传统拳术,现今仅武术拳术的种类就有131种。尽管其中木兰拳和少北拳的入围还存在争议,但是129这个数字也足以说明武术项目内容本身的繁杂性。武术项目本身的博大精深对武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决定了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要比其他项目更曲折。

2.2 武术术语翻译的不规范化和混淆性

现如今,虽然很多国家都在逐渐地开展武术运动,但是武术术语的翻译却还不能达到全世界统一的标准。就如“武术”一词,说法有“Kong Fu”、“Martial Arts”、“Wushu”等多种。其它具体动作的解释翻译就更加五花八门了。有时会出现一个动作名称多种翻译的现象。如对“歇步”的翻译就有“Cross-legged resting stance”、“Seated step”和“Cross-legged step”几种,弧形步的翻译有“Curved Step”和“Circular walking step”几种。“手挥琵琶”的翻译有“Play Pipa”、“Strum the Lute”和“Hand Strums the Pipa”几种。也有动作翻译与动作意义不符的情况。例如上述的“手挥琵琶”里的play无论是从动作的攻防意义上还是在对动作结构的理解上都不能完全表达这个动作所要表达的攻防含义。由于在国内外缺少既精通武术又精通其他语言的人才,因此经常无法准确无误地把武术动作与意境用另一种语言加以完美的诠释,以至于其他国家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根本不能完全理解、领会中国武术的精髓。由于迄今为止,关于武术运动翻译的书籍、词典少之又少,即便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用语,也没有统一的理论资料做指导,相信这条统一化的道路还是很漫长的。

2.3 武术动作与技术的复杂性

武术项目动作繁多,技术多样,身体各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练习方法。如上肢的技术和动作有手法、手型等;下肢有腿法、步法、步型等;除此之外还有身法,每种“法”、“型”又包括几种甚至几十种的不同动作。这就使得如果想要从事竞技武术并在国内外一系列比赛中崭露头脚,运动员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而且武术项目对于习武者的要求很高,武术运动员必须要具备一系列的身体素质,柔韧、力量、耐力、速度、弹跳等缺一不可。还由于武术项目对柔韧性的要求较高,习武者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练习,否则,等到身体完全长成的时候,想要拉柔韧会变得非常困难。以上因素决定了竞技武术并不能直接作为大众体育服务群众,而动作技术的复杂性也无疑增加了大众对武术动作理解的难度,这种理解上的难度会增加武术项目普及的难度。

2.4 武术理论与武术实践之间的不平衡性

中国武术已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它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但是武术的理论研究可就不像实践那样有着如此深厚的底蕴。从1953年起,我国陆续地提出要对武术进行全方面的挖掘整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1979年,我国才逐步地开始了第一次武术发掘整理工作。1985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史》一书,才算在真正意义上填补了我国武术史学的空白。从中可以看出,武术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从几千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上升成为了理论,但现实的理论却没能为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并为武术运动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武术理论的滞后,导致很多武术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更加具体的理论依据作指导,仅凭借着一些有限的理论和自身的经验,将武术一代代的传下去。大多数的时候不同的教练对同一动作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同一动作的要求也可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变得更加神秘。

2.5 武术评分制度的主观性

竞技武术是由套路和散打所构成的。散打比赛通常三局两胜,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按胜方色牌多为胜方的原则判定每局胜负。若出现平局,则接受警告少者为胜方、劝告少者为胜方、体重轻者为胜方的顺序判定每局的胜负。而套路比赛只有通过打分来实现成绩排名。武术套路不像田径、球类那样有着客观的评价标准,完全可以用速度、时间、高度、进球数、赢球数等来判断。裁判员打分是评判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唯一方法,也是比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武术比赛中,裁判被分为三个组,分别是A组,负责对动作规格进行评分;B组,负责对动作演练进行评分;C组,负责对难度动作进行评分。运动员的最后得分由A组B组和C组的得分相加而成。因此每一个裁判员的评分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尤其是对于B组演练水平的裁判员来说,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不是很清晰,只分为三档九级,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因此不同的裁判员会对同一个运动员的演练水平产生不同的意见。所以说,在武术套路比赛中,裁判员的评分有很大的主观性。

3 制约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外部因素

3.1 无法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体育竞赛及奥运会的比赛中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可能违背了体育运动的最初宗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经济做后盾,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不会有蓬勃的发展。在体育运动的市场化运作上我们确实落后于西方国家。纵览国内各项体育赛事,没有一项可以与美国的NBA、棒球联赛、甚至是德甲、意甲等一系列比赛相媲美。事实上,NBA只是一个国家的联赛,但它却被全世界所关注,这一点可以从NBA比赛的上座率、收视率以及球员收入等等方面来体现。而反观武术比赛的情况,简直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的。比赛不收门票,观众席上除了寥寥无几的比赛相关人员之外几乎看不见任何观众的踪迹。相信这并不是主办单位和机构的初衷。其次,武术比赛在电视上的“出镜率”实在太低了,没有哪个电视台愿意关注正规的武术比赛,特别是套路比赛。其实近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电视台在举办一些武术比赛,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武林大会》、《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深圳卫视举办的《功夫之星》、河南卫视举办的《武林风》等等。但是这种选秀似的比赛有它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代表中国武术,因此不能将此类比赛等同于甚至代替正规的武术比赛。因此如何将正规的武术比赛带入社会大众的内部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2 中国对武术运动的垄断

中国对武术项目的垄断是根深蒂固的,这可以从各种世界性武术比赛的成绩中看出来,但这种垄断地位并没有给武术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而造成了少数西方国家对武术运动的排斥。因此,我们要让武术真正的走向世界,真正的被世界所接受,就不能对武术有一种保护和独占的心态。我们期盼武术发展,但又害怕失去自己在武术运动中的优势地位。我们认为武术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应该也能够在武术领域中一直占有这样的领先地位,我们想让武术在这种领先和优势的基础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但这样毫无疑问会增加武术国际化推广的难度,长期垄断一个体育项目是不利于它自身发展的。

3.3 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每一届奥运会东道主都会凭借自身的优势,申请一个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中国也不例外地选择了本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作为新项目申请入奥。可是政府把大把时间都用在了如何与奥委会的官员进行周旋,而忽略了在国民内部好好地宣传和普及。尽管武术在中国一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只是集中在部分地区和某类人身上,而且往往集中在某个项目上。绝大多数的民众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压力几乎没有出门练习的机会与习惯。此外,现在的武术也越来越受到外来运动项目的威胁,像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都在中国逐渐地扩大着自身的影响,这些项目的出现占据了本就有限的市场。如果政府再不去做好武术的宣传工作,做好武术与其他外来项目之间的比较工作进而凸显武术项目的优势,武术在国内的地位及市场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运动的国际化推广受到阻碍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要发展武术运动,我们需要将武术推向国际。就像发展经济中国需要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政治中国需要进入联合国一样。因为只有将武术推向国际才能展示出武术运动的特点与价值,使其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世代流传。

[1]中华武术编委会.中华武术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孙爱平,汪 兴.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8(8).

[3]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崔宏伟.关于武术发展问题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7(4).

猜你喜欢

武术比赛中国武术武术
观非洲武术比赛有感
中华武术
浅谈武术比赛中竞技太极拳运动的美学特征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