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信号传输特性的仿真分析

2010-08-06刘志超袁中保

通信技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群速度眼图比特率

刘志超, 朱 军, 袁中保

(安徽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0 引言

光纤的发明,引起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是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的一大要素。光纤通信系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光纤中高速、高效的传输光信号是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影响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主要因素有色散和损耗。但随着掺铒光放大器的实用化,损耗不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因此光纤色散特性的研究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1-3]。比如:群速度色散GVD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4-6],高阶色散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7-8],高斯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特性分析[9],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所致啁啾[10-11]。本文主要是在不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就 G.652光纤中群速度色散对光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作了仿真。对传输比特率分别为2.5 Gb/s、10 Gb/s的信号,有、无初始啁啾,传输距离分别为20 km、60 km的情况作了仿真分析。

1 理论分析

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时,GVD会引起光纤内传输的光脉冲展宽,这种色散作用于输入脉冲引起脉冲展宽就产生了频率啁啾效应。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光的光强有关,这一现象通过自相位调制来体现,它也将导致光脉冲的频谱展宽[1]。而且带啁啾的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将会加剧色散展宽,这是不希望的。

当只考虑群速度色散2β 的影响,不考虑非线性效应时,可由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如下方程[1]:其中U是归一化振幅,T是随脉冲以群速度移动的参考系中的时间量度,z是轴向坐标,2β是群速度色散。

利用傅里叶方法得到式(1)的通解为[7]:

入射光场在z=0处的傅里叶变换为:

其中(0,)U T是初始的光脉冲。

2 仿真模块设计

仿真模块搭建如图1所示,用到的仿真器件和测试仪器有:多信道等间隔光发射机、G.652光纤、眼图分析仪。其中G.652光纤的工作波长在1 300 nm时,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主要受光纤损耗所限制。在1 550 nm波段的损耗较小,这种光纤可用于2.5 Gb/s的干线系统,但由于在该波段的色散较大,若传输10 Gb/s的信号,传输距离超过50 km时,就要求使用价格昂贵的色散补偿模块,否则信号失真严重[2]。通过眼图分析仪测试模块,可以得到仿真结果——信号的眼图。

图1 仿真模块示意图

3 结果分析

3.1 无啁啾的光信号传输

仿真参数设置:原始信号的中心频率为193.1 THz,信道数1,发射功率 5 mW,啁啾参数为0,G.652光纤的长度分别设为20 km、60 km。

3.1.1 比特率为2.5 Gbit/s的情况

通过仿真,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眼图。由图2可知:从眼图的张开度来看,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的失真并不是很明显;观察纵坐标,原始信号的功率峰值是12 mW,传输20 km后是4.78 mW,传输60 km后是0.767 mW。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功率损耗明显。

3.1.2 比特率为10 Gbit/s的情况

将3.1.1节中的比特率2.5 Gbit/s改成10 Gbit/s,其他参数保持不变,再进行仿真,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眼图。由图3可知,从眼图张开度可以看出,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失真严重;观察纵坐标,原始信号功率峰值11.9 mW,传输20 km后是5 mW,传输60 km后是0.879 mW,信号功率损耗明显。

综上所述:在中心频率、发射功率、啁啾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传输的距离越长,信号的失真越明显。尤其是传输距离超过50 km后,信号失真严重,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色散补偿模块。比较图2和图3,不难看出,当传输距离相同时,比特率越大,信号失真就越明显。

3.2 带初始啁啾的光信号传输

仿真参数设置如下:原始信号的中心频率为193.1 THz,信道数1,发射功率5 mW,比特率为2.5 Gbit/s,G.652光纤的长度设为20 km。3.2.1 正啁啾C=10的情况

图2 比特率为2.5 Gbit/s的情况

图3 比特率为10 Gbit/s的情况

如图4(a)所示,初始啁啾为10的信号经光纤传输20 km后得到眼图。将它与图2(b)作比较,其他参数相同,只有啁啾参数不同。明显可以看到带正啁啾的信号比无啁啾的信号失真要严重。

3.2.2 负啁啾C=-10的情况

如图4(b)所示,初始啁啾为-10的信号经光纤传输20 km后得到的眼图。将它与图2(b)作比较,其他参数相同,只有啁啾参数不同。明显可以看到带负啁啾的信号比无啁啾信号失真要严重。所以无论是正啁啾还是负啁啾,在光信号传输时都会引起信号失真,而且比无啁啾信号的失真更明显。

图4 带初始啁啾的光信号传输情况

4 结语

本文主要就群速度色散对光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作了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但只是针对单信道,在不考虑非线性和四波混频影响的情况下,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对于多信道,考虑非线性、四波混频影响的情况将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 Agrawal G P.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M].USA: John Wiley & Sons,2002:37-72.

[2] 杨祥林.光纤通信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46-62.

[3] Agrawal G P.非线性光纤光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8-97.

[4] Turner A C, Manolatou C, Schmidt B S, et al. Tailored Anomalous Ggroup-velocity Dispersion in Silicon Channel Waveguides[J].Optics Express,2006,14(10):4357-4362.

[5] 胡巍.空间诱导群速度色散的数值研究[J].物理学报.2003,52(03):570-574.

[6] 梅琼,张江鑫.光孤子传输及其系统的关键技术[J].通信技术,2003(04):58-60

[7] 刘群.三阶群速度色散导致超短脉冲畸变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1(02):26-30.

[8] 孔祥泽.高阶色散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EB/OL](2008-4-29)[2008-9-10]. http://www.paper.edu.cn.

[9] 段巍.高斯脉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特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04):476-479.

[10] 曹畅,尧昱.单模光纤中 GVD和 SPM效应所致频率啁啾的数值研究[EB/OL].(2007-3-12)[2009-3-3]. http://www.paper.edu.cn.

[11] 陈治国,袁雪莲,张文杰.基于Chirp信号调频调制的超宽带通信系统设计[J].通信技术,2007,40(09):15-17.

猜你喜欢

群速度眼图比特率
VTI介质地震波群速度三维扩展各向异性线性近似表征
激光调制掺铒光纤中光速及其在高灵敏光纤传感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
物质波的波速与频率公式中的能量
小议超光速
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多个网络接口的DASH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眼图的数字通信干扰效能指标构建与评估
无线电监测中实测眼图与分析*
相同比特率的MPEG视频双压缩检测*
埋入堆叠芯片封装结构的电学仿真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