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片与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性价比分析

2010-07-0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西安710061郑全庆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脂肪性胆酸酒精性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西安710061)孙 芳 郑全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临床 B超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近年来,发现熊去氧胆酸(UDCA)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而被广泛用于肝病治疗,我们于 2008年1月到 2009年 1月对熊去氧胆酸片及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观察比较,效果相当,而价格相差大,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经 2次以上 B超和(或 )CT检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所有患者均无过量饮酒史(每周饮用乙醇量小于40g)并排除病毒性肝炎、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自身免疫性肝炎、Wilson病、药物性肝病、严重肝肾功不全、癌症及其他严重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均不入选。 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20~65岁 ,平均 42.8岁。对照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21~ 66岁,平均40.9岁。两组间性别、年龄、肝功能、血脂水平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症状体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肝区胀痛和 (或)肝脾肿大;超声或(和)CT确诊为脂肪肝。肝功能异常 ALT、AGT升高;血脂异常 TG≥1.7 mmol/L。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常州制药厂)250mg,3次 /d,对照组给予易善复胶囊(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56mg,3次 /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 3个月,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 ALT、AST、γ-GT、TG、TC及肝胆 B超和 (或 )CT。

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回声正常,肝功正常,血脂正常或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或 TG下降≥30%。有效:症状及体征缓解,超声提示脂肪肝表现下降一个级别(如重度转为中度,中度转为轻度);血脂恢复正常或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或 TG下降≥30%,肝功正常或血清酶下降≥50%。无效:治疗结束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超声表现无好转,血脂及肝功能血清酶达不到有效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剂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疗效比较用χ2检验,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药品价格为西安市统一招标零售价(医院药房)。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T、AST、γ-GT、TG、TC变化 见表 1。由表 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 ALT、AST、γ-GT、 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1)。故可认为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 ALT、AST、γ-GT、 TG、TC均低于治疗前 (P <0.01),亦可认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酶变化 (±s,mmol/L,U/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酶变化 (±s,mmol/L,U/L)

易善复项 别UDC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TC 6.03± 2.76 5.29± 0.52 6.19± 0.47 4.18± 0.50 TG 2.05± 0.51 1.62± 0.22 2.36± 0.42 1.55± 0.31 ALT 123.77± 27.37 31.23± 5.67 121.36± 25.20 29.94± 4.96 AST 60.03± 12.37 19.13± 5.80 58.83± 10.71 18.02± 4.77 γ-GT 68.23±10.28 37.60± 9.94 64.68± 9.61 37.50±9.38

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两组性价比比较 见表 3。由表 3可见,UDCA比易善复3个月节约740.7元。两种药物每日花费,总花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花费比较(人民币,元)

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两例轻度腹泻未治疗,用药期间动态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讨 论

NAFLD目前已成为常见慢性肝病,其肝脏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目前认为二次打击学说是疾病进展的关键。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增加所致的糖脂代谢紊乱为第一次打击,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为第二次打击[1]。由于部分脂肪肝可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严重的病理状态,因此需及时治疗,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或使其逆转。临床上常用降脂药物来治疗脂肪肝,但由于大多降脂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损害作用,且停药可以反弹,并且不能有效改善肝内脂质沉积,因而限制了其在脂肪肝中的应用[2]。熊去氧胆酸作为一种溶解胆固醇性结石的药物,因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而广泛用于多种肝病的治疗[3,4]。国内外学者发现熊去氧胆酸具有治疗脂肪肝的疗效,可降低 AL T、 AST、γ-GT、 TG、 TC,明显缓解脂肪肝症状,改善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且不良反应轻微。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熊去氧胆酸有类似胆固醇树脂考来烯胺的作用,可降低血脂并稳定肝细胞膜,保护线粒体,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利胆,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5]。从而减轻肝细胞脂肪浸润,保护肝细胞,促进胆固醇转化和排泄。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被公认。我们对国产熊去氧胆酸与易善复治疗 NAFLD进行了比较,两者疗效相当,而国产熊去氧胆酸的每日花费及治疗总花费明显低于易善复。所以,选择国产熊去氧胆酸治疗NAFLD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中医药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6~8],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1]沈 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14.

[2]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11.

[3]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20-1521.

[4]刘小红.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3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986-987.

[5]Laurin KD,Crippin JS.Ursdeoxycholic acid or clofib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non-clcohol-induced steatohepatitis:A pilot study[J].Hepatoloqy,1996,2:1464-1467.

[6]纪桂元,杨钦河,谢维宁,等.脂肪肝的中医分期论治初探 [J].陕西中医,2008,29(1):72-73.

[7]邹祥发,陈福刚,王淑敏.清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J].陕西中医,2008,29(1):20-21.

[8]赵 琦.祛脂愈肝汤加减治疗脂肪肝 32例 [J].陕西中医,2008,29(1):19-20.

猜你喜欢

脂肪性胆酸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痰热清注射液中熊胆氧化成分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