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

2010-06-29于赛华于金华任保军张迎军王春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内皮素水蛭肝素

于赛华,于金华,任保军,张迎军,王春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血栓形成引起的冠状动脉永久性或间歇性的阻塞是ACS的一个共同特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易危及患者的生命。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具有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1]。本文对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CS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旨在探索对ACS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ACS患者120例,其中男 78例,女42例,年龄(68±9)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的诊断标准[2]。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无主动脉夹层、出血性疾病和血液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 28例,年龄54岁~82岁(58岁±6岁);治疗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 53岁~78岁(60岁±5岁)。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口服立普妥20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 mg,每日 1次,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隔 12 h皮下注射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2 mL)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内皮素、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治疗期间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n 全血比黏度(mPa◦s)高切 低切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 治疗前 60 8.12±1.35 11.30±0.43 1.94±0.73 4.6±1.1 67.03±13.15治疗后 60 5.83±0.562)4) 8.09±0.652)4) 1.51±0.781)4) 2.8±0.32)4) 58.65±14.861)3)对照组 治疗前 60 7.62±1.56 11.46±0.58 1.86±0.72 4.6±0.9 66.75±16.33治疗后 60 6.95±0.95 11.32±0.76 1.79±0.81 4.5±0.5 65.81±15.87本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见表2) 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s)

组别 PT s APTT s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组 治疗前 12.15±2.31 26.38±3.42 238.62±35.56治疗后 16.26±2.241) 36.78±3.211) 223.68±46.32对照组 治疗前 13.23±2.62 27.96±3.91 239.65±33.98治疗后 16.56±3.161) 34.82±3.851) 229.83±34.53本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hs-CRP水平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hs-CRP水平变化(±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hs-CRP水平变化(±s)

组别 n 内皮素(ng/L) hs-CRP(mg/L)治疗组 治疗前 60 62.81±6.05 12.57±3.92治疗后 60 48.75±5.962)4) 5.75±3.681)3)对照组 治疗前 60 62.49±5.36 13.34±3.26治疗后 59.92±5.76 9.15±4.951)本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1

2.4 两组患者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4) 治疗期间治疗组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室速/室颤、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降低的更为明显。

表4 两组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5 副反应 有5例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处有轻度瘀斑,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出血现象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3 讨 论

急性冠脉事件多系由冠状动脉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至。研究证实,由粥样斑块核心并由薄的纤维帽伴有活动性炎症的易损斑块破裂,内皮损伤和功能失调,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黏附、聚集及凝血系统等是导致ACS冠脉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3]。因此,在冠脉事件发生前对易损斑块、炎症反应、血小板激活进行预测及发生后的有效干预是改善ACS患者预后的关键。抗血小板、抗血栓治疗是治疗ACS的基础。目前除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外,主张联合使用肝素,特别是低分子肝素代替普通肝素[4,5],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酶Ⅲ、抑制Ⅹa因子活性,防止血小板黏附,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等作用,可有效治疗及预防冠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发现,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效更为满意。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水蛭主要成分含水蛭素,地龙的主要成分为天然蚓激酶。水蛭素是凝血酶特效抑制剂,水蛭素的羟基末端能直接与凝血酶的底物识别位点1∶1结合,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激活作用,并能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栓的形成[6]。蚓激酶有类似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可使其迅速降解,有很强的纤溶作用,从而使血栓溶解[7]。本研究亦显示,在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及内皮素水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亦未见明显的出血现象。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亦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表明炎症在ACS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影响其临床转归[8],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短期和长期预后不良,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本研究亦显示治疗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降低炎症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抗凝、抗血栓、溶栓、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对防止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破裂起积极的作用,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ACS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可发挥抗凝、溶栓、降纤、抗血小板聚集及内皮保护多重作用,疗效显著且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明显的副反应,在ACS治疗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1] 疏血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06,10(11):873-875.

[2] ACC/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 ocardial infarction[J].Am Coll Cardiol,2000,36:970-1056.

[3] Nakamura M,Lee DP,Yeung AC.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valnerable plaque[J].Rev Cardiovasc Med,2004,5(suppl2):s22-s33.

[4] 霍勇.All about ACS[J].中国处方药,2006,11(5):4-9.

[5] Mckay RG.“Ischemia-guided” versus“early invasive”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interventionalist,s perspectic[J].J Am Coil Cardiol,2003,41(4):96s-102s.

[6] 陈华友,黄静,将芝君,等.抗凝良药水蛭素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3,38(3):3-5.

[7] 包志远,胡成民.疏血通治疗脑梗 30例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0,10(1):308-311.

[8] Dibra A,Mehflli J,Schwalger M,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bas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my ocardial salva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reporfusion treatment[J].Eur Heart J,2003,74(12):1128-1133.

猜你喜欢

内皮素水蛭肝素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小“吸血鬼”水蛭
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内皮素-1及血栓素B2影响的比较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